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辉,江陆平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改革开放以来,受商品经济、个人利益追求的驱动,少部分医务工作者医德信念动摇、医德素质下降,严重背离了以患者为中心、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精神,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与医疗腐败等问题屡有发生。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掌握着治病救人的利器,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未来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利的实现[1]。为此,针对医务人员医德信念降低和医德人格混乱的现状,高等医学院校抓好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医疗腐败的重要举措。
“人格”一词在生活中有多种含义,有道德上的人格,它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人;有文学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人物心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有心理学上的人格,它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与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梁启超在《新民说》第五节中说:“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其中所指人格,主要是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又如王爱君文集《人格论》中说:“人格有时与品格同义,一般人在常识上所了解的人格一词即系指品格而言,其所云人格之高尚或低下,即系指品格之高尚或低下而言。可见,人格的道德因素是人格培养的核心,它是一个人内化了的相对稳定的品性和习惯。如果体现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则具体表现为医务工作者的医德人格。
从学科研究的角度看,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人格与人的生理活动、生命活动相联系,来分辨人格的正常或异常,并想办法去纠正个别人的异常人格,这被看作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伦理学总是把个体的人格同社会道德关系与社会道德活动相联系,以分辨人格的高尚与卑下,并力图改变人们卑下的人格以归于高尚的人格。正是由于伦理学从善和恶的区别上来看待个体人格间的差异,因而伦理学上的人格概念也就是道德人格的同义词。那么,什么是医德人格?刘素卿、张学义等认为[3],医德人格是医务工作者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综合取向的集中表现,是医务工作者内隐行为和医德外显行为的有机统一,它既包括医务工作者的医德主体意识和医道行为方式,又与医务工作者的权力感、责任心、个人品质和人格尊严等密切相关,并从更深层次上反映着医务工作者的道德品质。另外,张文、谢志青等认为,医德人格是作为从事医疗卫生职业的医务人员的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医德意志、医德信念、医德习惯的有机结合,是医务人员个人的医德行为和医德品质的高度统一和集中体现[4]。从以上定义看,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应该以医德人格培养为主要目标。换句话说,医学生进入社会后,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医德人格,才能树立起坚定的信念,才能够抵挡住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和欲望,才能达到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最终体现为知与行的统一。
良好的医德人格是现代医学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为人类自身进步,为个体人格的完善,以及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但近代教育受工业文明的冲击,人格培养工作一度被片面强调智力发展的教育潮流所淹没。现代教育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的人格品质,其宗旨是促进个体健全完善人格的形成,并促使个体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与习惯等达到和谐的发展。同时,现代教育也强调通过调动个体良好的动机与自我意识,来建立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以便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的潜能,并使受教育者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审美、劳动等文明成果不断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介于以上教育目标,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也要侧重于培养医学生的健全人格,以及自我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即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的医疗行为,引导学生追求知、情、行的统一,并避免出现“知、情、行”相互冲突的多重人格或混乱人格。
良好的医德人格是优化临床医疗工作的现实需要。医学生未来的社会角色是医务工作者,他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抽象的疾病,而是具有生物、社会与心理属性的患者。而作为患者,他们对医务工作者都有某些共同的期望,即期望医务工作者能掌握有专门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有另一种不成文的期望,即对医务工作者人格品质的期望,具体表现为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尊重、同情与关心等。患者的这些需求,基本上界定了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角色扮演范畴,即不仅是一种职业上、知识拥有量上的定义,也是一种人格上的相对定义。特别是随着先进的医疗诊断与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代替了人的许多观察活动,也代替了人的部分智力操作活动。所以,患者对医生的期望,更多地从“高技术”型期望转化为“高情感”型期望。他们不仅希望医生能够解除其躯体的痛苦,而且希望医生能解除其心理的压力。换句话说,患者理想中的医生形象,不再是一名“器官修理匠”,而是能把病人作为一名社会中的人来对待,并具有高尚人格的“白衣天使”[4]。
从医德意识角度看,要有人文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体现,或者说是植根于医学实践的人文精神。除了表现为医学生要热爱祖国、品位高雅、科学审美、乐于合作和关注社会等普遍意义上的目标外,更主要表现为对病人及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医疗权利、健康利益、人格尊严和人生需求的积极关注、关怀和关爱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念,其核心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5]。1977年,医学心理学领域早期权威人士乔治·恩格尔首次在《科学》上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目前该模式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它对医疗卫生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心理需要,以患者为中心,把人体及疾病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在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医患关系的改善和患者自身潜能的发挥,而且要采取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方法进行系统化和人性化护理,并主动加强医患沟通。
从医德情感角度看,要热爱医业、尊重病人。热爱医业是医务人员职业思想在医疗实践中的反映,它要求医务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光荣责任,热爱自己的职业,树立牢固的医学专业思想,并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这种崇高的敬业精神来自于对临床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来自于良好的医德医风,这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也是医德人格培养的首要目标。对医务人员而言,就意味着从踏上医疗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必须端正从医动机,一切要对病人的健康负责。另一方面,医学的服务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各种医学人际关系中,医务人员与病人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关系,是各种医学人际关系的核心。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满腔热情地关心与热爱病人,要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要竭尽全力防病治病,为患者健康提供优质服务。与此同时,医务人员不能因病人的社会地位、文化水平、职业工种、贫富状况的不同而另眼相待。
从医德意志角度看,要救死扶伤、医风严谨。医学是与生命打交道的一门学科,医务人员在自己职业道德上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而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正是完成这种责任,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有效手段,它是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任务,是实现人类健康总目标的具体途径,也是衡量医务人员意志品质的最起码要求。例如,医务工作的时间性很强、许多疾病复杂多变、有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弄清,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多接触病人,细心观察。同时,各种医疗处置必须慎之又慎,切不可粗心大意,尤其对危重病人要全力去挽救,不能怕担风险而怯懦。另一方面,医务人员要有严谨的医风,在防病治病活动中要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良好医风。它要求医务工作者的一切行动都要从患者的实际出发,在观察、分析、处理各种实际问题时,要有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同时,医风严谨也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患者中树立良好形象的关键。如果缺乏这种良好的道德风貌,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从医德信念角度看,要献身医学、清廉正直。医学职业是一种人命关天的崇高职业,它的重任在于保障人民健康。医疗卫生工作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危和千家万户的悲欢祸福。这就要求每一个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从迈进医疗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必须端正从医动机,一切对病人的健康负责,把人民的健康看得高于一切。另一方面,清廉正直是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项重要标志。特别是在社会风气尚未根本好转的情况下,提倡和发扬清廉正直的美德,更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它要求医务人员正直诚实、坚持原则、奉公守法、不询私情、不谋私利。例如,医务人员为病人诊疗疾病,是其应尽的职责。如果医务人员利用手中的处方权、手术刀等为个人谋取私利,把医患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则是医务工作者在道德上的堕落,是医德信念不坚定的集中体现。
从医德行为角度看,要钻研医术、文明行医。医务人员的技术是否精湛,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安危。精湛的医术,对实现医学职业理想具有直接的意义。只有掌握了精湛的医疗技术,才能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一职业理想。精湛的医术也是长期刻苦学习,勤于实践的结果。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新兴学科不断产生,医学分支越来越细,知识更新周期短,需要探讨的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医务工作者不断学习与钻研,并勇于实践。另一方面,文明行医是医务人员的仪表、语言、举止、情感等外在的文明表现,这是医德行为的一种普遍要求,也是医务人员应当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医务人员在医务工作中注重端庄和蔼,文明行医,不仅可以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增强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
通过弘扬传统医德文化,增强医学生的从医信念。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数千年,古圣先贤对医德行为和思想道德推崇备至。因此,在医学生医德素质培养过程中,借助传统医德文化的教化作用,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例如,中国传统医学非常重视医德与医术的有机统一,认为医者既要有仁爱救人之心,又要有济世救人之术。其中,《内经》认为医学道理深奥广博,医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否则“灾害至矣”。汉代名医张仲景为了济世救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对当时一些医家不思进取、守旧封闭深恶痛绝。唐代孙思邈更是把医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概括为“精”与“诚”,所谓“精”就是为医者必须医术精湛,认为医学是“至精至微之事”,“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所谓“诚”就是医德高尚,为医者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志存救济”、“一心赴救”等。实施中国传统医德教育,对培育医学生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增强医学生的从医信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
通过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引导医学生的从医行为。医学生在大学阶段课程繁重,没有受过全面、系统的廉洁教育。这严重制约了医学生廉洁意识的养成,形成了医学生重“术”轻“德”的心理行为现状。因此,尽管医学生课程繁重,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从医品行,是从源头上端正从医行为的重要举措。研究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以“医德板块”为中心,多层次课程的设置,力争把相关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并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其中,多层次的课程设置必然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等课程模块。二是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渗透医德信念内容的教学作用。教师要认真寻找与课堂知识相关联或隐含于其中的教育结合点,巧妙实施医德信念培养,授医学之业,传医德之道[7]。三是要抓好法制教育工作。让医学生不断增强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法律的敬畏,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医德行为规范。
通过推进校园医德文化宣传,熏陶医学生的从医情操。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环境对于激发和形成人的行为方式有很大影响。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医德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医学院校要主动将医德文化建设寓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去,为医德文化建设搭建基础平台。研究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灯箱、路牌、公告栏、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络等作为舆论宣传的主阵地,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医德文化氛围。二是要做好校园内的医德医风模范集体与先进个人事迹报道工作,力求做到在校内起鼓舞、在校外起宣传的作用。三是要定期组织医学生参观医德教育基地,观看医德题材电影、录像片、文艺演出,向师生发送医德短信,以及带领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通过以上活动,最终要帮助医学生培养以患者为中心,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精神,并陶冶医学生的医德情操。
通过组织校园医德文化活动,提升医学生的从医能力。高校开展的医德教育多理论讲授,缺乏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导致大学生实际能力水平不高,并有排斥理论课程的逆反心理。研究认为,把医德素质教育贯穿于医学生实践活动,对提升医学生的从医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医学生喜欢参加的“社区义诊”、“健康咨询”、“义务献血”、“青年志愿者”、“爱心救助”等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医学生角色扮演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而且可以使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同情、分享、合作、抚慰、关爱、助人等亲社会行为,并有利于医学生养成“仁爱、高尚”的道德认识与医德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以医德教育为主题的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人文知识讲座、辩论赛、演讲赛、临床技能操作赛等活动,不仅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开阔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医学生提升从医的能力水平。
总之,医学生群体是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拥有社会上相对优越的文化资源和知识能源,是保障未来国家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医学院校只有将医德教育深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实处,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得以充分展现,才能帮助医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并对临床医疗实践起到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1]谢孝东,黄 钢.论加强和改进医学生廉洁素质教育的紧迫性[J].医学理论,2010,202(4):173-174.
[2]百度.“人格”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9715.htm,2012-08-16/2012-05-28.
[3]张学义,刘素卿,王 伟.浅议医学生医德人格培养[J].基础医学教育,1999,1(4):61-62.
[4]朱 蕾.中国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2.
[5]孟国祥,董伟康,陈亚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6):353.
[6]张志枫,王兴伊,陈嘉训,等.中国传统医德思想及其教育实施之思考[J].中医药文化,2006,1(3):42-44.
[7]高 袅,孙靖靖.浅谈医学生医德信念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2(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