中国园林的意境美

2012-08-15 00:53杨闯
绿色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园林艺术意境园林

杨闯

(辽宁省辽阳市绿化处,辽宁 辽阳111000)

1 引言

中国园林的特点是模仿自然,追求山林野趣。园中建筑、山水、花木等结合地势,灵活布置,而园中各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有了主景,它能使全园各景秩序井然,生动活泼,而不杂乱无章。中国园林是一种既有居住功能,又有多种艺术境界的综合体。在一块不大的区域内,运用各种对比、衬托、尺度、层次、对景、借景等手法,使园景达到小中见大、以少胜多、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富有变化的风景。

2 园林意境

能托物言志的境界称之为意境。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到唐宋年间。中国园林艺术综合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而意境即产生于园林整体的综合艺术效果,通过“色、声、香、味、触”,引入到无限内涵的空间意境中,唤起游赏者记忆联想、物外情、景外意。所以中国古代的造园家,从多方面来营造一种自然而诗意的氛围,使人们在园中可获得视听等多重感知。例如苏州拙政园的“听雨轩”,巧妙应用“听觉”感官形成一 种特殊意境的营造;其在园内的一角种有芭蕉,每当下雨,雨打芭蕉叶的声响便渲染雨景的氛围,又以院内的池边桂花、玉兰、桃、竹等做为陪衬,丰富了四季景色的变化。拙政园留听阁里赏雨景的亭子,其东面和南面两侧均临水池,池内培植荷莲,荷叶尽铺池面;“留听阁”其意取于李义山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每逢入秋时分,秋雨连线,雨滴在残荷上跳跃滚动,于阁内品茗听雨甚有诗情。在承德避暑山庄西、北两面群山叠翠,近处则古松参天,每当风穿过松林,发出瑟瑟松涛声,其气壮山河之阵势令人惊叹,因而万壑松风即由此而出。园林属于一种立体的空间领域,跟文学、绘画有相异之处,因此园林拥有一种独特的空间美。园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山池、花木、亭台楼阁等等元素,通过借景、对景、障景等手法,创造出既现实又空灵的空间,表达出耐人寻味的意趣。在 中国园林内的美景,吟诗作对、琴棋书画、沉思品茗,使人们在恬静、淡雅、飘逸的心态中,进一步领悟了人生真谛与宇宙浩瀚深邃的境界。

3 意境的营造

营造意境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朦胧和含蓄两类。一首好诗,能令人回味深思,反复吟咏联想。而中国园林艺术,通过它的朦胧来达到不尽之意,与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造园家在造园布局时,常让幽深的意境半露半含,或是把美好的意境隐藏在一组或一个景色的背后,让游者自己去联想,去领会其深度,此为园林艺术的朦胧美。朦胧又常常是含蓄的深化。朦胧的手法使游者需几经推敲琢磨,才能领略其中的奥妙。这正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所描写的,那曲径尽头的禅房,游者是不可能一下子全部看清楚的。又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景物置于月色和烟雨之中,迷濛苍茫,隐约可见,比起日丽风和的境界,更有一番韵味。

中国园林意境的另一妙处在于含蓄。好的景致只有美好的节奏和韵律是不够的,还必须富有寓意,要有含蓄,紧要之处要引起人们的悬念,否则听起来就会感到索然无味。景要半藏半露。全藏不露,使人不知其所藏;全露,则平淡无味。苏州的留园,就包含了许多绝妙的含蓄的艺术手法。它的入口是一条狭窄的走廊,将全园分割成几个小小的庭院,透过走廊上一排排花色各异的漏窗,隐约可见园中部的池、台、亭、榭,使景物不至一览无余,而是若隐若现,使游人渴望不可及。人们穿过“涵碧山房”,步入进水凉台,但见周围山石俊俏,高低错落,远望迂回曲折,仿佛深不见底,步移景异,变幻无穷,使人留恋不已。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花了很多笔墨,塑造大观园的形象,完整地描写了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如进入大观园大门后,由小道前走,便可看见一池,池中有一个沁芳亭建在桥上,池中的亭又被翠障挡着,而不是进入大门就一览无余。正如中国山水画里所谓的:“山水之要,宁空勿实,章法位置要有灵气往来,不可窒塞。”我国园林设计主要是山、池、石、与房屋的空间组合,并使各空间有开有合,相互穿插渗透。当走进苏州留园,就感到一个空间接着一个空间,虚虚实实,层层布局。它采取了化整为零,划分景区的办法。空间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内部空间是通过门、窗、廊,达到互相流通,并以虚实明暗作对比。外部空间则用石、山、树、池,进行有限的划分,组织大小不同的空间,并由亭、廊等建筑物穿插组合,相互流通,构成各种不同的环境,使园景丰富多彩。这是园林中创造多风景及扩大空间感的基本手法之一。不但苏州私家园林如此,帝王的苑囿也莫不如此。往往通过一湾溪水,曲折蜿蜒,穿小桥,度柳荫,是尽头却又了无尽头的手法,创造出自然生动活泼的美好意境,成为富有抒情的园林趣味。

4 结语

中国园林所追求的是高度情景交融的境界,不仅籍助于具体的景观如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各种风景画面来间接传达意境的信息,而且还运用园名、景题、刻石、匾额、对联等文字直接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深化意境的内涵。在《红楼梦》十七回,贾政道:“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题名要恰当,才能充分表达意境。如上海豫园内园大厅,匾额为“静观”两字,引导游人欣赏厅前假山景色,大可玩味。苏州环秀山庄有一小室,前有小池,后叠假山,题曰:“半潭秋水一房山”。又如苏州留园五峰仙馆,面对五峰、奇石,故题名为“五峰仙馆”。拙政园留听阁匾题来自于李义山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阁临荷池,如此题名,使风景更富有诗意了。临水建筑物是赏月的最佳处,往往题上“近水楼台先得月”。处在丛林中的小亭,往往借以诗人文征明的诗句:“蚕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诗文言空灵,造园忌堆砌,言园景虚胜实,论文学亦极近空灵。中国园林能于有形之景兴无限之情,反过来又产生不尽之景,觥筹交错,迷离难分,情景交融。情能生文,亦能生景,其源一也。

在中国园林中,游人在园中所领略的不仅仅是眼睛能看到的景观,而且还有不断在头脑中闪现的景外之景,不但满足了感官上的美的享受,还能获得不断地情思激发和理念联想。这正是深邃而广泛的意境赋予了中国园林深刻内涵,使中国园林始终在世界园林史中独树一帜。

[1]胡 洁.移天缩地清代皇家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任有华.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刘 托.园林艺术[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4]中国圆明园学会.圆明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园林艺术意境园林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清代园林初探
得造天物 皇家园林艺术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浅谈园林艺术在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探讨
李渔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