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辉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 200240)
招魂葬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居民的丧葬风俗,是以死者生前所熟悉的衣冠、服饰、归而葬之。古代社会的招魂葬在现代社会的落后地区或者保留前代习俗浓厚的地区依然以不同形式地存在着。因此,对古代招魂习俗的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前人关于唐代招魂习俗的论文、论著多散落于断代风俗史的描述,究其存在的历史价值仍有深入考证的空间。
招魂葬并非丧葬礼俗的主流,但是它却因袭千载万代。我国古代社会存在的招魂习俗不但反映了古人对生、死现象的理解,“使人持衣而复,欲魂之识之而返也”;[1](P1129)。同时也反映了古人们的鬼魂观,希望人死而复生的观念,“求诸鬼神之道也,”[2](p2247)。唐代招魂葬是由周礼而来,又在周礼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周礼》规定的招魂的对象是士大夫阶层,而唐代演绎、发展到了皇室和民间均可举行招魂,而且招魂仪式也可因人而异。招魂葬在唐代较其他朝代更为普遍,也是唐代墓葬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反映了唐人社会的丧葬习俗,唐人社会的鬼魂观,也折射出唐代的社会现实,但学界有关唐代招魂礼俗并未有深入研究。经笔者深入考证,现存唐代史料中有籍可查的招魂葬共有以下16个。
在这些实例中,11个来自于墓志铭,5个来自正史记载。11个墓志铭分别是吉氏[3](p468)(实例1)、王寶[3](p 1031)(实例 2)、李氏[4](p 1849)(实例 3)、武公[4](p 1934)(实例 4)、李氏[5](p 199)(实例5)、郭君[5](p 327)(实例 6)、冯君[5](p 517)(实例 7)、崔君[5](p 679)(实例 8)、高氏[5](p 721)(实例 9)、李氏[5](p 741)(实例 10)、张君[5](p 1003)(实例 11)。正史记载的有 5例。分别是和思皇后赵氏[6](卷51,p2171)(实例12)、肃明顺圣皇后刘氏[6](卷51,p2176)(实例13)、昭成顺圣皇后窦氏[6](卷51,p 2176)(实例 14)、永安王孝基[6](卷 60,p 2339)(实例 15)、杨绍宗妻王氏之父[6](卷 193,p 5144)(实例 16)。
从上表中所提到的招魂葬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一些信息:正常死亡的有四例;非正常死亡的多达十二例,占整个招魂葬的百分之七十五。就实行招魂葬者的身份背景而言,具有平民身份的招魂葬例为四例;出自官僚之家招魂葬的有八例,皇室成员的招魂葬占四例。招魂葬中亡者男女比例为1/1。有具体招魂仪式的有七例,占百分之四十五。
有关唐代招魂葬的礼俗,史书上记载不详,不过我们仍可以从中窥知一斑。除了《唐代招魂实例表》中招魂仪式的记载非常笼统的实例11,即“清河郡张俯君夫人武威郡石氏墓志铭 清河张怀清,自元和中,因王事從邊,沉殇矢石。……奈何夫人不保甘膳,忽染沉疾……备周礼于阡陌,招俯君之遗魂,同处窀穸,冀其永安”[5](p1003)外,其它七例的记载就相对略详许多。总的来讲,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唐代因合葬等而进行的招魂葬方式有如下几种。
第一,可竖立死者生前形象进行招魂。见实例3、实例10、实例16。……束茅像形,號诉申论,谨招先妣之魂,合葬事终之礼。[4](p1849)……是以束茅像形,號诉申论,谨招先妣之魂合葬。[5](p741)王乃收所生及继母尸柩,并立父形像,招魂迁葬讫,庐于墓侧,陪其祖父母及父母坟。[6](卷193,p 05144)
第二,可用对方生前衣服或者夫妻一方衣服进行招魂。见实例4、实例12。……即以其年七月一日丰夫人之裳帷,招府君之魂,合袱于江阳县嘉宁乡五乍村之平原礼也。[4](p1934)
……追谥后为和思,莫知瘗所,行招魂祔葬之礼。……以皇后祎衣于陵所寝宫招魂,置衣于魂舆,……覆以夷衾而祔葬焉。[6](卷51,p2171)此外,唐代笔记小说中有拔茅招魂的记载。唐黄寇奔冲,……俾拔茅为抱致于箱笥之中,庶以魂识依止。……[7](卷12,p264)
据此推测,拔茅招魂的习俗在唐代民间社会应该非常普遍。
第三,“启藤室而招魂”的招魂葬礼。见实例5。夫人煒淑姿,以咸亨年十一月十六病逝。“长子秦州口羌县令庆道等日穷先远,哀缠罔极,启藤室而招魂,列原阡而永厝。”[5](p199)唐诗中也有启室招魂的诗句。薛能的《嘉陵驿》:“尽室可招魂,蛮馀出蜀门。”[8](卷560,p6499)
第四,绕坟招魂的习俗。“入云遥便哭,山友隔今生。绕墓招魂魄,镌岩记姓名。犬因无主善,鹤为见人鸣。长说能尸解,多应别路行。”[8](卷384,p4311)
第五,酒可用于招魂。“又闻招魂有美酒,为我浇酒祝东流。殇为魂兮,可以归还故乡些;沙场地无人兮,尔独不可以久留。”[8](卷282,p3211)白居易的《劝酒十四首》中所提到的醆,也是招魂仪式中所用的酒:“何处难忘酒,逐臣归故园。赦书逢驿骑,贺客出都门。半面瘴烟色,满衫乡泪痕。此时无一醆,何物可招魂。”[8](卷 450,p 5080)
第六,吟唱招魂。“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8](卷394,p4437)唐代招魂仪式上的吟唱、以衣招魂是由《周礼》而来。《礼记·丧大计》中有“复者”(主持招魂葬的司仪)要“三号”。号即长声喊叫。三号者,一号于上,翼神在天而来;一号于下,翼神在地而来;一号于中,翼神在天地之间而来也。三号辄云:“皋某复矣!”皋,长声也。[1](卷43,p1133)
第七,以诗招魂。唐代文献中也有以诗招魂的记载。“翔鸾阙底谢皇恩,缨上沧浪旧水痕。疏傅挥金忽相忆,远擎长句与招魂”。[8](卷365,p4125)而杜甫的《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长笛谁能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8](卷223,p2382),则是以诗招魂的明证。
不管是以衣招魂或是以诗招魂,这些方式均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哀思情怀。
关于唐代招魂葬盛行的原因,有关学者进行了相关考证。朱松林认为是由于当时流行的“归葬”和“合葬”习俗、不断地战乱、以及异地任官制度所造成的。[8]笔者认为唐代社会招魂葬之所以盛行有着下述的观念、政治和社会等因素。
唐代人们思想意识中的鬼魂观强烈。这种观念认为,死于非正常死亡的人如果不对其进行安葬就会变成厉鬼,会危害正常人的生活。即“且强死为厉,有所归则不为灾”。[9](卷203,p5775)唐代民间多有厉鬼传闻的发生。唐建中二年,江淮一带有厉鬼自湖南来的传闻。居民恐惧,多聚居,夜烈火不敢寐,持弓刀以备。每鬼入一家,万家击板及铜器为声,声振天地。人有狂慑而死者。即使当地官府出动平复仍然不能平息百姓中的这种恐惧气氛[10](卷339,p2689)。云朔之间曾发生的瘟疫,当地人认为是厉鬼所为,“有厉鬼在君邑中。故邑人多病”[12](卷307,p2431)。唐人往往会在小说中反映这种观念,如《太平广记》卷 129张景先婢[12](卷129,p916)、《太平广记》卷129李训妾[12](卷129,p917)。唐人对付厉鬼的办法之一就是招术士禳之。内臣鲁思郾十七岁的女儿曾被厉鬼缠身,其家多方以禳之,皆不可。其女后嫁褚氏,厉愈甚,旦夕惊悸,以至于卒[12](卷130,p923)。唐代宰相李林甫也曾招术士为自己驱除厉鬼[12](卷335,p2659)。
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为了平复死者的亡魂,生者为其进行招魂安葬的行为就更能让后人理解。
在平复政局的社会背景下,皇室借助招魂处理政治问题、稳定民心。招魂葬在唐代社会招魂葬实例表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在唐代皇室成员中实行招魂葬者均为女性成员。她们分别是中宗和思皇后赵氏、睿宗肃明顺圣皇后刘氏、睿宗昭成顺圣皇后窦氏。这三位皇室女性均是死于非命:中宗和思皇后赵氏是幽禁而死[6](卷51,p2171),睿宗肃明顺圣皇后刘氏[6](卷51,p2176)、睿宗昭成顺圣皇后窦氏[6](卷51,p2176)则是被人诛杀,都是唐代皇室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唐代中期,政治局势稳定后,肃宗对因诬被诛杀的一些皇室成员进行了平反,并对他们实行招魂葬。从现在来看,这一时期为皇室成员进行的招魂葬颇具政治意味。从单纯的政治角度来看,肃宗的平反首先表达了唐代中期政治的清明和稳定;另外,笔者认为这一时期的招魂具有稳定后宫情绪、安抚社会民心的倾向。众所周知,武则天在政治斗争中,以极其残忍的手段诛杀了阻挡她前行的两人:王皇后、萧良娣之后,多次在宫中见两人披头散发前来寻仇,即使祷以巫祝也无甚效果。在社会舆论和自身的压力之下,武则天移居东都[6](卷51,p2170)。历经残酷的政治斗争后,唐代社会趋向安定,如何妥善安抚死于冤屈的死者就成为统治者稳定民心的政治图谋。政治稳定后唐代皇室对冤死于政治斗争中者的安抚不仅具有拨乱反正,以证清明的功效;而且,它反映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鬼魂之说的禁忌和顾虑。
唐代的招魂葬多为死于非命之人举行,民间社会为战死疆场的阵亡将士举行的招魂葬就更屡见不鲜了。《旧唐书》有载,武德二年,永安王孝基在平叛夏县人吕崇茂的战争中,王师败绩,孝基与唐俭等皆没于贼。后谋归国,为武周所害,高祖为之发哀,废朝三日,赐其家帛千匹。贼平,购其尸不得,招魂而葬之,赠左卫大将军,谥曰壮[6](卷60,p2339)。这是正史记载中对阵亡将士的安抚之策。唐代叛臣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于至德二年谋杀后,史思明也曾以礼招魂葬禄山[11](p111)。唐代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安,死于战争的亡魂屡见不鲜,唐代诗人的笔下对招魂葬有很多描述。比如贯休的《出赛曲》就描述了一个即将出征的将士面临生死的心态。“功高宁在我,阵没与招魂。”[12](卷18,p187)杜甫的《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8](卷225,p2414)、刘长卿的《感怀》[8](卷151,p1572)等,都描述了诗人为战争中牺牲生命的孤魂野鬼而叹发的唏嘘之情。
除了官方出面招魂阵亡沙场的将士之外,唐代普通百姓之家也多为战死疆场的家庭成员举行招魂葬。“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8](卷382,p4279)
除此之外,唐代民间还有为死于外地的家庭成员举行招魂葬的习俗。王建曾为送阿史那将军安西迎旧使灵榇之事,做诗一首。“汉家都护边头没,旧将麻衣万里迎。阴地背行山下火,风天错到碛西城。单于送葬还垂泪,部曲招魂亦道名。却入杜陵秋巷里,路人来去读铭旌。”[8](卷300,p3411页)
招魂葬的发生多因政局不稳,唐代社会的招魂葬多发生于唐代社会前期和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唐代中央政权不稳,地方多战乱,战争或者灾荒造成许多普通老百姓和将士的非正常死亡。由远古流传下来的灵魂观在唐人思想意识深处依然留有深刻的烙印,在这种心理之下,为了寻求生活的安静,或者告慰失去亲属的伤痛,对待这种孤魂野鬼,要招魂以葬,以平息怨恨之气、慰籍自我。因此,造成唐代社会民风盛行的招魂葬。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完全可以解释唐代社会盛行的招魂葬现象。
[1][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唐代墓志汇编(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后晋]刘眗.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2.
[8]朱松林.试述中古时期的招魂葬俗[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
[9][宋]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1][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2]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