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秋生
6 月18 日,G20 峰会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开幕。 主办方为方便各国领导人合影, 把各国国旗贴在地板上标示领导人的位置。合影结束后, 唯有胡锦涛主席弯腰把中国国旗贴纸捡起, 细心地收了起来, 从而避免国旗被人踩踏。这一举动引起热议,感动亿万网友。这一幕在历史上定格,成为永恒。
爱护国旗, 这应当说是一个公民的基本常识。 问题是很多人在实际生活中做不到这一点,或者说做得不这么细心, 而胡锦涛主席这样做了,所以令人感动。这对于他个人来说,是十分自然的,这种“习惯成自然”来源于他对祖国深沉的爱。
爱国不是一句漂亮的口号,需要具体行动体现。 为国捐躯是爱国,科研创新是爱国,吟诗绘画可以爱国, 清扫马路也可以是爱国,但爱国旗是起码的底线。过去有江姐的绣红旗。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渣滓洞集中营时, 江姐与难友们满怀深情地绣红旗。建国后有张宁的护国旗。1995 年5 月21 日下午, 世界第四届苏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任。国家、国旗是人民的、大众的,不是哪一个人、哪一级领导者的,更不是哪一个贪官污吏的。况且,看党风、看社会风气、看改革开放要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
退一万步讲, 即使在黑暗的旧中国, 无数志士仁人还是那么深情地挚爱着祖国。 上个世纪30年代,有人称鲁迅是“中国的高尔基”,他马上回答说,“我是中国人鲁迅”。 “九一八”事变后,正在比利时留学的我国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在车上被几个比利时人认出是中国人,粗暴无礼地叫他让座,童第周为维护中国人的尊严,与他们针锋相对, 有人污辱性地对他拍照, 他大声说:“照吧! 请写上:我是中国人。”抗战期间,爱国将领吉鸿昌在国外受到歧视,他干脆在小木牌上写上:“我是中国人”,佩戴在胸前。 每当忆起这些历史镜头,人们都会激情满怀。
一个爱国的民族才是大有希望的民族。在某种意义上,爱国精神也是一种生产力, 而且是一种强大的生产力。我国GDP 已经跃居世界第二, 但一些人的爱国精神却不如过去,这值得我们警惕。
胡锦涛主席弯腰捡国旗引起网友热议, 说明大多数国人内心深处挚爱着祖国, 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 在全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让“我的中国心” 更加坚定赤诚。 在瑞士洛桑梅里体育馆进行,印尼队一副领队因输球给中国队,竟气急败坏地把中国国旗撕毁后踏在脚下。正在场内采访的《深圳晚报》 女记者张宁为护旗与暴徒展开殊死搏斗,血洒赛场,在历史上留下感人一幕。 最近的胡锦涛主席捡国旗同样激动人心, 燃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 过去当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冉冉升起时,同胞们会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即使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国旗的感情还是不一般。 但时至今日, 有相当一部分人看到我国运动健儿在国际运动会上获得金牌,奏国歌、升国旗时,已变得有些麻木, 失去神圣感, 不再动感情。更有甚者为了利润,居然在国旗制作中偷工减料, 这完全是对国旗、国家尊严的亵渎。表面看起来是对国旗的态度, 实际上反映了爱国精神的弱化。
有人说,“现在党风社会风气不好, 自己在改革中生活遇到了困难,想爱国爱不起来,爱国旗没那份闲情”。 这种认识太过狭隘。国旗是国家的标志,主权的象征,爱国旗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