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娟,周 东,许 放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 200433)
学术道德是关于学习生活的一系列道德要求,影响着学生成长,主要包括课堂道德、考试道德以及科研道德等部分[1]。近年来,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愈演愈烈,前景令人担忧,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术环境和学术声誉[2],有一半以上的研究生对学术道德失范表现出宽容或不以为然的态度,学术道德信念表现出较为普遍的弱化与动摇[3]。本文以医科研究生为例,调查其对各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态度,以期为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净化校园文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基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2],自制量表包括研究生的一般情况、对课堂道德失范行为(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上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如进食、打盹)、考试道德失范行为(作弊)、科研道德失范行为(学术造假和不诚信行为)的态度等。采用不记名方式。
某医科大学全体研究生。2011年11月发放问卷1,186份,有效回收1,173份(有效回收率为98.9%)。其中一年级392人,二年级500人,三年级281人。专业分布:生物学与基础医学154人,临床医学705人,护理55人,药学176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2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23人,其他18人。学位类型:科学学位484人,专业学位689人。培养层次:硕士879人,博士294人。录取类别:自筹667人,计划378人,委培128人。男619人,女554人。年龄20-44岁,平均(26.39±3.591)岁。
采用SPSS16.0软件,百分比的比较采用似然比卡方检验。
研究生对迟到、早退的态度主要是“反对”(63.8%),其 次 是 “无 所 谓 ”(29.6%),支 持 者 仅占6.6%。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学位类型(χ2=6.463,19.337,11.185,P 均>0.05)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级之间有差异(表1),二年级研究生反对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一年级、三年级;不同培养层次之间有差异,硕士研究生反对的比例高于博士研究生;不同录取类别之间有差异,计划研究生反对的比例最高,委培研究生最低。
表1 医科研究生对迟到早退态度的百分比比较(%)
研究生对旷课行为的态度主要是“反对”(61.9%),其 次 是 “无 所 谓 ”(31.4%),支 持 者 仅占6.7%。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之间(χ2=3.267,16.394,P均>0.05)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表2),二年级反对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一年级、三年级;不同学位类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科学学位研究生反对的比例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培养层次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硕士研究生反对的比例高于博士研究生;不同录取类别之间有差异,计划研究生反对的比例最高,委培研究生最低。
表2 医科研究生对旷课行为所持态度的百分比比较(%)
表3 医科研究生对课堂上与学习无关行为所持态度的百分比比较(%)
研究生对课堂上与学习无关行为的态度主要是“反对”(62.5%),其次是“无所谓”(33.7%),支持者仅占3.8%。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学位类型、不同培养 层 次 (χ2=2.214,10.794,2.438,9.183,P=0.057)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表3),二年级反对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一年级、三年级;不同录取类别之间有差异,计划研究生反对的比例最高,委培最低。
研究生对作弊行为的态度主要是“反对”(79.1%),其 次 是 “无 所 谓 ”(16.2%),支 持 者 仅占4.7%。不同性别(χ2=12.541,P=0.051)、不同专业(χ2=30.275,P=0.087)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表4),一年级反对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二年级、三年级;不同学位类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科学学位反对者的比例高于专业学位者;不同培养层次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硕士研究生反对的比例高于博士研究生;不同录取类别之间有差异,计划研究生反对的比例最高,委培研究生最低。
表4 医科研究生对作弊行为所持态度的百分比比较(%)
表5 医科研究生对学术造假和不诚信行为所持态度的百分比比较(%)
研究生对学术造假和不诚信行为的态度主要是“反对”(79.5%),其次是“被迫接受”(10.7%)、“无所谓”(9.8%)。不同性别(χ2=6.579,P=0.160)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专业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表5),生物学与基础医学、药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反对的比例较高;不同年级之间有差异,一年级反对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二年级、三年级;不同学位类型之间有差异,科学学位研究生反对的比例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培养层次之间有差异,硕士研究生反对的比例高于博士研究生;不同录取类别之间有差异,计划研究生反对的比例最高,委培研究生最低。
医科研究生对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上与学习无关行为、作弊、学术造假和不诚信行为的态度持“反对”的比 例 分 别 为 63.8%、61.9%、62.5%、79.1%和79.5%。可见,医科研究生总体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持反对态度,而且反对学术造假和不诚信行为的比例大于反对作弊行为的比例,后者又大于反对课堂道德失范行为的比例。就是说,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失范程度越恶劣,研究生持反对态度的比例越高。可见,研究生总体在目前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面前,具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较为良好的学术道德信念。
在对不同分类研究生态度的大量比较中我们发现,三年级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博士、委培研究生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持反对态度的比例相对较低,应当引起有关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设立宣传阵地,提高学术道德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把对研究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改造工作从面上向点上转变,通过主题活动、师生座谈、个别谈话、“一帮一互助小组”等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大而空转向实实在在的与现实生活学习相结合的教育上来,积极引导研究生树立勤奋刻苦的求学之风和文明修身的道德之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塑造各自核心竞争力,从内驱力上解决学术道德失范问题[4]。另一方面,研究生自身也应通过加强自身学习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塑造优秀个人道德品质,明确公共学习场所学习任务与目的,相互提醒劝告以共同营造好自习氛围,形成良好考试动机,确定科研方向,从而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道德、公共学习场所自习公德、考试道德、科研道德等,这不仅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及个体成长,而且也能够促进个人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1]孟凡拼.当前大学生学习道德浅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6):88-90.
[2]马建国,高明磊.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及解决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7(5):166-169.
[3]董 娅,廖小明,刘 维.大学生学习诚信的现状调查与深度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60-66.
[4]吴立伟,廉 枫,苏 睿.大学学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