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升华
——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视角下的分析

2012-08-15 00:50田旭明沈其新
理论导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凝聚力强国中华民族

田旭明,沈其新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410082)

文化强国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升华
——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视角下的分析

田旭明,沈其新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410082)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视角来看,民族凝聚力具有深刻的文化结构意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进一步增强找到了新的着力点。建设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完善的重要保障,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聚合力增强的内在诉求,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凝聚张力拓展的坚强支撑。

文化强国;中华民族;凝聚力;文化结构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维系当代中国稳定发展的内在力量,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是一项历久弥新的时代课题。2011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特别指出,在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我们党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有利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升华与可持续发展,对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为理论基点,对建设文化强国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升华问题略作论析。

一、民族凝聚力的文化结构意蕴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发展的内在力量。民族凝聚力发展与文化内在机制的发展和创新息息相关,文化内在机制的完善必将推动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众所周知,文化发展内在机制的完善主要取决于文化内部结构是否合理,而文化结构是否合理又取决于文化内部各个要素是否协调。文化内部要素越和谐,结构运转就越协调,其聚合而成的合力就越大越牢固,其生命力就越旺盛。因此,我们认为,民族凝聚力在深层次上属于文化的研究范畴。在现实中,民族凝聚力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实践,具有深刻的文化结构意蕴。为了更好地阐明这一点,笔者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角度来分析。

长期以来,关于民族凝聚力要素的构成,相关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和民族学理论视角出发,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民族凝聚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因素,语言因素,经济因素,民族文化与心理因素,民族关系因素,民族国家政治、军事和法律制度因素。这些要素及其交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民族凝聚力系统。在当代,随着近现代科技文化的进步,人类交往的日益密切,地理因素和语言因素在民族凝聚力构成中的作用和影响逐步减弱甚至消失。民族凝聚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文化结构论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契合性。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马克思曾经在批判蒲鲁东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时对文化整体构成进行了总体描述,他指出:“经济学家蒲鲁东先生非常明白,人们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制造呢绒、麻布和丝织品的。但是他不明白,这些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2]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制造呢绒、麻布等,属于物质文化;第二个层次是社会关系,属于制度文化;第三个层次是原理、观念等,属于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的那部分文化产品。制度文化是中介,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关系的文化产物。精神文化是更高的上层建筑,是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按照这一划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构成要素中的经济因素就隶属于物质文化,传统文化因素和共同的心理状态就隶属于精神文化,民族关系因素及民族国家政治、军事和法律制度因素就隶属于制度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还告诉我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整体。“物质文化中渗透着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为物质文化所决定,同时又以一定的精神文化观念作为存在的前提,并在其中凝结着、沉淀着精神文化的因素,而又反转过来给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巨大的影响。精神文化归根到底为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所决定,但又受到制度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并且反作用于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3]如此看来,民族凝聚力的三重构成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辩证统一关系。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关系,民族凝聚力才成为一个由多层、多侧面、多方位组成的有机的整体结构,而这个整体结构能否释放出最强的功能效应,关键取决于其三个要素的组合是否合理,是否与时俱进。只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和谐运转,并肩共行,民族凝聚力才能真正增强。因此,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的文化要素构成论可以看出,民族凝聚力是一种文化实践。

此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认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先进政治核心的领导。这个先进政治核心是各个文化要素稳定、和谐发展的支柱,我们称之为“核心支柱”。正如马克思在《革命的西班牙》一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只有在中央洪达的政权下,才有可能把保卫民族的迫切问题和任务的解决同西班牙的社会改造、民族精神的解放结合起来,不做到这一点,任何政治机构只要一同实际生活发生微小的抵触就必然垮台。”[4]因此,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必须团结在核心支柱的周围才能协调发展。具体到民族凝聚力实践中,亦即民族凝聚力构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要素必须紧紧围绕、团结、凝聚在核心支柱周围。如果没有核心支柱的引导和凝聚,民族凝聚力的基本要素便无从发展。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来看,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就是其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互动发展、协调发展、合理组合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凝聚力具有深刻的文化结构意蕴。任何一个民族要实现自身凝聚力的增强,就必须从文化着手。文化强,则民族凝聚力强。

二、建设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完善的重要保障

中华民族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从其精神纽带作用的强弱上直接反映出来。在考察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时,必须关注两大范畴:一是维系各民族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二是维系民族内部各社会阶级、阶层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精神纽带的第一个功能的衰退将会导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分裂,而精神纽带的第二个功能的弱化则会引起下层社会阶层的反抗。当前,民族分裂活动仍然存在,祖国统一还未完全实现,台湾问题仍然是祖国统一进程中的一个掣肘。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发展中利益矛盾、贫富差距、道德滑坡现象不容忽视,如果放任自流,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作用将无法保证。在这种背景下,建设文化强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建设文化强国,就是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民族振兴、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谐紧密结合起来,把文化觉醒付诸行动,自觉承担起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重担,以促进文化的全面发展来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促进社会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和谐以及国家和平统一。具体来说,在物质文化层面,充分认识到物质文化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生态经济。在制度文化层面,要加快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完善,保持社会稳定。在精神文化领域,全面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港澳文化、台湾文化隶属于中华文化大家庭,和大陆文化拥有着共同的源头,因此是中国大陆和港澳、台湾团结的凝聚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剔除糟粕部分,还要理性审视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吸取其符合人类文明精神主旨的文化成分。我们要通过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增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对中华文明的心理认同,从而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当代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民族的经济实力,保障民族政治的稳定,增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感召力,有利于民族关系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有利于保持社会内部各阶层和谐,促进社会稳定,这对完善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具有积极的价值牵引和动力支撑,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完善的重要保障。

三、建设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聚合力增强的内在诉求

聚合力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结构和内在层次。聚合力的形成源于民族凝聚力核心支柱与基本要素的组合。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组合越合理,其聚合而成的合力就越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支柱是中国共产党。基本要素从物质文化而言,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主要体现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环保科技成就;从制度文化而言,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主要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从精神文化而言,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体现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践证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聚合力的大小与强弱,取决于民族凝聚力内核构成中核心支柱与各基本要素是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合理调整,内核组合越合理,其聚合而成的合力就越大越巩固。

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认为,民族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要素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其中,物质文化是表层要素,是基础条件;制度文化是中层要素,是中介和调节点;精神文化是深层要素,是更高的上层建筑。民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核心支柱的引导和凝聚下协调发展,民族凝聚力的聚合力就会增强。回顾历史,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我们一直未能解决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中华民族凝聚力内核构成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大文化层次没能得到合理组合。改革开放以来,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再到“姓资姓社”的讨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最后到“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文明的确立;从反对个人崇拜,坚持民主和法治原则到“依法治国”的提出,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到“以德治国”,再到“以人为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构成的表层、中层和深层因素都实现了升华。这些升华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又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诉求,解决时代问题,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增强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聚合力。

当前,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当代中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不协调仍然存在。温家宝曾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是制度之母。一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为其提供指导和奠定基础。……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5]像近年来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物质文化内部的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子,像城市化进程中一些生态环境被破坏。此外,“当前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相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是明显滞后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的滞后性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6]在这种境遇下,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亦即有利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三大基本要素的协调发展。

建设文化强国,客观上要求在推动物质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保证我国制度文化方向正确,少走弯路,推动民主法制稳步、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制度文化调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的结合点作用;在推动精神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对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作用。这样,物质文化发挥了其基础性支撑作用,制度文化发挥了其调节保障作用,精神文化发挥了其激励感召作用,我国民族文化内的三大文化层次得到了协调发展,实现了合理组合,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聚合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四、建设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凝聚张力拓展的坚强支撑

中华民族凝聚力不仅包括内部聚合力,还包括凝聚张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综合国力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这种凝聚张力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与对外开放的结果。“背离了不同民族或不同类型的文化交流,任何民族文化将会衰退,民族影响力也会由此消失。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对外开放、对外交流的优良传统。辉煌的华夏文化圈就是在中华文明对外开放、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而形成的。”[7]如中国年、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兴办,北京奥运会被世界称赞为“无与伦比”,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信心”在全世界范围内传递,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凝聚张力的典型体现。

在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的凝聚张力主要依靠其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不仅包括国家经济实力,还包括国家政治、军事力量以及精神力量,也就是文化结构论中的物质力、制度力和精神力。综合国力就是这个民族国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最终融合而成的一种总的合力。诚如江泽民所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8]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各民族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我们不能止步于这些。一方面,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题,但是威胁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如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另一方面,“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不能忘记,不思进取的消极心理要坚决摒弃。我们要时刻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以文化为核心的国家实力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聚合而成的合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当代中国的综合国力,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张力得到充分拓展。

实践告诉我们,要增强当代中国的综合国力,就必须建设文化强国。而建设文化强国,就必须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在这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被确定为文化强国的必然路径。而从文化的发展规律来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会慢慢形成文化自强。因此,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是建设文化强国、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途径。文化自觉就是要对本民族文化有着客观的认识,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去除文化糟粕。与此同时,要审时度势,掌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体系中,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就是对本民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理念、价值主旨以及发展思路的肯定、坚信与自豪。文化自强就是在本民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在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文化之路,使全体中华儿女对其产生高度的礼敬与自豪。时代的发展将会证明,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文化强国的目标必然会早日实现,中国的综合国力将会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张力将会得到充分地拓展。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1-142.

[3]许苏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08-1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483.

[5]温家宝.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必须深化政治体制等改革.[EB/OL](2011-04-18).N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 t/2011-04/18/content_22381602.htm.

[6]沈其新,邓学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进一步增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7]沈其新,田旭明.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J].理论探讨,2010,(2).

[8]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1998,(19).

G12

A

1002-7408(2012)04-0077-03

2011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视域下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CX2011B149)。

田旭明(1984-),男,安徽潜山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凝聚力;沈其新(1950-),男,长沙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凝聚力。

[责任编辑:宇辉]

猜你喜欢
凝聚力强国中华民族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强国有我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