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秆乌哺鸡竹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2012-08-15 00:53肖志宏张新明
绿色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除草整地造林

肖志宏,张新明

(湖南省益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益阳 413000)

1 引言

黄秆乌哺鸡竹(Phyllostachys vivax f.aureocaulis N.X.)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的一种竹类植物,是乌哺鸡竹(Phyllostachys vivax McClure)的变型种。竹秆金黄,枝叶浓密,观赏性极强,是著名的景观竹种。竹笋产量高,笋质鲜美,亦为优良笋用竹种。

2 黄秆乌哺鸡竹的特征与特性

2.1 生物学特征

黄秆乌哺鸡竹秆体高大,高度6~15m,直径8~10cm,竹秆金黄色,色泽非常鲜艳,中下部有几个节间具一条或数条绿色纵条纹。箨鞘密被稠密的烟色云斑;无箨耳及鞘口遂毛;箨舌短而中部强拱起,两侧显著下延,箨叶细长,前半部强烈皱折。竹叶较大,浓绿,呈簇叶状下垂。出笋从4月初开始至5月初,历时约30d[1]。

2.2 生态学特性

黄秆乌哺鸡竹喜温暖湿润气候,深厚肥沃土壤,喜光,耐旱,耐寒,能耐-20℃低温,适应性较强,是南竹北移的优良竹种。少有病虫危害。

主产于浙江、江苏、河南,南方各地有引种栽培。

3 黄秆乌哺鸡竹的培育技术

2001年从浙江安吉竹博园引种黄秆乌哺鸡竹到湖南省益阳市林科所百竹园内繁育、栽培。栽植地海拔高度为50~85m,年平均气温16.9℃,绝对最低气温-13.7℃,年降水总量1 428mm,相对湿度80.2%,年日照时数1 613.1h,全年无霜期275d。土壤为四纪网纹层红壤,土层厚度为70~120mm,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pH值为5.5~6.0,坡度10~15°,主要植被有木姜子、木梅、白背叶、盐肤木、山苍子、络石、油茶等。立地条件比较优越,适宜于黄秆乌哺鸡竹的生长发育。

3.1 种质繁育技术

3.1.1 圃地的选择与整理

圃地选择要求交通方便、灌溉条件较好、地势平缓、土壤结构良好、土质疏松。

因为黄秆乌哺鸡竹是散生型竹种,地下茎向四周辐射生长的能力比较强,所以应采取全垦整地。整地时要求深翻细碎,清理圃地内的杂物,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利于竹子地下鞭根系统的生长发育和减少灌木杂草的生长。在育苗前1个星期内用70%敌克松消毒,做杀菌灭虫处理。按1.2m的宽度做床,竹子喜湿润怕积水,四周需开挖排水沟。

3.1.2 种苗的选择和挖取

选择竹龄1~2年生、胸径4~6cm、生长健壮、秆形良好、无病虫害,无开花迹象的小竹株作为繁殖母竹。按照这一标准所选母竹的鞭龄为2~3年,正值母体处于壮龄阶段,鞭芽饱满,鞭根健全,营养积累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竹苗移植后成活率高,行鞭发笋多,新竹成竹率也高,成林、成景速度快[2]。

母竹挖取的要求:留来鞭40cm,去鞭50cm,6~8盘竹枝,用锋利的工具切断其秆柄,以免损伤鞭芽,用草绳或无纺布袋包扎好。

运输途中要注意保湿,用雨布遮盖,以免大风吹袭失水。

3.1.3 繁育方法

采用母竹移植法成活率较高,因为移植的母竹是移栽的竹子整体,繁殖体营养丰富,移植时母体未遭受大的伤害,有利于地下鞭系的生长发育。

育苗时间与刚竹属竹种如毛竹基本相同,一般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较为适宜。因为这一时期竹体还处于休眠状态,鞭芽和枝叶尚未萌动,是黄秆乌哺鸡竹繁育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移栽后,气温逐渐回升,竹液开始流动,鞭笋迅速分化生长形成竹笋,到4月初竹笋开始出土时,母竹竹鞭上带来的鞭笋也同期分化成笋,可以达到当年移栽当年生笋成竹的目的。

栽植的株行距为1.2m×1.2m。去掉土球包装,去除不合格鞭根和泥土,边挖沟边平行摆放,入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2~3cm,分层覆土踩实,使其竹鞭与土壤密接,填土、踩实时要防止伤及鞭根和鞭芽。表面培一层松土,最后用稻草覆盖竹蔸。覆土后浇足水,再用生根液加100~150倍水浇透根部,10~15d一次,连用2~3次起到激活竹体细胞、诱导生根因子充分表达、生根迅速、发芽快、鞭壮、根多的作用。栽后及时浇水,覆草,疏通排水沟,并打支架,以防风吹摇动根部,影响扎根。最后在苗床上覆盖稻草或搭塑料棚或铺地膜。

深施磷肥、农家肥等基肥(底肥),使肥料分布整个土层,便于竹子鞭根吸收,减少养分挥发损失,并使土肥相融,培养地力。沟施或穴施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做追肥。这样做到长(效)短(效)结合,保障养分供给。

3.2 造林技术

3.2.1 造林地整理

造林地宜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保水能力强、不积水的山坡中下部或平缓的红壤、黄壤地带。

为减少水土流失,山坡地带采用沿等高线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平地可全垦整地。整地一般在栽植前一年的秋冬季进行,挖地深度30~40cm,清除林地中的树桩、石块和其他杂灌木。按照4m×4m的造林密度挖穴,穴的规格为120cm×60cm×50cm,每公顷630穴,每穴施有效肥10~20kg或复合肥0.5~1.0kg,在上面再覆盖一层表土拌匀。

3.2.2 造林季节

造林季节一般选择11月至翌年2月的雨后阴天进行,此时,竹子处于休眠期,造林成活率高。

3.2.3 造林母竹

造林母竹应选择1~2年生,胸径4~6cm,节间匀称、分枝较低、鞭芽饱满、无病虫危害的健壮小竹株作为造林母竹。因为这样的母竹所连的竹鞭处于壮年阶段,具有饱满的笋芽、较强的发笋及抽鞭能力。

母竹挖取时按照母竹竹枝生长方向,留来鞭25~35cm、去鞭40~60cm、4~5盘枝,用锋利工具斩断竹鞭,切勿摇晃,以免损伤螺丝钉和鞭芽,多带宿土。运输距离较远的要用稻草或无纺布袋包裹好竹蔸,运输途中要喷水保湿,减少水分蒸发。

3.2.4 栽植方法

将母竹平行放入已施基肥的穴中,使鞭根舒展。栽植深度以高出原母竹的入土深度2~4cm为宜,先填表土,然后分层填心土,踩实,浇足定根水,上面再培一层松土,使鞭根与土壤紧密结合。

3.3 抚育管理

3.3.1 抗旱保苗

水分是直接影响新栽竹株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母竹栽植后,地上地下部分均遭受了物理的和生理的损伤,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体内水分的丧失和吸收水分能力的减弱[2]。如遇盛夏干旱季节,母竹容易缺水,叶片失绿泛黄,需早晚各浇水一次。笋期更需要大量的水分,均应及时浇水抗旱,保持土壤湿润,使竹苗的根系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以确保新造竹林的成活率和幼竹生长。

3.3.2 中耕除草

新造竹林的地面覆盖率小,灌木杂草生长较快,同时,抗旱浇水以后也将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鞭根的生长发育。因此,中耕除草是清除杂草、改善土壤生长环境条件的一种有效方法。除草时本着有草及时拔除、尽量减少养分消耗的原则,抓住有利时机,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不得留下草蔸,避免再次生长。

中耕除草有人工除草、作物轮作、合理耕翻、使用腐熟肥料以及化学药剂除草等方法。

(1)人工除草:新造竹林一般从5月份起,每隔两个月除草一次,全年3次较为恰当。随着竹林郁闭度的提高,除草次数将逐步减少。

(2)作物轮作:在新造竹林的空地里,有选择性地种植农作物如蔬菜豆科植物等,起到改良土壤和以耕代抚的作用。

(3)合理耕翻:耕翻土块,既改良了土壤结构,又清理了土地上的灌木杂草,一举两得。

(4)使用腐熟肥料:在地面上堆放土杂肥,在肥料腐熟过程中抑制杂草生长。

(5)化学药剂除草:针对不同的草种选择适宜的除草剂,采取正确的喷药方法,尽量减少药害造成的损失。此方法应谨慎使用。

3.3.3 合理施肥

栽植时施养分全、肥效慢的腐殖质或者火土灰为基肥,因为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经微生物作用,形成腐殖质,能改良土壤结构,使其疏松绵软,透气良好,有利于鞭系的生长发育。待鞭梢恢复正常生长后,适当追施肥分浓、见效快的化肥,如复合肥、尿素等,可加速微生物繁殖和活动,促进有机肥料分解,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有利于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溶解。以后,每年发笋前后施淡粪水加浓度为5‰的尿素2次,保证竹笋和幼竹的健壮生长。

4 结语

(1)经济竹种。黄秆乌哺鸡竹竹叶浓密青翠,竹子的姿态也婀娜多姿,发笋旺盛,竹笋产量高,笋质鲜美。集绿化、美化、食用于一身,是极有发展前途的观赏竹种、经济竹种。

(2)园林应用。黄秆乌哺鸡竹竹秆呈独特的金黄色并且不规则,间有粗细不等的深绿色条纹,色泽鲜艳,光彩夺目,姿态优美,是园林观赏竹之佳品,在园林应用中用途广泛,常作片植、列植,是主体景观配植的重要竹种。同时,还可作配景、盆栽,效果极佳。

[1]张新培,周 锐,赵高军,等.黄秆乌哺鸡竹生物学特性观测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11(6):10~13.

[2]张新明.大明竹栽培管理[J].中国花卉园艺,2011(22):47~48.

猜你喜欢
除草整地造林
20220508 水田除草机的研制及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