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药市行情并未像前期行业普遍预测的那样进入下滑轨道,反而由于诸多“利好”因素的影响,出现“小阳春”,药市价格指数保持持续上行态势。在三七、草果、红花、白扁豆等旱灾概念品种的引领下,薏米、砂仁、酸枣仁、补骨脂等热点品种紧随其后,黄连、白芍、元胡、郁金、泽泻、高良姜甚至山萸肉也蠢蠢欲动。在这种大盘利好中,价格指数再创新高。
在大企业和散户接连创造了“三七神话”、“板蓝根神话”的示范效应下,国内中药材市场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造神运动。节后市场开盘伊始,“草果神话”、“红花神话”等又不断被创造出来。短时的暴利甚至吸引了大批社会资金、游资进入中药材这个原材料行业。此时,若再有疫情、旱情等“利好”因素刺激的品种想不大涨都难。但参与者必须时刻注意到,在这种市场过热态势下,各种利好因素不断被放大,常常影响到对供求趋势的判断,资金可能会令接力最后一棒风险高悬,特别是在资本与资源的博弈中,实力雄厚的资本方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大不了买到手里炒够成本后剩下部分低价抛出;而实力不足的散户则有可能成为最终“跟风抬轿”的牺牲品。
从目前态势看,这种高位运行态势短期内仍将持续。因为多年低价、生产萎缩、气候因素等对药材生产的影响显而易见,真正有供需缺口的品种最终将反映其供求关系,只不过过快地释放升值空间后,可能会出现平台期;另一方面,药市的过热目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部分囤货企业已成众矢之的。建议纯粹抱着炒作目的的市场参与者该收手时就收手,下点功夫考虑一下自身以及行业的长远发展。 (中国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