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研
哈尔滨秋林商场的面包、香肠、酒糖等一直是受人喜欢的食品,作为哈尔滨的著名品牌之一走向全国、名扬海外。走亲访友、来哈观光,人们总喜欢带上这些秋林产品,“秋林”两字也深深刻在哈尔滨人的心里。
秋林公司的创办人伊万·亚科夫列维奇·秋林出生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1857年开始了在俄罗斯远东的商业活动,1867年他和他的一些伙伴开办了秋林公司,并在俄罗斯远东的大部分城市开设分公司,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他在中国东北地区几个城市,包括哈尔滨、大连、营口等地也开了分公司。当时哈尔滨分公司设在香坊军政街(香政街)与草料街(香坊大街)交叉处,1900年5月14日开业,称秋林洋行。1902年,秋林洋行由香坊迁到秦家岗(南岗)新商务街(奋斗路)的临时房营业。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哈尔滨成为俄军驻扎地,军用及生活用品需求量激增,助长了秋林洋行的经营,洋行大兴土木,动工修筑洋行主楼,1908年9月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十月革命以前,给秋林公司供货的公司和企业,包括俄国和外国的超过500家,秋林公司一年的贸易额达到3千5百万金卢布,这在当时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除了各种商业活动,秋林公司也从事工业方面的活动。公司在俄国远东好几个城市都开有自己的工厂,从事各种加工业。那个时候,秋林公司是整个中东铁路的最大、最主要的供货商。俄国的内战曾使哈尔滨秋林公司的生意一度衰退。1923年公司业务注入了一些备用资金,恢复了同美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工业中心500多家厂商的业务关系,符合中国居民生活需求的高质量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到秋林。同时加强了工业企业的经营,使经营结构逐渐从消费资料扩展到生产资料,形成了以商业为主,兼办工业,前店后厂的特色。在秋林,顾客不但可以买到所需要的东西,而且可以作为交际场所与自己的同事、朋友、或者陌生人会见,跟他们交流各种信息,秋林公司对哈尔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曾起到过很大作用。
1929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与外国定有期货合同的秋林洋行遭受严重损失,流动资金拮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济收入一落千丈,债台高筑,1937年,为抵债,由英国汇丰银行接收,成为英商企业,称秋林股份有限公司,但其经营则由插手其中的日本人主持,并依照伪满洲国的公司法,改称秋林株式会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苏联外贸部接收了在中国的秋林公司。接收后,重建了商业、工业和进出口贸易机构,并在长春、沈阳、大连、吉林、佳木斯、齐齐哈尔、满洲里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和百货店,总公司和重点企业设在哈尔滨,在哈企业有:百货店3家、批发部1家、外文书店1家、肉类商店2家,另有机器维修、汽车修配、酿酒、肉制品加工、面包、点心糖果、肥皂、油漆、皮鞋、制冰、木材加工等工厂以及养牛场、养猪场、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和运输队共32家独立核算企业。这期间,公司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要业务,输出东北的农副产品,输入苏联的工业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关闭了一些无继续经营前途的企业,收缩了分支机构。
1953年10月,苏联政府将秋林公司有偿移交给中国,10月25日,中国国营秋林公司正式成立,总公司设在哈尔滨,沈阳、大连、满洲里等地设立分公司。首任经理管逸民,接收职工714名,其中,外国人594名,中国人120名,营业面积2600平方米。秋林公司在经营管理上一直比较有特色,经营上以文明经商为指导思想;管理上以经济核算制为原则,实行全面的经济计划管理,建有健全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监督制度和稽核检查制度;劳动组织上因事设职,分工细致,专业性强;在待遇上实行职务工资制,以鼓励进取,鼓励钻研业务,提倡终身职业观和以店为家的思想;商品、财产管理上有严格的盘点、清查制度。秋林公司的文明经商和经济核算制为企业所独具,成为“秋林精神”的核心,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曾在商业系统中进行过广泛推广,1957年经国家商业部批准,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曾出版秋林公司经营管理经验丛书《中国国营秋林公司经营管理经验》1套3册,全国发行。
1955年初和1958年初,满洲里、沈阳、大连分公司分别交当地经营;1958年,精减了总公司的行政机构,与南岗百货店归并为一体,改称秋林公司;秋林公司商办工业产品的质量、声誉、产值在同行业中均占领先地位。珍珠牌伏特加酒,是1960年以前国务院接待外宾指定常年供应的品种,白兰地酒、草莓果糖酱是出口换汇的热销品种。秋林公司商办工业产品,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大圆面包、大虾糖、酒糖、西装等部分品种成为哈尔滨市的独特产品。1966年3月,道里百货店移交给哈尔滨市百货公司。“文化大革命”期间,秋林公司更名为“松花江商店”,1984年又恢复了原名。2004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后,秋林公司完成改制。第一大股东温州人创办的黑龙江奔马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店内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总营业面积扩大至3万余平方米,并采取与厂家合作的经营方式,吸引了800余家厂商入驻公司。
继1908年秋林商场大楼竣工之后,1910、1915年先后两次沿建筑两翼扩建;1927年,第三次扩建成环绕大直街、奋斗路及阿什河街长达173米的大型商场;1978年11月秋林商场大楼第四次扩建,由二层扩建为四层,完全保持了老建筑原有的风格,包括圆顶;1984年11月秋林商场大楼进行纵深扩建,如今秋林公司已经成为规模庞大的现代化综合商场。尽管几经扩建,秋林依然保持了原有的风貌。秋林商场大楼建筑的平面布局比较简洁,主入口设在大直街与奋斗路的转角处,两翼部分各有两个次要入口。与主入口相对的是主楼梯,楼梯栏杆是充满“新艺术”曲线的铸铁栏杆,生动而活泼。建筑地面部分用作营业厅,地下室一部分用作葡萄酒酿造及储存间,另一部分用作食品储藏库。扩建之后,地下增加二层营业厅。秋林商场大楼建筑立面造型更为精彩,集合了多种风格的特点,反映出较强的巴洛克特征的折衷主义风格。站在大直街上观赏秋林公司,你首先会被其舒展的形体、精美的穹顶所吸引。二翼相交于多边形的转角,转角顶部冠以隆起于多边形鼓座之上的俄式战盔形穹顶,呈闪耀的银灰色。穹顶形态优美饱满,顶部以小半球体作为结束,整个穹顶成为建筑的构图中心。建筑的墙面带有古典主义“竖三段”的特征。建筑底层环以突出的挑檐;上面三层做贯通的壁柱,呈明显的竖向构图,每二个窄长的矩形窗作为一组,每组之间以略凸的壁柱间隔,壁柱顶端以精致的双托檐石作为结束,立面产生很强的韵律感,和谐而统一。而每组的两个窄长窗之间又以小巧的短壁柱式窗间墙间隔,饰以模仿自然界植物主题的浅浮雕,优雅而生动。
从哈尔滨博物馆广场望去东大直街上高楼林立,但都无法掩饰秋林商场那暗绿色的百年不变的优雅丰姿,人们仍然可以从商场林立的大直街上一眼将它辨认出来。哈尔滨人喜欢逛秋林商场,不一定是为购物,有时只是去看看,就当他是个老朋友,让人惦记,让人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