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问题的探讨

2012-08-15 00:54:11李爱芹
科技视界 2012年7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人员考核

李爱芹

(东平县财政局 山东 东平 271500)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工作质量与会计人员素质高低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有了很大变化,一些会计账务处理方法与会计细节发生很多变化。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加快了会计改革步伐,决定了会计面对的核算和监督环境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变化,会计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因此,加强会计管理工作,规范会计行为,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素质成为当前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 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1.1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法定的要求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是建立结构合理、运行规范、管理严格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通过持续有针对性教育,提升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社会要求会计由报账型向管理型转变、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化和网络化转化,由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结合的模式转化。在从业人员数量众多的会计队伍中开展继续教育是适应上述种种形势的需求、提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档次和国际接轨的需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行,对国民教育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根据本行业特点安排后续教育方式和内容,从业人员服务的单位性质差异大等特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实质就是会计工作中在职人员后续教育的最基本体现。我国会计人员的从业已进入法制化阶段,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会计从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资格证书实行定期年检制度;对于持证人员无故不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或不符合其他规定条件的不予通过年检;持证人员未参加或未通过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部门年检的,其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自证书载明的有效期限终止之日起自行失效。

1.2 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会更好地促进会计管理工作

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建设会计队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会更好地促进会计管理工作,一支懂政策、精业务、善理财、守道德、讲诚信的高素质会计队伍,是做好会计管理工作的保障。会计人员是处理加工会计信息的操作员。提高对会计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政策理解上的偏差而带来的失误,只有会计的业务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才能避免技术性的会计信息的失真,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度,才能认真贯彻执行和维护国家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把会计工作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会计队伍的整体水平。

2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过程不分层次

从实际情况看,集中培训形式比较普遍,深度不够、针对性差、不灵活,在培训实践中不分高、中、初会计人员,忽视了不同职称级别的会计人员。而不同职称级别的会计人员往往有着不同的工作实践,不同工作实践又有着不同的理论需求,不同的理论需求决定着不同的教育内容。

2.2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及经费方面的问题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前瞻性,集中学习不分高、中、初统统学习指定的一样的会计法规及相关会计知识。在经费上,尽可能减少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投入,无经费或经费少就很难提供应有的学习或培训条件。

3 提高会计继续教育质量的对策

3.1 提高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环节

培训中应全面实行层次划分,对培训人员、内容和方法进行层次划分,从不同层面对会计人员教育培训。我国会计人员的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分会计人员从事业务工作的技术等级,并按照行业(或系统)组织培训,以便理论联系实际,使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通过继续教育都能有所提高,培训内容层次划分包括培训内容的横向和纵向分层次。会计师基本职责是负责草拟比较重要的财务会计制度、法规、办法,解释、解答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中重要问题,分析、检查财务收支和预算执行情况,培养初级会计人才。对高级会计人员进行相关内容全面系统培训,更重要的是新制度出台背景及一些内容变化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中级会计人员则应有选择地进行相关内容培训,对初级会计人员应重点培训发生变化后实务处理。适量的理论联系实际,在考核方面,应在会计继续教育考核上给以鼓励;在有关会计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两篇以上;参加有关会计著书一部,本人写作字数达之万字以上者均应视同当年已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必要消化和总结后再组织考试,以便于培训内容融会贯通。

3.2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要结合实际,因人而宜。由于继续教育对象的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建立不同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教育对象的需要,真正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在教学手段上,要采取传统的教师面授学习模式、电话会议学习模式、有线电视学习模式、电教录像学习模式、卫星传授电视接收学习模式、计算机为主的学习模式、网络为中心的网上教育模式等,尤其要重视“以网络为中心”的网上教育。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在继续教育的组织模式上,国家即将实施的新制度、新准则、新规范宜采用强制性学习模式,对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具有前瞻性的内容可采用自愿型学习模式;在教学方式上,一般基本理论以教师讲授为主,对实务内容,尤其是实证会计的内容采取以案例教学为主;在教学内容上,以让会计人员学习和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内容为主,同时要强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3.3 保证会计工作健康有序运行,改进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

严格实施培训是关键,提高教材和师资质量,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包括会计电算化培训、《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培训、国有企业会计人员和大中型企业单位负责人财务会计知识培训、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前的培训以及新制度、新准则、新规范等新知识的培训。保证会计工作健康有序运行,改进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对广大会计人员开展集中培训、试卷问答、网上宣传和教学、电台广播等多种形式继续教育活动,使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作时间的会计人员都有可能得到教育培训。应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使他们从理论、实务各方面熟悉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只有先提高了继续教育师资的质量,才能保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

3.4 注重宣传和考核,规范外出会计管理

考试是检查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每一期培训结束,都要进行考核,合格者记入个人档案,予以认可。没有参加考试或不合格者,应继续参加下一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直至考试合格为止。制定多种继续教育考核标准,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一是加强同外出人员的联系,鼓励他们参加国家举办的财会专业类考试和当地的会计培训,拿到培训证明后可回来参加考核;二是可以通过自学,用写学习笔记来代替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笔记要求必须是手写,学习的内容应是国家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业务理论知识,符合要求的可代替当年度的会计继续教育,记入其会计档案,否则须重新接受培训。这样既保证了实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目的,又方便了外出谋职的会计人员;三是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考核,制定考核指标和惩处办法,采用不定期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接受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进行考核。

[1]许智杰.关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0,5.

[2]刘文英.当前会计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9,2.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会计人员考核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3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山西农经(2015年2期)2015-07-12 09: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