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
品味掌声
■梁冬
掌声是什么?是礼仪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尊敬和欢迎。在我们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掌声。它如同一日三餐,是我们生活的伴奏曲。
我们听到的掌声,有各种各样。有的是台上的主持人,号召台下的听众,为新来的领导、在座的领导、讲话的领导鼓掌;有的是台上的领导讲得好,说了群众的心里话,讲了给群众鼓劲的话,群众自发鼓掌;有的是文艺节目表演得好,观众主动鼓掌,有的是一上台,还没有表演,就向观众要掌声;有的是在竞技场上,进了球、打出好球,球迷不由自主鼓掌,进了好球,运动员用手放在耳边,让球迷再鼓掌;还有的是为领导冗长的、乏味的讲话鼓倒掌,为趣味低级的节目鼓倒掌。总之掌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细细品味,各有情趣,各有味道。
对领导讲话的鼓掌有多种,有的讲话长,但有新意,听众给予多次掌声,这是听众情绪激动,由衷而发。这种鼓掌,是对政府和官员的信任,他们说了群众要说的话,想了群众要想的事。也有群众还没有想到的,政府和官员为群众想到了,群众为之动容。这种鼓掌更让人难以忘怀,久久回味。有的领导讲话,从大一、二、三,再到小1、 2、3的排列,讲得听众昏昏欲睡,主持会的带头鼓掌,无疑是想唤醒听众,打起精神。这种掌声,真是剃头担子一头热,群众不可能热烈响应,也不会被这种掌声所打动。反过来说,听众昏昏欲睡,就是最好的评价。而那位主持人单调的掌声,倒好像是一种催眠曲。一般情况下,群众更乐于开短会、讲短话。有时开短会,讲短话,听众给以掌声,而且十分热烈。这种掌声,显示群众对这种短会、短话的赞赏,因为至少珍惜了听众宝贵的时间,从这层意义上说,这种掌声对领导的作风和风格是一种褒奖。当然,有些领导的讲话掌声多,讲话却不一定是最好的,相反,震撼心灵的讲话也许没有掌声。这些掌声的有无,是听众自由表达的表现。
有的人不想要掌声,听了掌声反而腼腆、不自在,但群众自发给掌声。我遇到这样两件事。一次,在篮球场上,突然出现一阵骚动,广播里喊出:“姚明到场观看篮球了!”接着,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响起。还有一次,开技术讲座会,领导讲话只是礼节性地鼓掌,技术讲座开始,大家熟识的专家还没有站起来,雷鸣般的掌声便不约而同响起。专家反倒不自在,双手合十连连致谢。细细品味这些掌声,不是出于礼貌或礼仪,而是给了他们心中的偶像和英雄,这种掌声是自愿的,发自内心,没有任何饰演。我们看一些文艺节目,有的演员,开场刚说一句话,就让观众“来一点掌声”,观众拍手了,免不了犯傻。也许这是演员的艺术,但掌声不能抢着要,在节目表演后,观众自发给掌声才是对艺术的肯定。掌声响于后比响于前更有情韵。我想,对这种掌声观众是会品出些滋味来的。
有的人要掌声,而得不到掌声;有的人不想要掌声,而得到了掌声。掌声可以因人指挥而拍出,但人心不能随掌声而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