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花木

2012-08-15 00:51林万春
福建文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虎耳草翠翠杨柳

林万春

从一粒种子开始,要到哪儿去发芽任凭风儿做主,发了芽后也不再随意迁徙,它和身边的泥土融为一体,默默地把生命交给大地,开花结果。观望一棵植物,我能悟到它如何以质朴来维持内在的和平,充满大智大慧。

沈从文的虎耳草

夏初的福州森林公园,太阳在你脑后呲着牙笑,不如隐入小桃园,一下子自在多了。在这里与小溪结伴而行,小鸟啾啾歌唱,还有细似雾点的水珠飘忽着,月光似的,一种朦胧美,而且两腋生凉。尤其是,我一向亲近野花野草,忽然在溪边发现一片虎耳草,就像一丛丛竖起的虎耳朵,妙乎哉!因“他乡遇故知”而喜不自禁。

虎耳草,小时候我见多了,外婆的菜园里就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欢沟边、石壁等阴湿处,茎不过五六寸高,一茎一叶,丛生,圆叶毛茸茸,肉质多汁,有点像老虎的耳朵,为此三明人呼之老虎耳;初夏开粉红花,花瓣虽小,但在水珠的映衬下,晶莹剔透,美如小小莲花,所以闽南人又称石荷叶。

虎耳草是草族平民,它从不和蔬菜争地盘,极少涉足菜畦,总是心平气和地依偎在石壁、沟边、地角,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第一阵春风来临,它萌发出小叶,绿汪汪的,就像大地刚睁开惺忪的睡眼。它在仲夏开花,花普通而平凡,就像农家女的头结,万绿丛中一点红,水红色的花,既不像桃花张扬,也不如玫瑰招蜂引蝶。只是有一个三伏天,我帮外婆挖地种菜,一阵眩晕,我忽然流出鼻血,外婆不慌不忙采了一株虎耳草,捣烂绞汁让我服下,三五分钟后立马止血。后来我还知道,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治瘟疫。

“此曲只应天上有”,和虎耳草在书中邂逅相遇,是在大师沈从文的《边城》,我想我与沈翁有缘,他的梦中之物,长在了我家的菜地,一种惊喜油然而生。《边城》四次写到虎耳草,例如第14节:“翠翠哭倦了,也睡了。翠翠不能忘记祖父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蹿过对面的悬崖,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又如第17节:“老船夫言道,二老,我家翠翠说,五月里有天晚上,做了个梦……她梦得古怪,说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对溪悬崖摘了一把虎耳草!”还在这一节:“老船夫问,翠翠,你得了多少鞭笋?翠翠把竹篮向地下一倒,除了十来根鞭笋外,只是一大把虎耳草。”……

虎耳草长在高高的悬崖,平时不易摘到,但在梦中,在歌声的帮助下,翠翠却可以轻易摘到,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多少年过去了,我再读到这些句子,依旧感到诗意盎然。

1982年5月11日,沈从文重游家乡凤凰城,小船在杜田靠岸,一行人上了岸,见一口井边长满毛茸茸的虎耳草,大师告诉大家,这是一种谦卑的花草,能适应各种土质,是消炎去毒的一种良药。他叫大家看,此草每片叶子都很完整,因了药性,虫子是不敢咬它的,农民常用它消除一些无名肿毒……为了对照沈翁的话,我查过《本草纲目》,书上说虎耳草清热解毒,用于中耳炎、湿疹、肺痈、瘰疬结核、无名肿痛等。

沈的弟子汪曾祺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盆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从文喜欢的草。”

1992年5月10日,家乡人民为沈从文举行骨灰安葬仪式,部分骨灰撒入沱江,部分则埋在听涛山墓地,覆盖完最后一捧土,沈夫人、沈红、虎雏等亲人再也抑制不住一路上克制已久的悲伤,失声哭了。他们采来沈从文生前喜爱的虎耳草,小心地把它栽在墓碑周围,从此年年夏天,先生的墓地开满粉红色的花,一片晶莹剔透,像老虎竖起耳朵听着。我知道,碑文的一面为:“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是嵌字格,隐含“从文让人”之意。

我以为,碑下的花是世上最朴实,而又最可爱的花。我敬佩先生的为人,随遇而安,温良恭俭让,一种大家风范。我喜欢虎耳草,因为我爱读《边城》,还因为我不用梦中寻寻觅觅,就可以在家园里和它守候一生。挺高兴的,今天又在森林公园里邂逅相遇,但愿湘西的野花在闽都一样芬芳,一样诗意,随风飘荡,沁人肺腑。

丰子恺的杨柳

《本草纲目·柳》说:“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其实,杨柳是杨树和柳树的合称。而“杨柳”专指柳,也确有一个历史故事,《开河记》记述,隋炀帝杨广下令凿通济渠,虞世基建议在堤岸种柳,杨广认为这个主意不错,就在新开运河两岸大种柳树,并几次亲临栽植(历史上的杨广胸怀大志,并非头顶长疮、脚底流脓),还御书赐柳树姓杨,享受帝姓的殊荣。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的美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因柳的婀娜多姿,自古就成为诗画的题材。诗词就不说了,南唐著名山水画家董源就擅长画柳。宋代流传下来画柳的优秀作品很多,宋徽宗的《柳鸦图》就是表现柳的作品。“明四家”之一的仇英也是画柳圣手。近代擅画柳者,更是高手如云。如国画大师齐白石,他画柳条如画虾须,一条条飞扬遒劲,沸沸扬扬,颇见功力,人称“白石柳”。如山水画大家傅抱石,笔下山水豪放潇洒,淋漓酣畅;画柳也同样是画风雄健,烟柳迷蒙。我看过他的《春风杨柳》,水灵灵的彩墨画,画面百分之八十是淋漓尽致的柳色,满眼柳阴浓绿如云,只有左下角一亮,露出百分之二十的江水,一叶扁舟之上,一人、一竿、一鹭鸶,一片幽静,意境十分清新。

“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鄙乡也似水样江南,我当然也喜欢柳,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大师丰子恺的柳画:古朴,清新,淡雅,真稚,柔韧,随性,入俗,护生,亲民,警世……总而言之,有一种“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的风格。就像朱自清写的:“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林林总总,在我看过近千幅的丰子恺漫画中,竟有两百多幅的背景是柳,一片柳的世界,沸沸扬扬,有单株柳、双株柳、丛柳;有春柳、夏柳、雪柳、嫩柳、老柳、枯柳;有湖畔柳、陌上柳、窗前柳、月下柳、风中柳……先生的好处,首先是画中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好鸟枝头亦朋友》,有天真烂漫、表现童真的《郎骑竹马来》,有儿童雀跃争放风筝的《看谁放得高》……在《香饵自香鱼不食,钓竿只好立蜻蜓》中,岸上柳树下的少女目视手中鱼竿,一身简朴的红条纹旗袍,短发圆脸,貌似新社会平民女子,她似乎在发问:为什么只引来蜻蜓,而我期待的鱼儿迟迟不来呢?一首生活小诗,一种象征意义。

难怪俞平伯送他一个徽号“丰柳燕”。在大师的笔下,杨柳和燕子不再是自然景色的单纯渲染,而是出于对生命价值的真切关怀。《燕归人未归》画的是一位女子在等待心上人。他是去年离开的吧,又是一年春柳绿,一双燕子重又归来了,可抗战还没有结束,恋人全无音讯,他究竟在哪里呀?怎不叫人牵挂!《翠拂行人首》画题取自北宋宋祁的《春游》:“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以此为题的漫画他画过多张,早期一对画中人在柳阴下踱步,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怀。而作于抗战期间的同题漫画,画的是一家四口从柳树下蹒跚于逃难途中。还有另一幅同题,是表现解放后的,一群人悠闲地漫步于西湖柳堤,安闲而又幸福。不同的时期,反映不同的意境,耐人寻味。

丰子恺对柳情有独钟,他在《杨柳》文中大赞:“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他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居住时,将寓所名为“小杨柳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江南的春色很美,美在小桥流水,更美在小桥边青青的杨柳,微风吹过,柳条飘扬,像诗也像梦。连离别也一样,不是一挥手、一声再见,也不是热烈的拥抱和牵扯不完的情意;而是顺手折下一枝柳,柳即“留”,即使远涉千山万水,你还会永远留在我心里。王维说,那清晨一场细雨,让旅舍旁柳树看来更清新了,到了真正离别的时刻,大家反而说不出话来,只能劝朋友多喝一杯酒,不然到了关外,再也找不到这般情投意合的朋友。

“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我心里,柳更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屈不挠,四海扎根,处处都有生活。就像丰子恺一样,就像大师的艺术一样,贴近生活,亲近民众,蓬蓬勃勃,坚而不朽,柔而有骨。

猜你喜欢
虎耳草翠翠杨柳
Try to Think Yourself into the Role
杨柳 书法作品
古人竟然用这种小花熏屁股
风儿吹过杨柳湾
HPLC法测定西藏不同产地虎耳草中虎耳草素含量
3种虎耳草属药材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的比较
杨柳
翠翠的心事
翠翠的心事
初遇二老傩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