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清至明介子推

2012-08-15 00:51李国强
支部建设 2012年18期
关键词:主公勤政寒食节

■李国强

至清至明介子推

■李国强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害死了太子申生(今曲沃县有太子滩)。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即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几个忠心耿耿的义士,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昏过去。介子推为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充饥。晋文公执政后,介子推却悄然归隐山林。晋文公对那些过去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时,唯独不见介子推。晋文公亲自去请,却见大门紧闭,原来介子推已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介休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山搜索,可始终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侧,大火起时介子推就会自己走出来。晋文公于是下令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熄灭时,众人上山一看,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柳树已被烧死了。晋文公顿足哭拜。在安葬遗体时,却发现介子推用脊梁堵着个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称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冷食。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此后若干年、若干朝代,不但在山西,而且在全国,寒食节甚至要比清明节重要得多,现在两者已合二为一了。此后,晋文公更加清明勤政,励精图治,德政泽及百姓,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介子推的故事发人深省。追随主公19年,颠沛流离,风餐露宿,食不果腹,却不离不弃,呕心辅佐,直至割股奉君;而文公执政后,他本可以邀功请赏,荣华富贵,却认为“忠”已尽、“孝”当头,两袖清风背着母亲归隐山林。途中,饥渴难耐,母亲劝他说:“与其如此穷苦不堪,还不如向君王求取一些封赏,日子兴许过得宽裕一些。”介之推说:“主上承受了多少心志磨难,才成为众望所归的明君,这并不是儿子之功。如果我像其他人一样贪功求赏,就是无知无德!”母亲说:“你的功劳这么大,又不求任何回报,把这样的志节告知晋国的人,又有何妨?”介之推说:“我既然一心想要归隐,哪里还需要再为自己表白什么?如果那样,还不是一心希求显达吗?”他的母亲感叹地说:“有你这样的儿子,是为人母亲最大的幸福。既然你要坚守美德善行,我就和你一起隐居吧。”介之推不贪利、不求名的高风亮节,由此可见一斑。在晋文公火烧绵山的三天三夜里,介子推都想了些什么呢?出来就是生和升,不出来就是死,而且是眼睁睁看着母亲和自己一起死。可是,他为什么选择了死呢?我想,他在烈焰浓烟的三天三夜里想了太多太多……最终,他选择了死——这样,晋文公才能感动,才能震撼,“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这样“主公”才能“常清明”,黎民百姓才能幸福康宁,文公才能成就春秋霸业,“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他的浩然正气,他的至“清”,他的至“明”,感天地,泣鬼神!他,得到了永生!

窃以为,“清”者是是非分明、不贪名利、两袖清风;“明”者是心怀天下、铁肩道义、光明磊落。“清明”,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追求。目前,全党正在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我认为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时时刻刻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做到了“清”,是否做到了“明”。不能苛求每个人都像介之推那样至“清”至“明”,但我们至少应该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

猜你喜欢
主公勤政寒食节
寒食节题墨竹图
“虚假勤政”应矫治
4月3日寒食节
做勤政廉洁的工会人
主公掉进茅坑
主公快跑
论公务员勤政建设的重要性
三国杀
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