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中英语语用错误成因与解决措施探讨

2012-08-15 00:45:37王意王婷玲郭薇
大家 2012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跨国母语

王意 王婷玲 郭薇

(王意:中国计量学院英语专业本科2008级。王婷玲 郭薇:中国计量学院本科大四英语专业。)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英语被作为了一种国际上通用的语言,这一门语言逐渐的受到了每一个人的重视。在中国,英语这一门语言教学不仅是在小学和中学甚至是在大学以及各种教育阶段中开始全面的普及。虽然在经过了很多年关于英语方面的学习之后,仍然有不少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没有把握,甚至会觉得自己像是停留在一个哑巴的英语阶段,然而就算是有较好的语言功底的学生也还是会反映这一类的情况,这种情况尤其是开展跨国的文化交流时,在语言的沟通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本篇文章宗旨主要是从跨越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在语法用词存在的错误这一问题着手,探究及讨论这些英语交流现象的隐藏的形成因素,并就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应对的解决方案。

一、交际中跨文化语用错误的成因

(一)语用语言错误的成因

1.教学导致的偏误

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和错误是与在英语的学习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造成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的因素有可能是在多个方面的情况下形成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英语这一门语言中,交流方面的教学过程里所使用的教材如果选取的例子不合适,将会导致学生对其产生出一些错误的印象。有很多的学生在进行语言的学习时会经常的照本宣科不求理解,因为对价值观念、文化知识等其他方面的认识理解能力的严重缺乏,这些学生没有办法自己进行判断这些教学材料里所采用的例子是不是恰当,然而只知道一味的仿照,因此这些问题必然会在日常的跨国文化交流时将错误逐一体现。出于对英语教材的规范以及严谨问题上的考虑,有很多教材通常在编辑内容时将英语对话的部分采用了一种非常完整的句子形式,从实际问题上考虑,这样的做法却是违反了篇章语用学中所提出的“经济原则”。换句话来说,因为不能够用非常简单明了的语言来体现出最好的交流结果,所以这一类型的句子在读起来非常的拗口,甚至是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使用上表现出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的。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偏差错误甚至还体现出过分的强调元语言知识。比如说,在讲解英语在语法里的祈使句式的时候,有不少的教师会对学生说,祈使句的意思就是在表达命令的语气,经常是用动词原形来开头。命令语气和祈使语气在很多的情况下的确是非常一致的,但是在现实的生活里,因为非常直接的祈使句在语气上比较强烈,并且有着冒犯的意思,所以我们用在形式上较为丰富并且委婉的说法来进行替代,显得更加客气、礼貌,以便达到比较理想的交流效果。对此,学生不但要对元语言知识有着最基本的掌握,还应当对相应的表达习惯和说话方式有所理解。

2.语用语言迁移

在说到语用语言迁移这一主要原因,我们大可以从本国的母语中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所学习的外语了解程度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衡量。其一,母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极有可能会导致我们在语言学习及对外语使用时在语言方面表现的生硬和不自然,甚至会在表达时方式上出现偏差。其二,对所学外语的了解程度会直接的使学习者在语法运用能力上的高低有所影响。每当学生在对一门新的语言开始学习时,因为对所要学的语言相关知识了解的较少,这些学生就会较容易的依靠所拥有的母语知识来进行推演从而在语言使用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然而伴随着这些学生在对所学习外语的掌握逐渐成熟,他们就可以对语境更好的进行判断和分析,从而对自己的语用方面的能力加以提高。

(二)社交语用错误的成因

1.目的语中的母语迁移

母语迁移意思是指:在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学习中,学习第二语言这些学生的母语(即第一语言)在使用上已经习惯,这样会对目的语(即第二语言)是否可以习得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对所学的目的语势必会产生积极或者是消极的影响。

母语迁移的另一种的表现形式则是思维模式。因为受着文化、历史、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思维的模式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英语的思维方式是主要是以直线型发展,而汉语的思维方式则是呈螺旋型发展。中国人在表达上擅长是以用较为形象的方式来表达较为抽象的概念,然而英国人和美国人则偏爱以逻辑和抽象思维来表达。英语以形合为重,汉语则以意合为主。

2.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念不但塑造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和取舍,也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主观反映。因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社会风俗习惯等既存在差异性,也存在着共同性,所以在跨国文化交流中相互了解对方的语言禁忌和价值观等各种现象就可以更好的避免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反感。禁忌语具体体现在政治、社会地位、心理、性、生理、宗教等方面内容。比如说,中国人比较好客也比较热情,在一些交际过程中比较喜欢采用主动的方式去了解对方的职业、收入、年龄以及婚姻情况和其他一些问题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关心,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价值观念一直以来被受西方主流文化所推崇,交流时如果双方对彼此这些文化上存在的差异现象毫无了解,不清楚该如何巧妙的处理,一定会造成尴尬局面的发生。

二、交际中跨文化语用错误的解决措施

(一)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

学生在习得英语的整个过程里,对于一词多个意义的现象学生们会经常遇到,这个词的每一个含义都具有它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内涵。在比较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对于背单词、查字典这样的方法较为依赖,在运用词汇、理解时往往忽略了该词语所处在的真实语境,进而产生了语用上的错误。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在学与教的各种环节过程中将文化知识和语言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在语境上的分析能力,有效的对跨国文化交流效率上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口语的课上,还应该适当地介绍一些比较常用的俚语,让学生所学的目的语在语言上更好的贴近生活,从而能够更好的在实际的交流中得到理想的效果。

不仅这样,英语在口语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语言的技能和知识,还应当强调不同的语言形式在语用上的功能。语用意识的缺失、母语影响都会导致语言形式上的的误用。因此,在语言教学,尤其是在较为传统的教学基础上,教师还应该结合交流实际例举并介绍一些常用而且实用的“礼貌原则”等等,帮助学生可以更准确更得体地运用英语来开展一些交流活动。

除此之外,口语教师也可以采用比较丰富的课堂活动这一形式来把英语在语言文化知识方面更好的融入到交流教学之中。凭借多媒体的手段把抽象化为具体,通过音频、学习软件、视频短片等一些相关材料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对学习英语的语言文化知识方面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宽容意识

在整个交际的过程里,语言是不停的变化着的。虽然跨国文化交流在语用上的错误会导致交际双方彼此之间产生一些误解,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由于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之间的尊重,并且彼此适应,所以能够有效的达到相互之间消除一些误解的效果。对此,人们在一些交际的过程之中应当对其他的国家在语言文化上持有开放的态度,巧妙变通,并且以宽容之心来真诚的对待不是说本族语者,能够更好的体谅他们在学习语言文化知识方面的不足和学习语言技能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只有这样,跨国文化交留才能够取得更长远的发展。

不可否认,跨国文化交流中语言能力是必要的前提条件,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来看,确保跨国交流能够顺利的进行,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却是语用能力。在学习英语交流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语用方面的能力,学生除了要对语用语言错误有所了解还必须要了解社交语用错误的成因和类型,教师也应该针对就此而产生的一些问题采取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帮助学生在交际障碍上有所突破,最终可以更好的实现跨国文化交流的目的。

[1]章礼霞.从广告语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2]齐世荣.中外文化交流的若干问题(提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徐蔚.中英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跨国母语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宝藏(2022年7期)2022-09-26 11:39:26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金桥(2022年8期)2022-08-24 01:33:24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10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54
母语
草原歌声(2020年3期)2021-01-18 06:52:02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母语
草原歌声(2017年3期)2017-04-23 05:13:47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
留学(2014年21期)2014-05-03 06:54:24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