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霞 李延平
目前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知识更新迅速,社会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也必然受到影响。体育生活方式是人类实现健康目的的重要手段,努力促进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形成是我国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群体,担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正确培养他们的体育生活方式至关重要。体育课程是体育教育的核心,借助体育课程,体育知识得以传授,体育价值得以阐释,所以进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关系的相关研究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认真阅读中国期刊全文库近些年有关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及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研究的文献资料,针对本文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收集所需的文献,并结合当前研究现状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
(二)综合分析法
通过进一步熟悉资料所提供的信息,分析体育课程与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关系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一)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及内涵意义
关于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苗大培在《论体育生活方式》中提出: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体育生活方式的一个分支,必然具备体育生活方式所具备的综合性和主体性属性,并具有大学生体育生活领域活动方式的特殊性。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大学生在“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为了满足其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多层次需要而形成的体育文化生活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总和。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中涵盖有“健康第一”和“终生体育”思想要求,其中也必定包含了对精神愉悦、个性展现、文化品位和健康理念的过层次需要,集中体现了大学生体育行为的意识特征。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对提高大学生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全面健康有着直接影响,而且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使人性格开朗乐观,丰富社会交往,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课程的概念及内涵意义
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体育课程即学校体育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目的和要求,学生在学校中所能受到的体育教育的总和的一切外在表现形式,包括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课程是寄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即将成为社会公民的大学生而言,要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大学生体育将起到奠基性的作用。
(三)体育课程教学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必要途径
1.教学目标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形势下, 体育教学目标定位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的手段和方法、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高校学生一旦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再锻炼只有依靠自己,并且受到场地、器材、时间以及年龄等的影响。因此根据这些情况首先要从教材着手,安排一些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器材的运动项目,大力开展实用性体育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及锻炼方法,还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及方法来组织好各种体育活动,以促进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
2.教学内容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载体
随着教育改革的大潮,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就要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这就要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因此,简化复杂的、难度大的运动技术动作,使每个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就能掌握,并愿意参与其中;把那些过细、与学生关系不大的或对健康不利的规则删除掉,并修改和创新适合学生的规则,使规则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开发新型运动项目和改造、简化时尚运动,如网球、橄榄球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快乐;精选具地方特色的大众体育项目,融入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使课程内容体现娱乐性、可选性和大众性,使之符合养成大学生体育生活习惯。
3.教学组织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之处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开始实行网络上的学生“三选”授课,即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这种授课形式打破了原有的系别和班级建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来学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有不周兴趣学生的需要。由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任课教师、上课时间,有利于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通过生活化的学习实践达到生活化的教育效果。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从教会学生动作技能向指导学生体育生活转变,组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尝试和体验体育生活,感受体育的快乐,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不同动机,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以“朋友”和“合作者”的身份通过提出设想的“建议”或做出“评价”等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进入体育生活,从而能使其构建体育生活方式。
4.教学评价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环节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倡导成长记录、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新时期体育课的教学考核与评价方法开始多样化,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以学生参加的次数、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主,以各方面的能力、各单项的技术与技能、进步幅度和体质健康标准等为辅,采用学习效果和过程评价的方法,即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促使学生更好的学、教师更好的教,在体育课程的教与学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激励和促进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
5.教学条件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因素
体育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加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高素质,高学历、高品德的教师队伍。通过进修、培训等多种渠道,形成多规格、多形式的现代体育教师培养体系;优化教师结构,要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体育”教师,还要有高层次体育学术带头人,并拥有曾经和正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水平教练;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思想,增强教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场馆器材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完善与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条件,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充分运用当地自然资源,把体育课拓展到校外。
(四)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保障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注重“教与学相结合,以学为主”的课内活动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的课外活动,并注重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通过课内、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的方式取得实际效果。课外体育活动不拘一格,灵活生动,活动项目众多,远远超过了体育课的开设项目,同时又极具挑战性,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资源选择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富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情感体验。同时,课外体育活动具有灵活性、趣味性、自主性强等特点,学生比较容易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参与,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此外,课外体育活动还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施展体育各方面才能的机会。由此可见,这一切都将利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
(一)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课堂理论内容讲授,体育生活方式系列宣传讲座,引导大学生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二)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深入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高校的开展,为形成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做好行政和制度上的保障。
(三)学校应加大体育资金的投入,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增加体育场地器材,为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生活提供“硬件”上的保障。
(四)调整体育教材内容,开设同学们喜欢的易普及的更具生命力的时尚体育项目,为学生参与体育生活方式配置优化“软件”。
(五)加强学校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大力宣传学校体育文化,为培养良好的持续参加体育活动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振斌,马连鹏.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
[3]陈雪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城民.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探索,2007.
[5]宫华.对大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