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外交:作用、问题与任务

2012-08-15 00:55王润斌张胜军
公共外交季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外交体育

王润斌 张胜军

王润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外交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张胜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国的体育外交活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效果突出、影响深远,特别是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成为体育外交历史中的一段佳话。近年来,以北京奥运会为标志,中国的体育外交进入到新的层次与境界,体育外交活动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展现新的形式、凸显新的功能,为服务于国家整体的外交战略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中国体育外交活动的特点与作用

通过大型体育事件进行外交活动

北京奥运会为体育外交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参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各国政要共计106名,其中81名系元首级领导人,包括总统、总理、国王和王储等,合计有80多国领袖赴会,是历届之最。胡锦涛先后与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理普京、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等多国政要,分别进行70多场首脑外交,取得丰硕成果。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为伟大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大国风范写下了绝佳的注脚。法国总统萨科齐甚至表示:“显而易见,拥有灿烂文明和勤劳人民的中国,将有能力为一个和平与发展的世界的崛起作出决定性的贡献。”

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后,广大民众也发挥了重要的外交使者作用。一方面,通过宣传、展览、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宣传北京奥运会,展示“新北京、新奥运”的风采;另一方面,热情地邀请世界各国民众亲自体验一个充满活力、民主开放和富有人性的中国,从而让国际社会了解真实的中国,争取其最大认同和支持。曾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的陈昊苏曾言:“就像那些拉拉队员一样,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外交家。民众是奥运会期间重要的外交力量,帮助树立中国形象。”此外,中国政府和民众在对奥运会火炬接力中出现的不和谐事件的危机处理能力,应对部分反华排华势力借人权、环保营造不利舆论的媒体公关与媒体外交能力,都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公共外交的实力与水准。

塑造体育明星的外交使者新形象

2001年在中国香港举行的《财富》全球论坛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发表演讲时曾说:“我从来没有想到,中国对美国的最大一宗出口,是一个7英尺1英寸(2.14米)高、抱着篮球的小伙子。”如果说克林顿所描述的王治郅凸显了中美体育交往进程中民间外交使者的重要性,那么姚明则将体育明星的民间外交使节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法国《回声报》副主编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写道:“这位来自上海的年轻人在美国已经成了中国整体形象的代表。他用自己的活力、自信、富有、集体精神和微笑赢得了公众的赞赏,几年之内,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民族象征。”

曾几何时,在外国人眼中,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体育选手是举国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金牌机器,他们唯锦标主义为上、视国家利益为尊,但却了无生气、缺乏活力。然而,姚明的出现不仅颠覆了这种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而且彰显出整个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在NBA的九个赛季里,他不仅在球场上成为当今世界篮坛最佳中锋之一,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在球场外这位巨人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篮球领域,他用勤奋、优雅、谦逊、幽默、睿智和无私的人格魅力,为西方人重新审视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树立了中国人的新形象。此外,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布鲁克·拉尔默坚信:姚明和王治郅的NBA之路,能够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绝妙隐喻。走出国门去往NBA,姚明并非第一人,也绝非最后一个,但要实现从一个封闭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跨越,无论是姚明还是王治郅,都需要巨大的生活勇气和过人的生存智慧,这同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所展示的外交能力惊人相似。“公共外交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与信任感的增强,而文化和体育交流活动恰恰体现了作为公共外交内核的互相合作与互相尊重的精神”,这或许就是中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善于培养和塑造“穿着运动衣的外交家”的原因所在。

领导人适时展现体育情怀与才华

2008年5月6日,胡锦涛主席应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邀请,开始了访问日本的“暖春之旅”。期间,胡主席在早稻田大学访问时饶有兴致地与中日青年切磋乒乓球艺。胡主席与日本名将“瓷娃娃”福原爱和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王楠的对阵十分精彩,主席高超的球艺引得观众阵阵叫好。一直在旁边观战的福田康夫首相,在球赛结束后说:“现在我知道我没有参与是对的,主席阁下打得是非常有战略性的。今天您打得非常精彩。我看到您的水平之高。”一场有趣的友谊赛为两国绵延50多年的“乒乓外交”再添一段佳话,也为一度紧张的中日关系增添了润滑剂,特别是日本首相对胡主席乒乓球技艺的称赞别有一番意味,它彰显着国家之间在能力、气度、风范之间微妙的差距。

无独有偶,温家宝总理对晨练的喜爱和坚持在国际外交界树立了一段段令人称道的“晨练外交”的佳话。2009年1月底,温家宝总理开启欧洲之旅,他在柏林见华侨时,说起自己晨练的习惯:“坚持这样的习惯,体现的就是中国人的一种精神。”2月1日,天还未亮,他就早起在伦敦海德公园晨跑。《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闾丘露薇写道:“这位67岁的中国总理看上去敏捷、精力充沛。他竖起食指,直视采访者的眼睛:‘我会以开放与真实的态度接受你的采访’”。2007年与2010年,两次在韩国访问的中国总理温家宝都来到首尔汉江市民公园晨练,与在这里锻炼的民众亲切交谈。温总理告诉身边的人:“这些小事,也是大事,能够做就做,做了就有影响……这就是外交!”透过总理的话语不难看出,体育因亲和力、无距离、无隔阂性所带来的外交优势展示了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展示了中外人民之间朴实的友谊、更展示了国家外交之间充满弹性、活力的空间是如此巨大。

坚持与拓展体育对外援助工作

援外体育工作是为了配合新中国的整体外交工作应运而生的一项事业。体育对外援助是以体育为手段所进行的对外援助,其形式包括硬件(资金、体育器材、体育设施)援助和软件(教练员、体育专家、裁判员、医生、竞赛组织管理人员、体育科研信息)援助。对外体育援助工作也在外交领域发挥了独特而积极的作用,彰显了体育外交独特的魅力。中国体育的民间大使赢得了受援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敬,赢得了充分的人心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援外体育工作的光荣历程,也推进了中国与世界体育的共同进步和繁荣,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为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关心这项工作。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等同志在外访期间都曾亲切接见我援外教练员,鼓励他们勤奋工作,为国争光,为受援国多作贡献。近年来,我国对外的体育援助工作依然得到坚持,截止到2009年,中国已经为50多个发展中国家援建了70多个体育场馆设施及附属设施,2009年当年,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687个各类公共设施项目,其中包括肯尼亚国际体育中心、斐济多功能体育馆、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等诸多大型体育设施,难怪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说过:“中国建设的最好的体育场不在中国,而在非洲”。截止到2010年,应世界各国的邀请,中国共向世界上124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38个体育项目的体育教练人员,共计2600多人次。在当年的广州亚运会上,活跃在赛场上的中国援外教练有将近20位,主要集中在跳水、乒乓球、武术等中国优势体育项目领域。

中国体育外交面临的问题与任务

体育外交的作用和功能有待发掘

历史证明,作为传统外交的有益补充,体育外交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经常能发挥其他外交方式无法起到的作用。中国政府及领导人早已认识到体育在外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有意识地加以利用,为中国的对外政策服务。多年来,体育外交对中国对外关系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然而,在民间外交和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中,对体育外交的关注稍显不足。在实践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民间外交团体中还缺少体育部门的代表人物与机构设置,民间外交的实践操作中还缺少对体育外交的必要涵括,如在归纳民间外交活动构成时,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对体育外交活动没有提及。在理论界,对体育外交是否属于民间外交或公共外交的定位问题还存在争议(编者注:由政府策划、出资的和由非政府组织策划、出资的对外国的体育交流都属于公共外交的范畴,民间外交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称体育外交为民间外交也是正确的。)例如:该如何看待对外体育援助中有官方行为的参与?对体育外交功能与作用的挖掘还有待深入,例如:“体育非政治化”的观念还根深蒂固,对中国的体育援助工作还存在一定误解,只看到了国内局部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从中国的外交战略大局审视其重要意义;对体育外交与其他形式民间外交的比较研究还尚属空白。

主动灵活的外交观念与策略亟需建立

从近年国际体育交往的实践看,我国在很多国际组织中缺乏可信赖的朋友。“有的部门只是在有求于人时才‘突击’做工作,功利主义现象比较严重。”2008年8月21日,刘翔在竞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时竟然落败于名不见经传的韩国跆拳道选手文大成的教训表明,我们尚缺乏进行外交斡旋、拉票的意识与观念,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尚需做更加扎实和细致的工作。

国内体育界还缺乏利用涉外体育活动开展外交的观念,从而难以赢得国际体育组织与社会的支持。一些部门和个人平时出访单纯是参加比赛或会议,不注意做相关调研和友好工作,不重视或不善于利用多边国际活动的机会。也有的部门在国际体育博弈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和团结朋友。

争取国际体育组织话语权任重道远

中国的对外体育交流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作用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体育外交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1984年,中国参加的国际体育组织达到54个,2001年初,中国已经是100多个国际体育组织的成员。目前,我国共有200多人在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等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300多个不同职务,在国际体育组织中日益发挥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的人员仍然很少,特别是在国际体育组织高层、决策层中任职的人数更加有限,在28个奥运会项目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中,我国仅有30多人在10多个单项体育组织中任职。在任人员年龄老化,55岁以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国际奥委会、国际田联、国际排联、国际泳联和亚奥理事会等重要组织中的执委均已经或行将退居二线。此外,国际体育管理人才匮乏,后备力量不足,青黄不接现象也十分严重。总之,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的状况与我国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极不相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体育外交发挥更大的作用。

体育外交的国际舆论环境有待改善

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在增加,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未减,并在国际上肆意散布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国际体育活动作为国际社会重视和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西方敌对势力较易寻求渗透突破的途径之一。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并未根本改变自身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和舆论环境。在少数戴着有色眼镜的外媒眼中,中国在国际体育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仅仅得益于“陈旧的”举国体制,甚至是依赖于兴奋剂的帮助。在少数敌对势力眼中,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对国际社会的体育援助等一系列民间外交活动是“中国霸权”的外露和实行“新殖民主义”的重要行为。

可以预见,北京奥运会后的很长时期内,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主题,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继续存在,体育外交将继续起到国家形象代言人的作用,日渐成为促进国际关系发展中不可低估的民间力量。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将不断巩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继续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同各种国际体育组织和机构的合作得到加强,多边体育外交也将随之活跃,体育外交的成效将更加显著。

猜你喜欢
外交体育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别开生面的“舌尖外交”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2016年最佳体育照片
我们的“体育梦”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外交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