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杨士安
“筻”字是什么意思?请先看看三种重要工具书是怎么说的。《辞海》:“筻。筻口,地名。在湖南省。”《汉语大词典》:“筻。用于地名。筻口,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境。”《汉语大字典》:“筻。筻口,地名。在湖南省岳阳县。”可以看出,这三种工具书都没有回答“筻”字的意思,只是对地名“筻口”作了地理位置上的解释。似乎除了用于地名之外,“筻”字就没有其他意义了。笔者以为“筻”字可有两种含义:一是“竹名”,二是“竹木编成的栅栏状物,如渔具簖、箔或护园的篱笆等”。
浙江台州一带有“元宵摇筻竹”的风俗。2008年2月21日,《台州晚报》通讯员潘岳军的《元宵摇筻竹》一文就记载了童年时元宵节摇筻竹、打果树等趣事。
不妨录之如下:“摇筻竹、打果树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企盼的方式。筻竹就是青皮竹,也叫滩竹(温岭又有称“摇丝竹”者),门前屋后及河滩边随处可见,它是农民编制畚箕、竹箩等劳动用具的好材料。记得童年时,每到元宵节的晚上,我们兄弟几个在吃了父母烧的炒猪肉、笋干、蚕豆等粗糙的八大碗和汤圆后,便争先恐后地走出家门,奔向屋前的筻竹边,一个接一个地开始摇筻竹,企盼着来年快些长高、长大。这时,我们挑选其中一棵粗壮的筻竹,用手紧紧地握住,边使劲地摇着,边高声地唱起那《摇竹歌》:‘筻竹娘,筻竹娘,今晚我来同你比比相,今年是你长,下年我同你一样长,后年我要比你长……’那修长、柔韧且富有弹性的筻竹竿随着我们的用力摇动在前后摆动着。特别是竹竿上端那翠绿的小竹枝、竹叶由于受到弹力作用,互相碰撞晃动着,不时奏出美妙的稀里哗啦的响声。”作者对当地“摇筻竹”的风俗记载得生动有趣,而这首《摇竹歌》中的竹,指的就是筻竹。而作为诸暨方言,“筻”字又另有“笋将变竹”义,如言“笋已经‘上筻’掉啦”,意思是“竹笋将快变成竹子了,已经无法食用了”。
由于筻竹多生长于门前屋后和河滩水边,取用方便,因此常被用来编成渔具、篱笆等,而这种由“筻竹”编成的渔具、篱笆等,亦被称之为“筻”了。当然它们不一定全要由“筻竹”编成,实际使用中,既可是其他小竹子,也可杂以芦苇秆、玉米秆、高粱秆及柴草等。“筻”又可根据形式和用途而分为两种。一种“筻”将用于陆上,一般竖插在庄稼地边,实际就是“篱笆墙”,目的是用以防护阻隔禽畜进入危害庄稼。在诸暨三都及诸北一带的“园笆筻”(又有称为“园笆”或“菜园笆”的),就是对这种以竹木扦插于庄稼地周边的长条形栅栏状设施的称呼。诸暨有地名“筻下”,说明其地离农舍不远,所种庄稼有可能遭到鸡鸭啄食,所以要筑“筻”以阻止它们的进入。农妇洗衣服后无处晾晒,有人会说,晒在“园笆筻”上好了,就是说,可以把衣服晾晒在“篱笆”上。另一种“筻”用于水中,一般斜插在溪流或水口,实际就是渔具“簖”。目的是用以阻止鱼虾蟹类逃出池塘或溪流,并使其阻隔停留在“筻”上而便于捕取。《陆龟蒙(?—881)集》:“编竹取鱼曰沪。吴俗谓之簖。”洪亮吉(1746—1809)《与孙季逑书》:“鱼田半顷,围此蟹簖。”魏源(1794—1857)《三湘棹歌·资湘》:“滩声渐急篙渐警,知有截溪渔簖近。”就是反映这种“编竹置滩,截溪取鱼”的生活情景。湖南省岳阳县因为境内有新墙河、游港河流经汇合,旧时渔民多置“筻”捕鱼为生,故名其地为“筻口”了。诸暨旧时亦有“装箔捕鱼”之俗,其实就相当于“置筻捕鱼”。清《光绪诸暨县志》对此多有记载。如:“获插箔江中者,拆其桩竹,钉护此埂。”刘光复(1566—1623)《经野规略·示禁》:“禁各湖营闸乘水布袋、装箔捕鱼。……禁各河港及湖沥插箔截流捕鱼。”陶望龄(1562—1609)《前诸暨令刘公生祠碑》:“……渔之截流罾箔,必伐必撤。”令人感到有意思的是,“筻”、“簖”、“箔”三字均从“竹”,可见“竹”就是前人编制“渔具”的重要材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