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时期党对执政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2012-08-15 00:48吴艳丽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民主专政西柏坡人民代表大会

吴艳丽

(西柏坡纪念馆 河北石家庄 050411)

西柏坡时期党对执政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吴艳丽

(西柏坡纪念馆 河北石家庄 050411)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走向全面执政地位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在这至关重要历史转折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对党走向全面执政地位后,如何执政,如何执好政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与思考。回顾和研究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回答“如何执政,如何执好政”这个问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西柏坡时期,党及时提出了“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较好的回答了如何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这一历史课题

西柏坡时期,国民党军事上的大溃败,最终导致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失败,从而使中国共产党走向执政地位成为历史的必然。在这个重大历史转折面前,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历史使命,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一是确立“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西柏坡时期,党的工作重心面临着由农村转为城市。紧紧围绕党执政后,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重大历史课题,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及时调整了大政方针政策,把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成为“第一要务”。在新解放城市的接管工作中,中央开始更多地考虑建国后的经济建设问题,开始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只有将城市的生产恢复起来和发展起来了,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了,人民政权才能巩固起来。毛泽东在和朱德、周恩来、董必武联名《致张澜》的信中明确指出:“今后工作重心在于建设。”

二是规划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步骤。农、轻、重发展的比例关系,是发展经济首先要遇到的问题,这对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重工业几乎是空白的农业国来说,处理好这个比例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建国前夕,刘少奇一方面从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另一方面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工农业之间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出发,最早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应走农、轻、重的发展道路。1948年12月,刘少奇在《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提纲手稿和讲话中,指出:“人民的拥护十分重要,否则经济不发展,或发展资本主义,胜利无意义”;“如果不能联系人民,发展经济,即使供给有保证,也不能战胜。”

农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只有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农业,才能把国民经济的基础搞得坚实牢固。后来,刘少奇曾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不可以先发展重工业?”“因为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没有很好的农业,工业就没有基础……农村也是工业品的市场,工业品不能拿到国外,必须拿到农村,如果农业不发展,工业的市场就不大,还因为人民生活要迅速提高一步。要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二、西柏坡时期,党构建了国家的政权体系,较好地确立了党的执政途径问题

筹建和确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权是党实现执政的基础和前提。西柏坡时期,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性的构筑了符合中国国情国体、政体、经济制度、外交政策等一系列执政体系,为党顺利执政奠定了基础。

一是确立了新中国的国体。新中国的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西柏坡时期,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政权的思考更加深入、成熟,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学说。1948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重印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二章前言中,首次使用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名词,并作了初步的理论阐述。1948年9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革命胜利后,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分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革命知识分子,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必须团结和争取的力量。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进一步对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内容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说明,指出:“人民,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学说已臻于成熟和完善。

二是确立了新中国的政体。新中国的政体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首次区分了国家政权中的“国体”与“政体”两个不同的概念,明确指出中国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这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国家政权方面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48年1月,毛泽东还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决定草案中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力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各级政府。”“在将来,革命在全国胜利之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应当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在中共九月会议上,毛泽东再次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应该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应当由各级人民代大会选举。主张采取民主集中制,而不采用资产阶级议会制。他认为,袁世凯和曹锟都曾搞过议会制,已经臭了。在中国采取民主集中制,开人民代表大会是很适合的,各方面都能接受。中共中央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要求各解放区依照执行。

三是创建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经过反复研讨,中国共产党最终确定经过政治协商的形式与各民主党派合作。作为政治协商,即由“各代表及社会贤达协商国事”的一种形式。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首次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8年5月以后,各民主党派一致公开表示拥护中共发表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1949年1月22日,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著名人士联名发表《对时局的意见》,郑重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1948年秋开始,各民主党派人士分两路进入哈尔滨和西柏坡附近的中央统战部所在地李庄村,筹备召开新政协。期间共同讨论起草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草案),就新政协的参加单位、人员比例、职能、权限等问题达成了诸多共识。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平正式召开,这就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正式形成。

猜你喜欢
民主专政西柏坡人民代表大会
新中国的奠基之作
——《论人民民主专政》
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西柏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
西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
试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谁最早提出人民代表大会的概念
风雨西柏坡行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宪法重现——兼论82宪法第一条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