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荔,唐 琦
(桂林医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论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人类学素养的培养
李 荔,唐 琦
(桂林医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揭示了人类卫生健康的社会与文化根由,以及卫生健康项目推行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人类学素养是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它包括树立多元文化精神、完善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田野工作、语言沟通的技术方法、培养合作能力等。
预防医学;人才;人类学;素养;培养
20世纪50年代,因国际公共卫生项目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推广遭遇极大的文化阻力,人们开始认识到卫生健康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问题,既受生物性因素影响,也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人类学由此介入卫生健康的社会文化研究和项目推广中,成为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
人类卫生健康促进越来越成为全球化的问题。因生态环境的恶化、贫困、战争、性别歧视、种族偏见、人口增长等导致的卫生健康问题已经跨越国界,成为世界性问题,必须通过国际间合作才能解决,这就意味着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等各种文化的碰撞必然发生。换句话说,这些世界性的卫生健康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首先是文化层面的问题,因为跨越文化障碍,达成多元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是合作的前提。此外,我国本身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了游牧、稻耕、狩猎、海洋等截然不同的文化,对卫生健康具有不同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会用人类学独特的文化视角去考察不同的卫生健康文化,才能了解疾病发生和分布的社会文化根源,认识不同卫生健康模式的价值。
预防医学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是利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社会医学等理论和方法,揭示疾病发生和分布,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从而制定各种预防措施,增进人类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显然,预防医学不仅仅局限在医学范畴,还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协作,即不仅要依靠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探究生物学原因,还要运用社会科学理论和技术探究其社会文化原因。并且,预防医学不是一门静态的学科,层出不穷的社会卫生健康问题以及人们对卫生健康生活的需求,是预防医学学科发展的动力,它随着社会卫生健康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而人类学在这方面恰好可以提供很好的研究视角和技术方法,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能够最直接、最有效地感受和发现这些变化,从而提出各种新的卫生健康问题,成为预防医学研究的新课题、新方向,促进学科的不断发展。预防医学可以通过与人类学的交叉融合,拓宽学科视野和边界,丰富自己发展的养分,从而发掘学科新的生长点,这是学科创新的有效途径。
在科学至上的理性主义,以及还原论、主客二分的现代哲学思维的影响下,医学领域中,科学与人文经历了长久的分离。人们已经忘记人类卫生健康的文化意义,而将其作为孤立的系统、器官进行纯粹生物学的病理解释,并用通过一套统一的技术流程加以处理,人的情感、价值观、愿望、态度、文化等被技术遮蔽,导致卫生服务的异化和人文关怀的缺失。随着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发展,对人类的心理、精神、文化的关照,成为卫生健康服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人类学是对人及其文化的研究,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类卫生健康行为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从而赋予人类生命健康以更为人性化的关怀。通过人类学的学习,无疑是提高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观念决定行动。人类学的整体观打破了狭隘的科学主义、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重新将被生物医学分解了的自然属性的人和社会属性的人统整于一体,认为人类健康是身体、精神、心理的统一,三者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必须对人类的情感、价值观、信仰等精神文化层面因素给予高度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的卫生健康服务更具人文关怀、更人性化。特别是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更要秉持人类学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即“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是平等的”[1],不同文化之间要相互尊重,要认识到多元文化的价值,即它们是各民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中的积累和创造,不仅丰富人们的生活,而且是社会发展与创新的动力和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如每个民族不同的卫生健康模式和医药资源等,可以相互补充,开发多元化的卫生健康模式。
预防医学问题的解决是综合利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的结果,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当前医学生人文素养缺乏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缺陷,而“一切文化意涵均为人类学所关注”[1],人类学的跨文化视角、普同论、全貌观、整合论、适应论和文化相对论等理论,对于研究与解释人类卫生健康的社会文化根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该丰富人类学知识和理论,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立体的、宽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这有利于开拓其视野和思维,学会从多学科视角去分析医学问题,为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更多选择或思路。当前,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中人类学课程的设置并不普遍,特别是一些地方医学院校。因此,有必要将人类学课程纳入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甚至作为一门必修课,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和学习的积极性,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人类学课程不仅要以一门理论课程的形态而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要以综合活动课程的形态而存在,要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提高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
田野调查:社会实践的必要技能。田野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居住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工作场所不仅局限在实验室里,更应该在社会生活中。人的卫生健康与环境息息相关,预防医学的各项研究需要大量的实地调查,实验室研究主要揭示其生物学影响因素,而对于社会文化因素,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更具效果。只有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的结合才能全面揭示健康与疾病的原因,如克莱蔓关于精神病的跨文化研究就是很好的典范。
田野调查独特的主位与客位的研究视角,能够开拓思维,更全面的解释事物的深层结构和根由,洞察现象后面的本质;田野调查长期居住、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跟踪研究对象,发现事物发展的历史、轨迹,更接近生活、接近事物的本真,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往往是调查者独有的,对于创造性的开拓学科的前沿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并且,田野调查本身就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研究者必须在一个具体的情景下,针对问题,进行假设、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而面对千变万化的环境,研究者只有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独创性,才能有所突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是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言技能:理解与信任的建立。语言不仅是人类进行交流和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各民族具有自己的语言,反映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此外,语言还具有很强的心理功能,是民族情感的纽带,可以唤起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自己的语言能否得到他者的尊重,会影响到相互的关系。同样,不同民族对卫生健康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解释模式,同样的疾病,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表述,反映出的意象也是不同的。因此,学会当地人的语言,才能更深入、准确了解一种文化,并获得心理认同,从而建立信任关系,融入当地社会,实现有效沟通和理解。这也是在调查研究时应该具有的技巧。
合作能力:共同成长的途径。对预防医学问题的人类学研究涉及自然、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需要多学科专家、政府部门、当地群众等的共同合作,才能够完成。因此,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科研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学会沟通、交流、协作。在这样一个团队中,不同思想的碰撞,更能激发创新,知识与能力在合作中的互补,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促进当地居民卫生健康素养和能力的同时,也为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各种能力的成长提供团队支持和资源。特别是国际化的合作,能更好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全面提升我国预防医学研究和教育的水平,促进预防医学教育与科研的国际化[2]。
[1]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2]李 荔,雷 迅,杨丽莎,等.循证医学: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8):2874-2875.
On Cultivation of Anthropological Qualit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Talents
LI Li,TANG Qi
(Guilin Medical College,Gulin 541004,China)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anthropology are very important in revealing social and cultural reasons of human health care and improving health projects.Therefore,anthropological quality is one of the abilities that preventive medicine talents should possess.It involves setting up the spirit of multivariant culture,perfecting structure of knowledge and abilities,mastering field-work a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kills,and training teamwork spirit.
preventive medicine;talents;anthropology;quality;cultivation
G40-012
A
1006-2769(2012)01-0034-03
2011-10-14
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0年重点项目“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医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0GZ025),“与提高广西居民卫生保健素质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0JGB05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李 荔,桂林医学院教育研究与质量控制中心副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