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蓉,陈开伟
(1.西昌市飞机造林管理站,四川 西昌615013;2.西昌市林业局,四川 西昌615000)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国际经济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改革成效初显,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森林资源是重要的经济、生态资源,是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保护森林资源能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实现科学、可持续性地发展;区域经济的科学、可持续性发展又能够为森林资源保护提供良好的经济、社会保障与支持。因此,要关注、研究、处理和协调好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造成二者不协调的深层次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调整,从而推动森林资源和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包括林木资源、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它自身具有强大的天然更新与生态修复功能,是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依托;森林资源中的林木及其他资源,则是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原料和经济物资。森林资源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在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社会实践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森林资源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对于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增加森林资源的储备量、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物质资源消耗量较大,为了满足现时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过度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情况较为普遍。长此以往,势必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和经济问题。森林资源是重要的经济物资,必须把握好“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之间的“度”,应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力求兼顾好资源恢复与经济发展,既不能重复“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现实发展与长远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矛盾关系。现实发展既是长远发展的基础,若过度重视现实发展则对长远发展造成损害;长远发展又是现实发展的目标,但如果过度期待长远发展也会制约和影响现实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兼顾和协调好现实发展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要立足现实、兼顾长远,既要重视现实发展,为长远发展储备和积蓄力量;也要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做出长期规划。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局部利益,有可能对整体环境形成维护或者造成伤害;整体环境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要协调好区域经济与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既要避免因重视区域经济发展而对整体环境造成的伤害,也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为整体环境的保护工作做出积极努力。这样才能使区域经济与其外部环境保护之间形成和谐稳定、互惠互利的关系。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只有在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谋求区域经济增长,才能最终实现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需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森林保护体系,调整林区经济产业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中央及地方政府在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安定方面负有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是政府履行自身职能和职责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为协调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做出重要努力。首先,要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合理分担森林资源保护的成本,拓展保护资金来源渠道,构建一个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为辅的林业投入保障体系,为森林资源保护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其次,要坚持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中央在森林资源保护、可持续性开发利用上要统筹规划,并定下总的政策基调,地方政府则应坚决贯彻和落实这一政策,结合区域内森林资源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围绕“可持续性”这一中心点制定具体的措施和策略,并最终形成统一、有效的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制度体系,为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最后,要积极开展关于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宣传。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想真正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就必须要促进人的观念意识的转变,使全社会都能够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并在具体的森林资源保护、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中付诸于实际行动。政府要利用自己在信息资源、传播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借助宣传媒体,将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发布给人民群众,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森林生态平衡系统本身具备自主更新和再生的能力。但在现代人类文明社会,人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相对地,森林生态系统自我更新及保护的能力则越来越弱。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要在唤醒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和保护能力、维护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作用,人为地构建和完善科学、规范、系统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确保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首先,要对现有的森林资源进行实地、全面的统计和普查,以便全面、真实地掌握森林资源的情况和资料,为保护、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创造最为有利的条件;其次,森林是一个动态、变化和发展的生态系统,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动态监测和有效管理,力争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最新的情况,以便及时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最后,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地经营和管理森林资源,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维护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正常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林业经济是所在区域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最佳切入点。大力发展林区经济,对于发展所在区域经济、化解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了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强对林业经济发展的统筹规划、长远布局,依据森林资源整体情况,对森林资源做出长期、科学化的预测,在能够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绝不能为了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为了局部利益牺牲整体利益,为了经济利益牺牲生态利益,要走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林业经济发展道路。其次,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优化林区产业结构,改变过去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调整林种结构,科学制定林业经济发展方案,提高林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确保森林资源的有效开发和高效利用。
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森林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情况日益严重,甚至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威胁人类生存的大问题。因此,有效协调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要结合实际,深入分析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和现实矛盾,找到协调二者关系的重要症结和切入点,发挥中央及地方政府作用,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充分发展林业经济,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做出积极的贡献。
[1] 宋书伟.协调与持续发展理论和中国发展道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 祝列克,智 信.森林可持续经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 李胜芬,刘 斐.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探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1):78~80.
[4] 邓红兵,王 欢,董仁才,等.我国未来森林资源需求特点与林业发展对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