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洁菡
(孙洁菡:中国计量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翻译。)
20世纪70年代,费米尔(Vermeer)提出了翻译目的论,之后诺德(Nord)又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作为功能主义学派的核心理论,它认为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整体过程,而翻译行为涉及三种目的,分别为: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使用特殊的翻译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只有明确了以上的三个目的,才能很好地解决内容的选择。它强调应以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目的,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法,为了更好地满足译文读者的需求,译文要在读者所处的文化环境中按照他们所期待的方式发生。
翻译目的论涉及三个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目的法则强调翻译要有明确的目的,“目的决定方式”;连贯法则,即语内连贯,指的是译文要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使之在目的语文化中有意义;忠实法则,即语际连贯,它倡导的不是传统的“对等”,而是合适,它寻求译文的最佳处理方法。三个法则中目的法则是最根本的,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从属于目的法则,并为之服务。
外宣报道的对象是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明确熟知他们接受的语言和风格,这样才能实现译文的目的。目的论为外宣报道提供了启示与指导。本文拟以该理论为指导,主要以2011年中国日报China Daily和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为语料,分析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其他外宣报道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新闻报道中数字的运用应该反应出一定的趋势,变化,或是有助于读者在头脑中构建抽象的画面。如果对数字不加分析的简单堆砌,这样会削弱了新闻的清晰度,更会让受众味同嚼蜡。例如:
…
Near-sightedness, or myopia, is a serious problem for many children and teenagers in China.
Shanghai health statistics for 2010 show 38 perc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near-sighted,70 perc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 are myopic and 86 perc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trouble seeing things in the distance.Heavy school work is a major cause, as is access to computer screens and digital devices—and lack of ourdoors physical activity…(Shanghai Daily, August 24, 2011)
在这里,记者想说明的问题应该是近几年来在中国学生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了,但国外的读者并不都对这一逐渐呈上升趋势的问题的严重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在这里,建议适当地加入一些比较,如5年前或10年前学生中是否有这样的问题,或是否有这么严重,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有很多原因可以造成背景解释不详或缺失:如受版面篇幅限制,看似不重要的背景资料被全部删除;也有记者高估了受众对于新闻背景的了解程度,觉得没有必要对报道中涉及的某些名词或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例如:
Huang, 62, started producing works centering on CPC history in 1989, when he was working at the writers’ association in Jiaxing, Zhejiang province.(China Daily, July 1, 2011)
在这里,事件的发生地浙江嘉兴,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比较熟悉的地方,而对大部分的外国读者来说是陌生的,而此处没有做出任何进一步的解释,通常会令人摸不着头脑。
由于报道篇幅的限制,通常会造成报道角度单一的问题。如在2011年7月7日商业版有一篇题为“Gov’t expecting good grain harvest in 2011”的报道,其中提到了尽管今年的天气情况不尽如人意,但政府对今年的丰收还是抱着很大的期望;同时也提到了一个好的收成对于国家及人民生活的意义,可是仅仅表示政府很乐观这层意思显得比较单薄,报道没有能很好地回答读者向知道的问题,如:政府的这种乐观是基于什么?或是我们采取了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抗恶劣天气,使得气候对收成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这样报道就变得让人信服且印象深刻。
毋庸置疑,在全球一体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一举一动将会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外宣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又因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交流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而德国的功能目的论为外宣报道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所以,作为外宣报道的撰写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准确理解中国国情,力求重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具体情况和他们的期望,采用各种合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