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在现代媒体中的传播和异化

2012-08-15 00:52孙田媛
科技传播 2012年15期
关键词:麦克媒介信息

孙田媛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研发中心,北京 100080

1 媒介载体

媒介载体早在机械复制时代,就被加冕为王。麦克卢汉给出三个著名的概念: “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电子媒介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那么,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以PC或移动终端等设备为硬件依托的新媒体会带给我们什么呢?

1.1 从“仪式感”到“碎片化”

由于传播形式和载体功能的限制,传统媒体传递信息的过程往往充满仪式感,无论是阅读纸媒还是听广播、看电视,都需具备特殊的时间、地点和情绪。而具备便携性和广泛互联性等特点的现代媒体超越了这一切,民众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布和接收信息,信息传递时的仪式感被随机、随意性所取代。

在只有口语没有文字的早期部落时代,人们通过口耳相传交流信息,此时的口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魔力,人们对信息也表现得极为尊重和信任。

当印刷术被普及时,信息传播的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传播廉价化”使瓦解了严格的阶级区分,带来了“社会规模传播”,并最终使文化流向大众。随之而来的,是思想的创新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进步。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拥有了比机械复制时代更为迅猛的传播速度、更加丰富的传播形式、更多元化的传播内容。这时,信息在传播中的仪式感已消失殆尽,走下神坛变成了可供全民创作及享用的资源,并最终导致个人化社会的形成。当然,伴随着稀缺性与神秘感消失的,还有我们对待信息的信心和耐心。

1.2 从“媒介为王”到“媒介是人的延伸”

麦克卢汉曾以传播方式的更替将人类文明重新划分为三个阶段:口耳传播时代、文字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在他看来,媒介形式远比媒介内容重要得多,媒介形式的更新直接促进了人类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革新。

麦克卢汉曾将人们沉浸在报纸所提供的信息流中这一行为比喻成泡浴缸,他的本意是强调媒介的渗透性和劝服效果,“大众媒介使人避免了度日如年、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之类的感觉”。但从今天的文化生态来看,这种效果正好相反,现代媒体带给我们的,正是这种“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之类的感觉”。网络媒介所带来的信息膨胀更是名副其实的泡泡浴。一旦我们对其的需求超出简单的娱乐,需要寻找一些真正有用的信息时,就会发现媒介要么已不具备信息甄别的功能,要么本身正在制造垃圾信息,漫无头绪和茫然失措的资讯焦虑症就此开始席卷我们。

康德在谈到启蒙的困境时曾说过:“处于不成熟状态是那么安逸。如果有一部书能替我有理解,有一位牧师能替我有良心,有一位医生能替我规定食谱,等等;那么我自己就不用那么操心了。只要能对我合算,我就无需去思想;自有别人会替我去思考这类伤脑筋的事情。” 网络技术的兴起打破了也从另一种角度增强了这一切,每一个人凭借便利的网络技术,都可以轻松地接受到各种渠道的信息资源,同时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发布源。

在“联想智能电视”的电台广告中,开篇就问到:“全家人已经多久没有在一起?”随后解释说:“爸爸和工作在一起,*分钟;妹妹和玩具在一起,*分钟;妈妈和微博在一起,*分钟;我和掌上游戏在一起,*分钟。我们都在家,却没和家人在一起。” 这个广告无疑道出了很多现代家庭的共同特点,现代媒体不仅让人的感官系统被分裂,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共享状态也从此破裂。我们对远方的人和事更了解,却又对身边的人更疏远。

但在另一方面,电子技术的兴起将人类的眼界和心境无限延伸,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旧的时空概念,“整个世界似乎紧缩成了地球村”。麦克卢汉曾断言新的电子媒介是自然的,它使人类重新获得感官功能的整体性,“使人们重新体验部落化社会中村庄式的接触交流”。如果说文字印刷改变了人类的视觉方式,广播和电话改变人类的听觉方式,那么电子技术则改变了人本身。

苹果公司风头劲得无人能及,公司的已故前CEO乔布斯相信最简单的设计可以实现最棒的用户体验。他的iphone和ipad都只有一个键,而在这两个产品的包装中,甚至没有纸质的使用说明书。对此,苹果公司的解释是,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点击,在尝试中发现设备中蕴藏的各类功能。苹果公司的理论听起来有些荒谬,但支撑他们采取如此放任态度的,正是其“以人文本”的功能设计,各项功能的实现一般就在用户第一感觉认为的那个地方,“即使是曾祖母也可以拿来即用”。如今,这种单键设计已经成为新潮流。

2 信息

2.1 真实性VS刺激性——哪个是现代信息的灵魂

作为资讯类的信息,第一要义就是真实,但为了得到噱头,吸引大众眼球,许多新闻尤其是标题无所不用其极,只强调片面的真实性,以激发受众的好奇心。

按照本雅明的论点,艺术品经过加工就会产生“灵韵”的偏离,新闻报道在所见者、传达者与所闻者之间亦存在着一层层的耗损,即使创作者自觉的本着严谨公正的态度,也无法保证每一道加工程实现绝对客观。更何况刻意的以偏代全,哗众取宠。

信息的存在形态、审美接受、审美标准等价值正在发生深刻的转换。头条新闻在民众心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人们的记忆力越来越差,接受能力越来越强,由此引发更大规模的刺激性爆炸新闻。难怪某知名作家在看过报纸后会发出感慨:“无消息就好消息。”

2.2 效益VS隐私——鱼和熊掌如何兼得

社交媒体正成为现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其初衷只是增进人们彼此间的了解、丰富人们的交流形式并使之趣味化和满足人们展示自己的愿望,但随着社交媒体普及范围的极速扩大、难以置信的功能优化速度和程度,让人们停留在上面的时间越来越长,即“粘性”增大。但由于其信息中涉及大量的用户隐私,以至于当大量涉及消费者行为、习惯甚至明确的消费喜好等营销数据,全部集中在一起,并可以随时提取出来分析、有针对性的应用时,营销专家们会对社交媒体的这一特性喜爱的发狂。

一位业界知名的营销专家被问道如何达到高转化的传播效果时说:“信息都在那里,只要你去找。”他们通过分析人们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公司性质、职位信息、网络活跃度以及关注的网页内容,来决定在营销信息传递的时间、地点、情景,以最大限度的配合接收者的情绪,从而激发消费欲望。如此营销手段,虽不能说百发百中,但基本弹无虚发。好的一面是,人们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广告,因为这些广告可谓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坏的一面是,人们陷入了一个自己为自己划定的圈套,被动的接受自己“喜欢”的信息。

隐私的泄露也不只是媒体管理者单方面的责任,一个巴掌拍不响,现代人喜欢在社交网络上曝光自己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寻找共鸣;也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关注亲朋好友、社会名流、机构团体。人们的生活状态就像在进行着各式各样传播实践似的,展示和被展示着。面对美丽风景,“在场”不如“被看见”重要;珍馐当前,也要忍住欲滴垂涎,调好光影,逐一拍摄后,方能举箸。这种展示欲望的满足程度几乎与真实生活是否精彩丰富等同。当你展示的内容有足够的受众时,你甚至可以成为草根明星,一个拥有10万粉丝的微博博主,又何尝不是一个小型的独立媒体呢?

信息变成了素材,发送者和接受者都可以由此建构他们自己的世界图谱。不久前的一则新闻曝光了美国一对女骗子,利用人们在社交网络“Facebook”上曝光的信息,猜测人们身边发生的私密事件,并以此为资本谎称会算命,骗取钱财。

现代媒体的建构层级是从下到上的,去中心化的。在人们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文化交融愈发流畅便捷的时候,每个人的独立性却在降低,隐私亦受到严重的挑战。当信息传播性的强烈愿望和商业实践结合在一起时,隐私与由其衍生的各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间的博弈便成为现代媒体传播信息的新命题。

2.3 广告——“产品说明”还是“洗脑程序”

上一节中说道,现代营销往往通过参与用户隐私,做出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行为。这一节,想特别讨论一下广告。百度百科对广告的解释是“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可见,每则广告都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讯息和传递讯息的媒介。

作为一种产品信息、服务信息和商家舆论的综合体,广告在现代社会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麦克卢汉认为效果良好的广告达到目的的手段,一是干扰读者的注意力,使之看不到广告所预设的前提的重要性,二是悄悄地与其他层次的体验融合在一起,将别人的美好感受,巧妙地嫁接成消费者的感受。在这个意义上,广告是玩世不恭、蛊惑人心和阿谀奉承的最高形式。麦氏曾批评商业广告:“和洗脑的程序没有什么区别”。麦克卢汉这些对当代媒体文化的批判,也正好从侧面反映出以广告为代表的现代传媒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管这是一种福音,还是一种灾难,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改变,也无人能拒绝。人创造文明的同时,也被文明摆布和左右着。而文明对人的左右,其重要工具就是传媒。

3 接收者/发送者

3.1 信息发布者和信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随着技术的进步、文化的融合,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呈现出无限开放的趋势。旧有的不适合人性发展的文化规范与生存格局被不断打破,新的文化生存空间被不断创造出来,人的生活及生存状态不断发生新的变异、融合、转型与发展。网络新媒介利用互动参与使得内容阅读者同时成为内容提供者。“如此一来,作者与读者的基本差异越来越小,只剩下功能上的不同,而且会随情况而变。无论何时,读者随时可变成作者。”

现代传媒创造出了与以前时代迥然相异的言说方式,并向所有人开放,信息制造的门槛降低了,由于媒介渠道的扩展,原先对从业者的专业的训练,伦理道德等约束全部消失。许多主流媒体新闻的选材,由于受意识形态的知道,往往不及有普通读者舆论直接引出的题目,媒体成了公共财富。一个喜爱A媒体的读者,可能正在自己的博客上创造者B媒体,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在极为专业化的劳动中,读者不得不必须成为作者,以从事相关信息的传播工作,全民记者时代俨然已经到来。

麦克卢汉:“基督教关于神秘肉体的概念——所有人都是基督身体的一部分——这,从技术上说,在电子条件下已经成为现实。”这里的肉体正是信息,随着媒介边界和传播规则的逐渐消解,人人都有可能参与、享受、消费信息;另一方面传播的过程和形式极度分化,出现多元化、分层化格局,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面貌。“一对一”的人际传播模式向“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模式转化的过程正在不断逆转成“多对多”的全民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的多元发展带来了理性的活跃和思想的解放,但也出现了平面化、瞬间性、碎片化、复制化的特征。

3.2 现代媒体重构了人们的审美感知

3.2.1 视觉化

当前人们身处被视觉形象包围的世界,打开一份报纸,头版最显著、最大面积的位置是图片,打开网站亦是如此,以语言播报为主导的电视新闻也涌现了专门的“看图识天下”、“读图时间”等模块。文字艺术和语言艺术更加间接和抽象,与直观、整体的视觉艺术相比,难免在一瞬间扑面而来的效果略逊一筹。以电影为代表的视频影像作为图片的升级版,令人们感到震惊又欣喜。流动的影视画面,让人很难停下进行思索,不然就跟不上银幕的进度了。而在转瞬即逝的图像面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瞬间感悟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享受。

3.2.2 同质化

新的传播手段构建了开放的多元的社会文化,人们通过打破孤立隔绝的社会文化状态和封闭体系,共享彼此的文化元素。信息在交融中不断扩大外围,而其中核心的元素却未有增加,便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人们接触越多的信息,越会有‘事物皆同的感觉’。这种复制传播看似使大众感受到了文化的融合,实际上却使受众对文化产品的选择范围不断缩小。

同质化的另一方面变现为对同一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探索,一部电影的内同时一部小说,一部小说的内容是一则新闻,形式的效果与内容相当,而读者却不在乎这一点。“一种媒介成为另一种媒介的内容,如此而来,它的效果或就会强大持久。”但媒介的融合与复制起点在哪,又将去往何处?

从劳动密集的前工业社会,到资本密集的工业社会吗,再到知识密集(信息密集)的后工业社会,我们在媒介的帮助下,始终保持着对信息的良好掌控能力。但在这一切之后,我们应如何面对这个陡然失序的新世界呢?A·T·利柏林《新闻界》“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他往何处去,即使可以仰仗手中的枪,他也是不自由的。”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M].商务印书馆,2001.

[2][德]本雅明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著.后现代交锋丛书《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澳]格雷姆·特纳著.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英]迈克·费瑟斯通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麦克媒介信息
1/2的魔法
小王子
生活很艰难,但你被爱着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订阅信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2017年西麦克展览公司展览计划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