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晖 何建华
“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思想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牵引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并取得胜利。方志敏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积极实践者,在实践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评价的:“方志敏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方志敏同志的一生,是为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1]本文通过方志敏革命生涯和革命精神的剖析,着重阐述方志敏人民观的实践表达,使我们对方志敏人民观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方志敏属于杰出代表之一。其革命生涯和革命精神,从不同侧面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内涵和价值,集中记载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的艰辛历程。
在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是非颠倒的年代里,方志敏不啻为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的一颗救星,反帝反封建的一员虎将。事实亦此,为实现人民解放与国家独立的宿愿,他从参加学潮到文化救亡,从鼓动革命到投身农民运动,从领导武装暴动到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充分显示出他为追求真理、救国救民的大无畏精神。1918年方志敏便联络弋阳县城及家乡漆公镇的一些进步青年,组织“九区革命青年社”,开始了革命生涯;1922年8月,方志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南昌等地积极从事革命的宣传组织工作;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时期,方志敏组织农民协会,创办江西农民运动训练班、组织农民自卫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抱着“重起炉灶,再来干吧!”[2](P33)的决心,方志敏在1927年11月发动了著名的“弋横起义”,先后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并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主要根据地之一,成为中国革命的典范;1934年11月率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而陷入重围,次年一月在江西德兴县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方志敏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写下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狱中记实》、《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不朽著作,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被国民党杀害。
追忆方志敏革命的一生,特别是他领导发动“弋横起义”,先后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彰显着方志敏挽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崇高信仰和牺牲精神,是维护党、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的坚定实践者。
人们的工作业绩,往往鲜明地表现了其工作内容。方志敏领导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和光辉业绩,集中表现为敢为人先的创新气慨,英勇牺牲的革命精神,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一心为公的宗旨风范,创造一流的革命业绩和工作成就,这正是方志敏人民观实践诉求的价值所在。
方志敏率先垂范,首开先河,较早注重从理论和实践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探讨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面对中国革命大起大落的复杂形势,许多共产党人纷纷开始了中国革命新道路、新途径的苦苦探索。方志敏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独特的理论勇气和惊人的求索能力。当时,他与弋横地区在外工作的同志取得联系,陆续回到了家乡,决定“重起炉灶,再来干”,积极准备武装暴动。与黄道等人组织领导了弋横暴动,时任中共弋阳、横峰、贵溪、铅山、上饶五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兼暴动总指挥,暴动失利后率部转入磨盘山区坚持斗争。此刻,方志敏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坚持在根据地打游击,与群众共存亡”的方针,其领导的赣东北红军和根据地,在环境较为封闭,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从当地实际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行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波浪式地发展政权,使红军和根据地不断扩大。从而开辟了被毛泽东同志所赞誉的“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3](P98)这充分反映了方志敏同志所具有的敢为人先的创新气慨和知难而进的创业精神,不愧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者和开辟者。
同时,方志敏在创立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过程中,着重寻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处理好“的”与“矢”的关系。他创造了以农民革命团为组织形态的武装力量;创造了土地革命的有效方式和政策;在苏区首创了股份制,发行了大量股票;首创了地雷战,把人民战争提高到新水平;首创了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形成了数条开放型贸易路线;首创了列宁公园,创办了一批学校和文教卫生单位。在苏维埃模范省的荣誉榜中,“苏维埃的民主精神,苏维埃的创造精神,苏维埃的进步精神,苏维埃的刻苦精神,苏维埃的自我批评精神”[2](P85-87)都是经典。可见,方志敏同志是一位勇于探索的革命实践者,这些具体而富有成效的实际工作,堪称时代典范。
人的行为总是受其思想情操所导引。献身主义、爱国爱民是方志敏思想情操的真实写照,牵引着方志敏一生为党与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工作。方志敏192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标志着方志敏革命生涯的新起点。当时他是这样描绘自己的心境:“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的引以为荣呵!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2](P24)其后,方志敏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里,从来没有动摇对共产党、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的信念。铮铮铁骨,日月生辉。1935年1月方志敏在江西德兴县怀玉山区被俘的当晚写下了《自述》,坚定地表示:“我已认定苏维埃可以救中国,革命必能得最后的胜利,我愿意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4](P3)方志敏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精英的杰出代表,他一生革命实践和丰功伟业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不仅是他领导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被赞誉为中国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典范,而且在1934年1月,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荣获“苏维埃模范省”这一苏维埃中国独一无二的殊荣。
爱国爱民是一种对祖国和人民热爱、保护的崇高情感;是一种对民族自信、自尊的执着信念;是一种对故土、同胞的真炽感情。爱国爱民是一种崇高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维护祖国利益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态度、道德规范。方志敏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爱国爱民是他一生的追求:“为了信仰宁死不屈是我的性格,爱国是我的本能。”“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为了袒露拳拳爱国之心,抒发铮铮民族之骨气,方志敏舔干血迹,强忍病痛,饱含真情地写下了永垂千史的《可爱的中国》,将祖国唤作“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字里行间流露出真诚的爱国热情和火一般炽热的反对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民族豪情,字字见真情,行行著气节。在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革命的血腥斗争中,反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华民族的存亡,成为包括方志敏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执着追求。1934年秋,方志敏临危受命,统帅抗日先遣队挺进浙西、皖南,同数十倍的敌人进行殊死战斗。尽管壮志未酬,方志敏武装救国的决心却坚如磐石。
方志敏作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在平凡的生活中,不仅以不屈不挠、英勇牺牲、为国为民的人格风范永垂千古,而且以日常生活的艰苦节俭、清贫廉洁的执着实践光照史册。
方志敏从小多病,4岁才学会走路,21岁以后便经常吐血。他的意志却与体质相反,从入学起便一直是学生运动的先锋。少年时代的方志敏在读书之余,经常在田间劳作:栽种、施肥、收割。自小参加劳动的他,深切体会到国弱民穷的痛苦,养成了爱劳动、刻苦耐劳、勤俭节约、生活朴素的习惯。他在《清贫》中忆述:“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民党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是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2](P166)在以后他担任了党的县委书记、省委书记、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政府执行主席、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主席,即使他当上了“大官”,经手的钱数百万,但他自己身无分文。从事革命斗争数十载,没有给自己、家人留下任何物质财富。被捕时,国民党士兵没有从他身上搜出一个铜板。方志敏的“清”与“贫”,真是旷世之闻。
艰苦朴素、廉洁清正,是我们党的各级干部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精华所在,方志敏堪称典范。他以清苦为荣,以清贫为乐,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高昂的革命斗志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如他在《清贫》一文中所颂扬的:“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2](P167)1935年初北上途中被敌人围困时,方志敏七天没有吃饭,饿得两脚发颤,但他总是咬紧牙关,忍受下去!他说:“吃不得苦,革不得命,苦算什么,愈苦愈要干,愈苦我越快乐。”[2](P100)方志敏的一生,是为祖国、民族和人民奋斗的一生。学习方志敏的人民观,就应该尊重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群众的创造力。就应该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一条根本路线。学习方志敏人民观的实践表达,给予了我们深深的启示:
方志敏的清贫思想与实践,是他一生信仰坚定、工作执着、革命英勇、生活朴素的原动力。他发自内心的表白:“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住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软的纲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窠似的住所!不希罕富裕,宁愿困穷!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屈辱,痛苦,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2](P163)多么崇高的精神!多么坚韧的意志。1997年1月29日,江泽民同志告诫全党要学习力行方志敏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赞颂方志敏:“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何等高尚的精神情操!”并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志都要有这种精神,这样一种浩然正气”。[5](P620)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不渝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服务群众。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方志敏同志身体力行,率先士卒,以一名标准的中共党员要求自己,为广大党员树立了榜样。尊重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而这也正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所应做到的,因为我们的党就是一个时时刻刻想着人民,处处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无产阶级政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这面旗帜的指引下,我们才能走上正轨,不偏离方向,人民生活才能走向富裕、安康。坚持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的大国,要把13亿多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则,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不仅现代化实现不了,而且必然陷入混乱的深渊。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6](P266)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方志敏奉献于人民大众的行为准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我们要继续坚持“以民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手段。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7]把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1]胡锦涛.在纪念方志敏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年8月21日第三版.
[2]方志敏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