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的生态要素

2012-08-15 00:53荣南
绿色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风水城市规划山水

荣南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210095)

1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思想基础

“中国的传统是整体论的人文主义的,不允许科学同理论力学和美学分离,理性不应与善和美分离”。文化价值体系是一个惰性很强的系统,要改变它往往需要借助传统的力量[6]。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上下两千年的澎湃历史长河中,人类任何历史现象都是在特定的文化领域内形成的。人类于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哲学思想、社会伦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民间风俗等文化现象更是引发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作为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历史现象,也自然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1 森严的等级制度与规整的城市规划

等级制度一直深深的渗透在我国封建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在把礼看作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指导思想的同时,也非常的讲究尊卑,“礼制尊,统于一”,用礼来“以统百官,以偕万民”,极力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名分与等级观念,十分重视“三纲五常”的社会道德及宗教伦理观念的作用。在古代中国,礼节无处不在,无时不存,衣食住行均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周礼·考工记》明文规定了古都规划布局的理论与模式:“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国都城市为正方形,长宽各九里,每边三座城门,经纬各九条街道,左边建祖庙,右边有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和政府办公的地方,后面是交易的市场。这样一个堂堂正正、四四方方,纵横如棋盘的城市,正是中国古都王权礼制的标准模式,其形态和格调一直沿用到明清。

1.2 古代城市规划中生态理论的初步实践

(1)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在山水交会处,使城市天然地具备自然山水要素,从而极其便利地形成浑然一体的“山水城”。且城市规模与山水聚结相吻合,具有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城市形态与山水要素相互渗透、紧密配合,并赋予象征性。城市布局结构与山水要素相均衡与统一。城市空间组织与外部自然山水空间同构,共同营造一种围合重重、内敛向心的封闭空间。城市景观从自然山水之中取得佳妙的背景、衬托、层次、轮廓以及借景、对景,从而与自然山水建立呼应关系,突破其有限空间的限定。

(2)人地关系的确立。人地关系就是人们关于人类及其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利用地理的基本思想,很早就被人们所注意,早在先秦著作《礼记·王制篇》中,就提出了“广谷大川异质,民生其间异俗”的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而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则表现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到明代晚期,王士性阐述了对人地关系理论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的思想中,蕴含了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两种机制,即地理-经济-文化的间接影响机制和地利-文化的直接影响机制[1]。

从古都长安、洛阳、北京等都城选址布局来看,基本上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上,都城与山地之间广阔的山前台地均为皇家园林分布地带。在城市选址与布局中把最具有优势的土地作为园林用地,既能满足生活需要,又能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体现生态城市规划思想。且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城市内的分布多数同城市水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常与城市河道疏浚、防洪、供水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山水环境的城市,使山与水网融入城市结构中,形成一种有机的城市肌理。比如隋唐洛阳多数私园均沿城市河道分布,在江南水乡古镇,河道是城市的命脉,因河居住,因河设街,因河成巷,“河道贯成像,水巷通家门”,山水环境与城市景观在整体设计中一体化,提高了城市的审美价值和生活价值。

2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指导思想

近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又焕发出生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以及对西方近代天人关系论批判和反思的结果[2]。

2.1 “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思想,也是东方整体性思维的重要来源,它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从“天人合一”思想出发,中国传统价值观追求的价值取向和伦理目标是“整体至上主义”。

在1999年国际建协就通过《北京宪章》指出:“千百年来,整体思维一直是东方传统哲学的精华。今天它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成为地球村的福音,是我们处理盘根错节的现实问题的指针。”

“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其一,人与自然是统一体,认识自然的一部分。如《周易》将天、地与人并称三才,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天地,认识一个小天地。《史记·乐书》中叶指出“天地一大生命,人身一个小天地”。借天例人,推天道以明人事,这就是“天人一理”。其二,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与自然为敌。

“天人合一”是中国关于人与自然的理想状态,是对它们矛盾的克服,只有”和“才是人与天地关系的最高境界”。和“是和谐,它不是僵死的一致而是包含了差异的同一。儒家、道家和禅宗构成了中国思想的主体,对此目前已无可争辩。儒家的道是社会性的,道家的道是自然性的,禅宗的道是心灵性的,但道的自然性在中国思想中是主导性的,“天地君亲师”的顺序就表明了自然对人类的优先论。人和自然始终保持了一种不可分离的关系:“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论的新生,就中国文化自身而言,则是其自省和自我批判后的理性选择。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世界观。钱穆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2.2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就是对城市选址的影响。《管子·乘马》中就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总之,城市选址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生态环境要适宜人类居住与生活。其次就是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古代城市规划一般会根据不同等级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对其规模进行界定,体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态规划理念。如《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成三个等级,即“王城,城邑,采邑”[3]。

包括中国传统的建筑,讲究天圆地方,就是对这一哲学思想的特殊注解。最早可追溯到6 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村落形成圆形,房屋大门朝向中心广场,就是对众星伴月的认同和模仿。近到明清时期,天坛和地坛也是遵循天圆地方原则修建的。天坛是圆形,圆丘的层数、台面的直径、四周的栏板,都是单数,即阳数,以象征天为阳。地坛是方形,四面台阶各八级,都是偶数,即阴数,以象征地为阴[4]。

在这一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古代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对自然界的尊重和维护,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严格按照星宿布局,中轴线明显,结构对称严谨,南立天坛、北置地坛,日坛、月坛分列东西。规划强调群体意识,成为“星辰之都”。规划强调群体意识,呈现出完整性和协调性,透射出当时政治家、思想家和宗教哲学家对一种“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体现了“天道、地道、人道”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5]。

2.3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价值

“天人合一”思想,相对于当今科学而言,它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世界观,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系统的思想。中国学者季羡林说“这种思想是有别于西方分析模式的东方综合的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它关系到人类的发展前途。”

当今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自然、区域、高效、和谐、人本”等生态城市建设的本质,其思想内涵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当前城市规划界所推崇和追求的可持续发展观也可以从这里找到思想的滥觞。

3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风水思想

城市生态学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的风水学说[4]。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精神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曾经在中国古代城市营建中得到充分体现,而在这些实践的背后,风水学说的具体指导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6]。

3.1 风水思想的概括

风水学说同以阴阳五行、脏象温病、气脉经络诸说为主体的中医一样,具有浓重的传统文化色彩,它是以传统哲学的阴阳五行为基础,柔和了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的内容,将山水文化与人类聚居地的选址营建融为一体的学说[6]。它融逻辑与非逻辑,理性与非理性于一体,蕴含了中国传统之中的山水情愫和身后的山水文化积淀,在浓重的迷信色彩下闪耀着哲学的智慧与艺术的光辉。

摒弃风水的迷信色彩后,风水理论呈现给我们的是天人合一的人居理想和以生气为核心的技术路线,其中蕴含的合理内核和大量罗列的科学事实,以及笼罩在迷信色彩下的各种神秘现象,涉及到自然、人文等诸多方面,值得现代城市科学予以重视和研究。

风水是人类环境的客观存在,即天、地、…山川、土木等自然景现。选择风水的学问就是风水学,风水学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门学科,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宁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它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形成于汉晋之际,成熟于唐宋,完善于明清[5]。

3.2 风水思想中的生态要素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城市,均是经过慎重考虑而后定的。如北京城形胜为“北枕居庸,南襟河洛,右拥太行,左环沧海”,山川环卫,气候宜人,是“王者不得不可为王之地”(杜牧语),所以早在战国时燕在此设邑。后有辽燕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至今仍为首都。可见其选址的科学性。

在风水看来,“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阳宅全书》)。理想的城市环境应该是有山有水、背山面水或山环水抱;如果山、水要素缺一,即使城市内部布局形态再好,亦徒具吉形而无真意。其实,有山有水的地段,便于植树造林、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形成宜人的生态循环;此外,山水交会意味着阴阳(山阴水阳),刚柔(山刚水柔)、动静(水动山静)的对比与统一、相成与相生,符合“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的我国古代山水审美观念。因此,有山有水遂成为我国古代山水城市选址的必要条件,而古代山水城市亦必巧妙地嵌合于自然山水之中,形成城与山水、人与自然两情相依的最佳境地[4]。

在古代中国,风水术作为一种山水文化观念,它直接地指导了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形成了众多独具一格的古代山水城市。现在适时地探讨和总结风水及其指导之下的古代山水城市规划思想,既有利于我们继承优秀的历史文脉,完善地保存与保护传统的山水城市格局,更有利于我们当前规划建设生态城市。

我国古代城市从来就不是那种简单的、纯实用功能的建筑聚合体,而是一种充满了各种文化意蕴的古代生活环境,在其漫长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种种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的多重撞击。风水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关于城市、宅居环境选择的山水文化观念,必然深深地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这正如吴良镛先生所云“中国传统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的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显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学说’的理论有关”。

4 结语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是基于整个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之上的,在规整的城市规划背后是等级制度的封建思想,依山傍水则是依据“天人合一”与风水思想。而我国古代城市规划通过“天人合一”的哲学指导思想,以及风水学说的经验契机,创造了宜人的人居环境,积累了一批又一批的资料。希望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传统的力量,对城市规划的生态指导思想提供一些深化或者变革的基础力量。

[1]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杨荣金,舒俭民.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3]汤天滋.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71~72.

[4]李铁华.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影响[J].规划师,2002,18(5):63~64.

[5]杨 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 [D].重庆:重庆大学,2005.

[6]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研究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风水城市规划山水
《山水间》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爱在一湖山水间
浅谈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区内中小型遗址保护的策略分析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一个家庭的好风水来自哪里?
“风水”观念在《金翼》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