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常绿阔叶林区生态恢复对策探讨

2012-08-15 00:53周辉
绿色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雷波阔叶林林区

周辉

(四川省雷波县林业局,四川 雷波 616550)

1 引言

雷波常绿阔叶林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东北部西宁河流域,该流域内大多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森林覆盖率约40%,是四川省硬杂木主要生产基地,也是四川省重要的植物基因库,区内山势巍峨,草木繁茂,气候温和湿润,风光秀丽,物种起源古老而丰富。据考察有动植物2 000余种,在已知的300多种树木中,珍贵树种就达到36种之多,珍贵动物有大熊猫、小熊猫等,林下资源也十分丰富。该流域被称为小凉山上的绿色宝库,是长江上游的一道绿色屏障,这也表明了该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在凉山乃至四川省的独特地位和多样性保护的战略价值。

1962年为满足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对硬杂木用材的需要,四川省林业厅决定在雷波林区建立雷波林业局,有计划地开发利用阔叶林森林资源。经过30多年的开发利用,森林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已不如开发之前。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利益的驱使和其他种种原因,国有林形成了多元开发,仅有的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生态环境显著恶化,这些常绿阔叶林被人们称为“杂木林”而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再加上造林树种的单一性,已造成生态环境和功能的严重退化。为保护这一重要的资源,本文论述了该地区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探讨了恢复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对策。

2 生态环境及功能

2.1 重要的生物多样性

雷波常绿阔叶林区气候为四川盆地和盆周山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土壤为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拥有丰富的物种和资源,其中一些为本区域所特有。就共生物多样性而言,主要具有如下重要特征。

2.1.1 起源古老

在孑遗植物中,蕨类植物有中生代的芒萁、侏罗纪的桫椤,裸子植物中有水杉等,被子植物有白垩纪出现的连香树、桑、槭、木兰、樟、胡桃、桦木、山毛榉等,以及老第三纪的珙桐和杜仲等。动物中的大熊猫也是极为古老的物种,这些反映了雷波阔叶林区物种起源的古老。

2.1.2 物种丰富

雷波阔叶林区主要的树种有粗蕙石栎、大叶石栎、雅州石栎、丝栗、栲栗、槠栗、水青冈、蛮青冈、长柄山毛榉等壳斗科植物;木荷、柃木等山茶科植物;香樟、油樟、新樟、桢楠、润楠、赛楠、银木、川桂等樟科植物;红桦、白桦、香桦、光皮桦、雷波桦、西南糙皮桦、桤木等桦科植物;大卫槭、梓叶槭、五角枫等槭科植物;石灰树、花楸树、西蜀海棠等蔷薇科植物;灯台树、山茱萸等四照花科植物;猴板栗、七叶树等七叶植物。此外还有榛科的榛子树、鹅耳枥;胡桃科的山胡桃、瓦山水胡桃、核桃;交让木科的虎皮楠;安息香科的拟赤杨,四川木瓜红;漆树科的野漆树;樗树科的刺樗臭椿;香椿树科的香椿、红椿;珙垌树科的珙垌、旱莲,其中珙垌美称为中国鸽子树,是著名的观赏树种;还有莲香树种的莲香树;木兰科的厚皮、厚朴、木莲;水青树种的水青树等70多种硬阔和软阔树种,还发现有高大的福建柏。另外,这个林区还有杉科的杉木、柳杉;松科的马尾松、油松、柏科的速生柏等。该区域更孕育了大量的动物和微生物,代表性动物包括大熊猫、小熊猫、短尾猕猴、花松鼠、岩松鼠、野猪、豪猪、黑熊、獐、鹿、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等。同时该林区拥有大量的经济植物物种,如红豆杉、杜仲、厚朴、黄连、天麻、红参、三七等近千种,其用途包括药用、油脂、芳香油、淀粉、纤维、单宁、树脂、纤维素、虫胶、皂素和食用菌类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该林区物种的特殊性、多样性,说明了雷波阔叶林区的物种极为丰富。

2.2 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

2.2.1 水源涵养

众所周知,森林内光通量、光照强度只有无林地光通量、光照强度的5%~40%,原始阔叶林区则更低。由于35%~75%的阳光被树冠吸收,光照强度大大减少,促进了幼树生长。森林对气温影响也很大,林内光照强度小,湿度大,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变幅小。森林对水分有很大影响,一般林冠能载持降水40%~60%,这部分水,有的从林冠蒸发到空气中,加大空气湿度,有的顺树叶滴落地下或顺枝干流入地下,森林中枯枝落叶多,死地被物厚,有99%的地表径流被截流、渗进枯枝落叶层和地下,使林内土壤既不被侵蚀冲刷,又增加了土壤湿度。同时林内蒸发量只有空旷地的30%~40%,而蒸腾量大,这使林内及森林上空乃至森林附近空气湿度大、雨雾多,增加了林区及周围的降水量,有利于幼树生长。

2.2.2 水土保持

雷波阔叶林区年平均降水量达1 427mm,和金沙江边的雷波县城比,增加降水量200~400mm,降水≥0.1mm的雨日达204d,年平均气温14.9°C,比海拔高于林区370m的甘洛县还低1.5℃,且极端最低温度升高、极端最高温度降低,气候温和,无霜期达300d以上(林区平均海拔高1 200m)霜日应在100d以上,空气相对湿度达85%,比甘洛大20%,年平均日照率仅20%~30%,比甘洛少8.5%。这就保证了当地及周边自然生态平衡,农牧业极少遭受干旱水涝,是四川省主要产茶地,而且茶叶优质。由于该阔叶林区多雨、蒸发量低,因而水源极为丰富,所以雷波阔叶林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

2.3 两大工程的作用

1998年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启动,把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长期过量的资源消耗被有效遏制,后备资源培育不断加强,林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曾经的荒山变得满眼葱郁,林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森林蓄积量也增加了。天然林治山治水的生态效益凸显了出来。同时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增加了森林覆盖和绿地覆盖,局部遏制了水土流失,进一步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和控制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林业主管部门以西宁河两岸、公路沿线为重点安排退耕任务,减少了公路塌方,使地区的生态得到改善,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鉴于以上原因,雷波阔叶林区森林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很好地调节了当地和周边的气候,增加了土壤肥力,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3 存在的问题

3.1 水电开发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能源建设尤其是电站建设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头戏之一。最近几年,小水电建设一哄而起,蜂拥而上,沿宜西公路而上,西宁河沿岸的小水电站为数不少。所谓“梯级开发”,其实就是上游的电站截断一部分水,中游的电站再截断一部分水,再下游的、再下下游的继续……现在,西宁河的青山绿水已被局部破坏,个别河段成了一条无水的干沟,原来众多的鱼儿和其他生物已经频临灭绝。施工区内,原本满眼葱郁的青山现在已是伤痕累累,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3.2 林下资源不能合理利用

林区的自然资源不仅仅是林木,还包括林下各类植被、草场、水域,以及生活繁衍在森林内的各类动物、鸟类和鱼类,是一个多样性的生物群体,各类动植物都有它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些林下各类资源较林木有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再生能力强等特点。

雷波阔叶林区是竹笋资源和杜仲等药用资源的主产地,应该是严格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有序采集,实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之目的。如今却不顾自然规律急功近利地去掠夺,不计后果无序地采集,破坏了野生资源,影响着它的再生能力,这是有悖于生态文明、有悖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每年春秋季竹笋成熟时,应该是给林区人民带来创收的机会,可当地老乡和外来人员没有很好把握和利用机会,受利益的驱使,在竹笋正值成长的时节,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组织大量的人员上山扎点,占据山头地块,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大量人员无序地进入使植物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有化学药品作业过的林地几年内都不长草,严重地破坏了林下野生资源,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和浪费。每年采集林区竹笋资源力度过大、过猛,缺乏计划保护,在采集中对林木也有很大的伤害,对森林资源保护也极为不利。凡此种种,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解决。

4 对恢复生态环境的几点思考

尽管常绿阔叶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但其原始林多被破坏,农林争地矛盾突出;现有人工林多为纯林,生态功能极差。因此,雷波阔叶林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任重道远。

4.1 改变“杂木林”观念,确立常绿阔叶林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在生产实践中,我国的常绿阔叶林历来被生产者、经营者和部分研究人员所忽略,其地位极低,以至于冠其名为“杂木林”,“杂”即“无用”、“非正品”。在常绿阔叶林的研究中,除了生态、环境和植物方面的研究人员对其进行基础研究外,作为林业生态方面的应用研究,如常绿阔叶林的管理与经营、数表编制、立地划分、生态功能的监测与评价、多功能常绿阔叶林的营建等方面的研究,与针叶人工林的研究相比都明显滞后。在生产实践中,阔叶林被破坏后,往往营造几个树种,并且多为针叶树,基本为纯林,生态功能极差。这些做法多因科学技术水平低、对常绿阔叶林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和受利益驱动所致。所以,各级部门、经营单位、有关人员应改变“杂木林”观念,确立常绿阔叶林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同时,有关研究人员要重视常绿阔叶林的研究,为常绿阔叶林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服务。

4.2 保护与培育相结合

(1)做好资源培育的布局规划。根据阔叶林区的自然条件,将资源培育划分为以乡土树种为主,辅以引进树种进行培育。

(2)将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列入营造林的重点,作为提高林分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年度生产计划中,将间伐和低改任务单列,年终重点考核,对幼中林不能出现逾期未间伐的林分、对近熟林逾期未间伐的林分和低产林分作出规划,限期间伐和改造。

(3)加强森林防火,保护森林资源。始终把森林防火放在森林保护的重要位置,组织专业扑火队伍,定期开展扑火常识和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扑火队伍的综合素质。

(4)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林区要配备兼职病虫害测报员,及时对虫情进行观测,对历史重灾区和病虫频发区每年都进行预防,控制虫口密度和虫情的发生。一旦发生病虫害,能及时进行防治,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为害。

4.3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

同其他资源一样,林下资源也是有限的,随着开发利用和环境的变化,对野生资源必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应严格按照采前封山、采前宣传、采中检查规范、采后总结经验的思路,确保林下资源得到有序开发和科学利用。同时完善收购、储存、销售和运输等项工作,创立优良的服务环境,为采摘户和收购户提供便利条件,让开发林下资源逐渐成为林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

依托得天独厚的竹笋资源优势和特色,以资源招商、以政策引资,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扶持本地企业并吸引外地企业从事林下资源加工利用,可以采取工厂加基地的模式,划出一些林下资源地块作为工厂的原料基地,实现加工利用与资源培育的良性互动,使林下资源就地消化,规模化发展。在建立加工企业时,还要注意产业整体布局的科学合理性,要避免盲目上马、无序竞争,凡是上马的项目必须经过专家论证,要建就建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网点布局与林下资源布局相适应的龙头加工企业,形成完整的林下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链,增强区域经济拉动力。

4.4 工程建设应有科技支撑

水电工程部门应拿出专项科研资金,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密切合作,对水利工程破坏环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参与科技决策,发挥水利科技的重要支撑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效的科技保障。要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尽量减少林地破坏,减少水土流失,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效的科技保障。

4.5 建立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和凉山州内典型的原始常绿阔叶林目前并不多见,因此,需要抓好总体规划,合理布局,选择现有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建立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以救治和保护现有基因、物种、系统和景观多样性。同时,努力培植人文景观,开发人文旅游,汇聚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娱乐、探险、综合考察和休闲疗养等多种功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

实践证明:森林三分造、七分管。只有通过教育和执法相结合,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才能使人们主动地爱护森林,保护动物,从而逐步自觉地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森林生态系统的重建。要充分认识森林的防护作用和生态效能,努力贯彻执行《森林法》规定的“以营林为基础、造管并举、造多于伐、采育结合、综合利用”的方针,大力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活动,迅速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争取早日达到30%,“绿化祖国”、“使大地园林化”的梦想才能得以实现。

[1]刘照光.四川植被[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1.

[2]刘照光,潘开文,刘 庆,等.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恶化对洪灾的影响与对策[A].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4]高宝莼,陈家齐.四川省重点保护珍贵树木图志[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5]罗利群.金口大峡谷区域自然植被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2):121~125.

[6]管中天.小凉山树木图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雷波阔叶林林区
学思践悟 | 隋洪波代表:作好“林区三问”新答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世界之窗 钱江源,探路国家公园
雷波RMI泵站大修的技术控制点探析
比利时:对父母收更名税
阔叶林培育及保护对策
用固定样地法监测银瓶山阔叶林物种多样性
昌宁林区有了首条水泥防火通道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
他把“臭生意”做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