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上海宝山区绿化管理局,上海 200940)
城市公园是一种绿色基础设施,为市民提供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1]。城市纪念性公园属于中国现代公园的范畴,主要是以历史上有纪念意义的事件、人文景观、文化古迹,以颂扬纪念杰出历史人物、革命活动发生地、革命伟人及有重大历史意义事件而建造的公园,供后人瞻仰、怀念、学习,以此寄托深厚的情感等,同时还可游览、休息和观赏。纪念性公园的类型主要分纪念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纪念革命伟人、纪念牺牲的革命烈士等而修建的几种类型,通常具有独特风格的历史建筑和人文景观,布局多采用规则式,例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鲁迅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
在传统与现代交织,文明与文化重叠的今天,城市纪念性历史场所都面临保护、改建、扩建的问题,它们不光牵涉到技术和功能,还关系到价值取向和文化冲突[2]。
城市纪念性公园的特殊性在于历史文化建筑多具有思想性、永久性和艺术性,需要保存延续和稳定,不适宜随意性地变更。但是纪念性建筑建筑会随年限延长而产生结构破损、功能衰退。环境劣化、设施老化、经济折旧以及不可避免的人为损坏、园林景观及设施设备长期得不到必要的维护等现象,必然导致公园整体面貌日益衰败破旧,园林景观效果退化,无法再满足现代城市公园的基本审美和精神需求。
纪念性公园主要是以纪念性建筑为标志,纪念馆、纪念碑、纪念性雕塑等地理位置一般都是根据建园时的公园情况确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园的游客量增加,游览、休闲的需求增大等原因,公园的整个布局就显得局促,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对纪念教育活动的开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宝山临江公园、虹口公园、龙华公园等都存在这样情况。
传统的建筑布局、景观模式大同小异,没有新意是纪念性公园的一大通病。这类公园曾极大满足了当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面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审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园林艺术的追求不再停留在过去的标准上,陈旧的建筑格局、毫无生气的景观特征,已经逐渐失去了以往的吸引力。
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性经营的大量侵入,破坏了公园的景观风貌。为了保证公园创收,提高公园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必须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需要,纪念性公园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商业性经营中。目前许多公园内盲目扩建儿童游乐场,商家进入公园黄金地段,绿地割舍为停车场、健身场地等;公园养护管理资金投入不能满足维护成本的急剧增加,随着绿地面积逐年减少,原来幽静的、风景优美的纪念性公园特色印象逐渐消失,人文景观风貌遭到严重破坏。纪念性公园为迎合城市社会发展建设已经产生了诸多质的变化,利益冲突日益明显。
公园内园林景观风貌见证了公园的整个发展历史,然而植物材料的无度生长破坏了原有的景观尺度和设计构思。在自然生长、淘汰的过程中,原设计景观意向己无法完整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园整体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植物生态系统,但郁闭度达到一定程度,植物群落生长受到空间限制,对高大骨干乔灌木主动、有效的养护更加困难,久而久之出现密度过大、形态杂乱、长势衰弱等现象,园林景观效果日趋减弱,直接影响了城市绿地效益-生态效益无法充分发挥。
纪念性公园自身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制约。纪念性公园历史文化得不到继承发展和有效保护,纪念性建筑长期失于维护和保养,设施陈旧老化;人们对历史文物、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够,公园内的人文景观不同程度受到破坏,使得一些人文特色和纪念意义的典型特征在公园自身的更新与发展中逐渐丧失。由于长期忽视公园特色的培养、不重视自身文化内涵的发掘、对公园内的历史建筑物和大树缺乏精心保护等,造成原有历史风貌、特色景点渐渐淡化和消失[3]。
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型城市公园的建设以及审美标准和方式的变化,城市纪念性公园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而面临着更新、改造和延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纪念性公园承受着更大的竞争压力。纪念性公园也应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游览等需求,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成为将来发展趋势。
生态效益是园林绿地3大效益中最为首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水平和平均寿命。城市纪念性公园是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但是景观配置不合理、管理维护不到位等原因使得公园整体生态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公园绿化改造中对植物群落配置、景观布局、生长环境、园林设施等等有效的人为干涉(规划、间伐、移植、养护等),改善整体游赏环境,提高公园绿地生态效益,进而推动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城市生态效益的发挥。
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指标之一。它以点状的形式分布在城市范围内,其整体面貌和绿化水平将对城市面貌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存在问题的纪念性公园进行必要的改造,将改善城市公园的面貌,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同时提升城市档次和市民爱国思想,有力地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纪念性公园的展更新必将紧随城市整体发展而进步。公园的发展应着眼于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现代人心声,同时又必须保持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根基[4]。城市纪念性公园的改造、更新改造要求而灵活地将多种方式结合在一起。
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5]。既要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又要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优化,从而做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相协调,实现持续共进、有序发展[6]。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城市纪念性公园的更新改造更加容易操作和掌握,有利于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协调统一,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坚持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历史遗产原真性,保护公园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以及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文脉、传统格局;保护和延续公园的特色文化及相关的人文景观。
纪念性历史场所的改扩建既要满足功能需要,又不能削弱场所感与纪念性,这是比一般城市场所改扩建要求高的地方。设计者规划改造园中不同时期的各个要素,考虑功能需要,纪念性的延续,考虑当代人的审美取向与时代性,因此需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做到建筑和环境的有机结合。
纪念是一种精神活动,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价值观,对城市有不同的认识和要求,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未来[7]。以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社会伦理为前提的纪念更具有教育意义[8]。城市纪念性公园改造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营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城市空间环境,提升改造的公众参与性,同时注重参观者的体验和感受。在公园改造中充分了解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行为习惯、尊重和满足公众意愿和要求的基础上,为游客创造一个环境舒适、文化气息浓厚、特色鲜明的游赏休憩场所。
坚持保持公园历史风貌的原则,做到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完善公园内配套设施的基础上,挖掘纪念性公园独特的文化内涵,发掘和培养纪念性公园的文化意义、张扬蕴含的人文精神,提升公园文化价值,彰显时代特征是纪念性公园发展的重点,也是纪念性公园的发展方向。
纪念性改造最主要的目标是建立公园纪念性表达的感知途径,强调对话沟通,渲染公园纪念性表达的情感氛围[9]。因此应做到突出自然元素,实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共存,纪念性公园情感交流对话功能畅通,体现文化历史特色。
纪念性公园改造应保护纪念性文物建筑、人文景观。保护自然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一方面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进行适度开发;另一方面用开发带动保护,为保护提供必要维护资金准备。纪念性公园也是一个优美、宜人的生态空间,所以在公园地形改造、植物配置、园林小品、建筑布置时应尽量不要破坏原来较好的生境,要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保护绿地、树木花草等园林景观同时,强化环境保护意识,避免使用有害建筑材料损害群众身心健康;对公园生态资源采取开发、保护并举的方式,合理渐进地实施改造方案。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10]。城市纪念性公园的改造对象是一个个具体而真实的建成环境。将使用性作为其具体的景观要素,在深刻理解场地的自然本性和环境特征之后进行下一步的具体改造工作。城市纪念性公园的改造过程,应该是公园文化特色发扬和延续的一个过程,纪念性景观必须在体环境的适宜性、协调性、对比性以及构筑物的感受与游客产生共鸣,挖掘文化内涵和底蕴,培养浓厚人文情感,人与景、景与物紧密自然地联系起来。开发利用公园历史文化等人文资源,作为一种文化创作,从观念到细节,都必须考虑文化内涵、环境、人文因素以及时代特征,从而实现公园的文化价值。
纪念性公园特定的围合空间里,改造前在充分调研公园现状条件和公园特色等各方面背景的基础上,抓住公园特有的空间形态结构、景观体系及其深厚的传统景观风貌,对园林、建筑的完善和更新方案合理规划,在材料色彩、质感以及比例尺度上下功夫,避免规模庞大、虚夸浮躁。同时急切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公益性服务性质与企业利益的矛盾,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和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纪念性公园的自身发展。
公园改造应重视基础服务配套设施(水、电、交通等)改造。只有好的基础设施保障,确保公园日常管理和使用功能正常运转,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满足更多游客和参观者的需要。在今后改造中不损害现有资源的前提下,适度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基础建设,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因此在设计规划与实施阶段,就需要技术人员做大量的清查和摸底的工作,查清水、煤、电等基础设施管线的排设、使用情况等,根据实际功能需要设计完善施工方案,确保顺利完成实施计划。
纪念性公园有着深远的文化底蕴,其文物保护开发利用的法规、法律还不完善,有一些不法人员对原有的人文资源进行破坏和偷盗。为了避免在改造中对历史文物的丢失和损坏,应加快制度化管理的进程,以法来保护公园的人文景观不受破坏,避免公园改造的随意性,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进行指导和约束,杜绝铺张浪费、破坏原有历史文物等现象发生。
城市纪念性公园的改造是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复杂的过程,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思考。纪念性公园改造的开发模式以及实施程度,应是渐进的和相对完整的过程。公园改造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要以保护性、可操作为前提,坚持人为本为宗旨,以小规模的有机改造和可持续发展开发为原则,反对大拆大建,铺张浪费。在实现传统园林有序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公园功能,提升纪念性公园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满足人类深层次的文化精神需求,进一步推动公园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
[1]王雅林,董鸿扬.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都 铭,张 云.城市纪念性历史场所改扩建策略——以墨尔本战争纪念堂为例[J]华中建筑,2008(26):43~47.
[3]蒋凌燕.澳大利亚人性化服务理念对上海公园管理的启示[J].上海建设科技,2006(2):61~63.
[4]北京园林局.北京优秀景观园林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1):79~83.
[6]兰思仁.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山版社,2004.
[7]高祥生,丁金华,郁建忠.现代建筑环境小品设计精选[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8]张红卫.王向荣.漫谈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10(6):38~42.
[9]樊 涛,薄育新.纪念性园林的总体规划和树种选择——以南阳市卧龙岗规划设计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98~100.
[10]刘玉杰.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诠释-从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谈起[J].中国园林,2002(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