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不言悔
——记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广

2012-08-15 00:51:27孙嘉
支部建设 2012年16期
关键词:大棚村民党员

■孙嘉

一心为民不言悔
——记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广

■孙嘉

在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村,一提起吴广,村民们就会异口同声地说:“滹沱店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多亏了吴广书记,他担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俺们村民信得过!”言谈之中,充满了敬佩感谢之情。

今年54岁的吴广,于2006年任天镇县玉泉镇村委会主任,2008年、2011年连任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两委主干以来,他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从严要求自己,紧紧围绕“加强党建,强村富民”这一目标,充分发挥“两委”班子领头雁的作用,团结和带领群众大刀阔斧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运输业、种植业、特色农业,狠抓村级组织建设,改变了滹沱店村经济薄弱落后的面貌,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双丰收。他以“亲民”之心、“为民”之情、“富民”之举,赢得了全体村民的支持和爱戴。

替民办事,再苦再累也值得

万事民为先。吴广深信,要想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心里装着群众,办事想着群众,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吴广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照明难、吃水难、行路难是困扰滹沱店村民生产生活的三个老大难问题。多年来,村子里夜晚黑漆漆的,尤其是下雨天,道路泥泞,泥浆四溅,部分村民院子里积水难排,群众叫苦不迭,吴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8年吴广担任村委会主任后,他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村里的照明问题,他不畏劳苦,不怕“舍脸”,撂下家里的事不管,反复跑县电力部门,于2008年12月向县供电公司争取投资2万元,在村里的全部街道上安装了路灯。紧接着又争取资金60万元,更换了全村群众的人畜吃水管网,彻底改善了人畜吃水难的问题。

针对村民们长期叫苦的村里街道泥泞问题,吴广更是急火烧心,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路,挨了多少饿,终于在2010年向县交通局争取投资50多万元,把总计3公里长的村里街道硬化为水泥路,并铺设了下水管,解决了排水不畅的问题,彻底结束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如今,滹沱店村已实现了道路拓宽畅通化、村庄路灯明亮化。看到明亮路灯,走上宽畅硬化的街道,群众高兴地说:“我们投票选的村干部,值!”

助民解难,脱皮掉肉都心甘

滹沱店村一大部分耕地为水浇地,过去虽然打了些机井,但由于水位下降或年久失修,机井利用率不太高,不能满足村民灌溉的需要。为了使农田得到有效灌溉,他没明没夜地到县里相关部门跑项目、要资金,在县里的农业、水利、土地等部门,经常都会看到吴广的影子,他人跑瘦了,脸更黑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吴广的辛苦和劳累,换来了相关部门的同情和支持,也获取了丰厚的收获。几年来,先后向县水利局、国土资源局申请帮扶项目资金260多万元,为村里打了15眼机井,置办了浇灌农田配套设施,解决了5000亩农田的浇灌难问题。又向县水务局争取投资200多万元,启动了3万多米的农田灌溉修建项目,将防渗渠直接铺设至村民的地头,不仅使村里5000多亩农田能及时浇灌,而且又增加了600多亩水浇地,省时省钱,显著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过去,滹沱店村的小学校舍破烂不堪,存在很大安全隐患。2008年7月,吴广准备兴建一所学校。这一提议很快在村“两委”形成决议。为筹集到建校资金,他逐级找领导,软磨硬泡从教育局争取专项资金60万元,新建了26间校舍,并为学校打井一眼,置办了桌凳,栽植了树木,硬化了学校校园,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些年,他为滹沱店村这个大家付出了许多,也放弃了不少,但无怨无悔。在村里,吴广做过不少“工种”。有时候,他是“电工”,村里竖电线杆他都亲自上手,然后自己又背着电线爬上去架线;有的时候,他又是“木匠”,办公桌椅坏了,他都叮叮当当自己修。总之,只要是村里的事情,他自己能做的都要自己去做,因为这样可以省钱。

他经常访贫问苦,对全村群众都登门拜访过。谁家生活困难需要帮扶,谁家有病号需要照顾,谁家孩子上学需要资助,谁家发展需要拉一把,他都一一记录下来,并整理了一本“民情笔记”,随身携带,随时帮助。可以说,村民们生产生活的细微变迁他都了如指掌。据粗略统计,吴广就任村主干三年多来,累计慰问困难群众200人,捐助款物达3万余元。

帮民致富,鞠躬尽瘁不言悔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吴广与两委班子反复探索尝试着。他上任后最大的行动,就是按照抓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开展了“支部建基地、党员带农户”的活动。围绕滹沱店村具有发展绿色蔬菜条件的独特优势,他把调整种植结构、建棚种菜作为“支部建基地,党员带农户”活动的实践载体,制定了“兴水、建棚、种菜”的发展目标。

刚发展日光温室大棚时,村民思想顾虑比较大,没有人愿意去做,吴广就和乡里的几个干部一起,首先建成了5个示范大棚。由于几个干部精心经营,大棚的产量高,效益也比较好。看到良好效益,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的信心和动力增强了。

为带动更多群众建大棚,吴广发动村民集资20多万元,又不辞辛劳去县信用联社争取贷款,一次不成功就跑第二次,好话说了千千万,终于,吴广用自己的房产和“家当”作抵押,为村民们贷来了80万元。接着,他又动员村干部和家属为村民的信贷资金作担保,与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结成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党群、干群帮扶机制。“党员干部帮群众贷款,赔了,群众只赔力气,干部赔钱;赚了,群众收获效益,干部收获民心。”他掷地有声的誓言,让村民们第一次燃起了致富的激情,而后,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大棚达120多个。这些大棚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连心棚”。

大棚建起来了,滹沱店村常常能看到吴广早出晚归的身影。一个夜晚,风雨交加,吴广第一个冲向风雨飘摇中的大棚。拽大棚的时候,狂风把他重重地摔在地上。因为担心大棚被狂风一夜间吹走,他不顾亲人的劝说,忍着剧烈的腰痛,守候在大棚旁。风雨再来的时候,他就用直不起腰的身躯把连着大棚的绳索紧紧压住,“连心棚”终于没有被撼动。

他还聘请技术员指导大家种植大棚蔬菜,通过技术带动和标准化种植,每个大棚的产量都达到了1.3万斤。这些纯天然的无公害的绿色蔬菜远销北京、唐山等地,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如今,村里的蔬菜正大踏步向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的方向迈进。

另外,他还大力引导农民发展规模化养殖。目前村里发展了很多鸡、牛、羊养殖场,仅规模养鸡场就有3家,每家养鸡场达2000多只。在吴广的带领下,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0%。

化民纠纷,群众利益无小事

吴广常说:“化解群众的矛盾,必须有颗公正的心,以心换心,群众才能够服你。”对于群众之间的恩怨,他亲自上门做说服工作、调解工作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吴的人格魅力和真情实意,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融化了乡邻间的恩怨。多年不往来的人往来了,多年不说话的人说话了,多年见面就对骂的人和解了。群众高兴地说,是老吴的廉洁和公道,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也让咱村和解了,和气了,和谐了。

吴广作为村民们的义务调解员,在处理纠纷时,从不武断,在公正公平的原则基础上,他有一套独特灵活的方法:他把矛盾先放一边,摸清双方的性格,然后向两方分别了解详细情况,分别做工作,最后作为中间人,将双方叫到一块商量,矛盾往往迎刃而解。禁牧前,曾经发生这样的一件事,一个村民的羊吃了另一个村民的牧草,从而引起了打架纠纷,两人互不相让,两家亲戚都参与进去,事态越来越严重,矛盾即将激化升级。吴广赶到现场,将双方拉开后分别谈心,分析他们各自的错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平息了双方矛盾。这类事数不胜数。他以一个党员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调解了一次次打架斗殴,平息了一个个邻里纠纷,为全村和谐稳定作了不懈努力,实现了村民的安居乐业。

请民监督,党建工作添活力

吴广书记说:“社会进入快车道,群众对基层组织、基层干部的要求更高了,如果不加强自身素质建设,那就要落伍,就要失去先进性和带动性。所以,一定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重塑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形象。”

吴广利用每月的党员活动日,亲自给党员们上党课作辅导,要求党员坚守“五个永远”的工作准则,即永远要心系群众,永远要当模范,永远要甘于奉献,永远要树正气,永远要讲廉洁。他组织大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组织队伍活动和制度保障上做文章,实现了公开承诺全参与、群众监督全过程。吴广给自己和其他村干部约法三章:一不准搞特殊化;二不准以权谋私;三不准收受贿赂。很多群众为感谢他做好事,给他送的水果等礼物,他又分发给了困难党员和贫困户。

吴广决策过程注意畅民心、顺民意、集民智,广泛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有关村集体的大事,都要让群众充分酝酿,如果没有获得通过就停止或暂缓执行。他定期将村里的大事和群众关注的敏感、热点问题都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在他的带领下,党支部的凝聚力逐步增强,全村形成了“支书做榜样,党员向支书看齐,村民向党员看齐”的良好氛围。

口碑重于泰山,奉献源于责任。在谈到未来发展时,吴广坚定地说:他将继续为村民做更多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全体村民生活得更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吴广的带领下,滹沱店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猜你喜欢
大棚村民党员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44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44
我是党员向我看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24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3:00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