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万通
今天的公共外交是新中国初期“人民外交”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公共外交逐渐成为一项全民的事业。如何开展全民公共外交事业?作者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四项建议:制定《全民公共外交条例》;继续发挥人民政协在推进公共外交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公共外交体系建设;学术理论界,尤其是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界要加大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体育运动与公共外交可以说是血脉相连、一体两面。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就是主办方和参与者共同构筑的公共外交活动,而且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公共外交形式之一。从奥运会和其他国际性体育赛事中,我们看到,某国的优势运动项目往往都是在该国拥有广泛民众基础的项目,例如中国的乒羽、牙买加的短跑、美国的篮球。公共外交的成功逻辑应当也是这样,某类公共外交活动要在国际社会中取得成效、实现预期目标,必须在国内拥有较为广泛的民众基础。
所以,我要阐述这样一个观点:公共外交是一项全民的事业。体育运动既有职业运动员参加,在竞技体育中争夺奖牌;又有普通民众参与,通过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体质。在公共外交事业中,既有职业外交官参加,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也需要全体民众的参与,展现和维护国家形象。
新中国初期的“人民外交”是公共外交的中国传统和特色,从那时起公共外交就展现出作为全民事业的特点。通过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促进和推动官方之间建立外交关系与互信合作。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人民外交”没有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日益深化的今天,公共外交作为一项全民的事业,正是“人民外交”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
此外,从欧美国家的公共外交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和趋势看,公共外交也逐渐成为一项全民的事业。
一是随着互联网在民意表达、信息传播以及改变人类日常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地位的巩固,互联网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公共外交新的手段和工具。美国政府专门制定了网络外交战略,健全了由一系列机构组成的网络外交体系,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相互呼应和配合,甚至给一些国家施压乃至颠覆他国政权。
二是普通民众不仅是公共外交的重点受众,而且已成为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各国首脑外交中面向外国民众的公共外交活动日益增多,许多国家的驻外使领馆纷纷运用微博、博客、播客等网络手段开展公共外交,直接与外国民众交流。正如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所展示的,公共外交日益重视个体生活层面的展示,通过形象的语言和幽默的表演,展示国家及民族个性化的形象。普通民众已成为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
三是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在欧盟,公共外交主要是在各成员国之间进行,地方政府、城市扮演着越来越主要的角色,国家或中央政府隐形化发挥幕后作用;在环境保护、人权、少数族裔权益、非传统安全等领域,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影响各国政府外交的重要力量。
2010年,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公共外交国际论坛上曾提到,公共外交正转变为全社会的共识。今天,这个全社会的共识正在成为全民的事业。
当前,在我国公共外交领域,人民政协发挥着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人民政协公共外交已成为我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汇集了我国的政治精英和社会精英,这些精英是全民的一份子,他们在公共外交事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来,这种优势正在不断地发挥出来。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在赵启正主任的倡导和带领下,坚持把推动公共外交作为工作主线之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例如,主办《公共外交季刊》,该刊已成为我国公共外交研究者与实践者交流思想和经验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期刊;推动地方政协成立公共外交协会,目前已有上海、天津、广东、温州四地成立,还有几地正在筹备中;支持“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使其成为中国公共外交实践者、管理者、研究者和传播者相互交流经验,启发思想和智慧的平台。
从全民的角度来推动公共外交,我想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动员全民,提升我国民众的公共外交意识和能力。如同《全民健身条例》,中央政府可制定《全民公共外交条例》,各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逐渐形成一个职业外交官引导、社会精英示范、不同层次民众共同参与的中国公共外交人力资源体系。此种举措不仅意在公共外交,甚至有可能成为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一种途径。
第二,继续发挥人民政协在推进公共外交中的重要作用,使人民政协公共外交成为我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特色。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级政协委员个人知名度高和影响力大的优势,运用个人魅力为地方、城市公共外交和国家公共外交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各专门委员会应把公共外交作为工作内容之一。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要保持开展公共外交工作的连续性,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条线,办好《公共外交季刊》,支持察哈尔学会及类似机构,支持地方公共外交协会等民间组织,在推动我国公共外交事业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加强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公共外交体系建设。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相应的外交与国际关系事务,在国际社会通过交流与对话,发出中国的声音;支持跨国公司把企业社会责任、境外企业文化建设、对外宣传工作与公共外交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跨国公司在外交与国际关系事务中的优势和作用。
第四,学术理论界,尤其是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界要加大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者们要走出“象牙塔”,深入到公共外交实践第一线,大量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总结我国公共外交的经验和教训,形成能够有效指导实践的理论和方法,为我国公共外交事业贡献思想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