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县植保植检站 666500 万红梅
长期以来,镇沅县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以一家一户分散防治为主,使用的农药产品多、杂、乱,当迁飞性害虫、流行性病害大面积突发时防治效果差,为害损失严重。如2010年水稻稻飞虱为害减产588.8 t,按2.2元/kg计算,价值129.47万元。为提高病虫防治效果,改变当前一家一户分散防治方式,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我县植保工作当前发展的需要。
总体趋势:小虫成大害,病虫害发生为害逐年加重,某些病虫害个别年份持平,一些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如褐飞虱在河谷坝区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检疫性病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逐年扩展,稻曲病、稻纹枯病发生面积、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1.1.1 发生呈加重态势。由于水稻品种结构调整,品种类型变化、气候等自然条件变化,栽培管理不当,偏施氮肥,病虫抗药性增加,水稻病虫害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如:2009年水稻病虫发生面积1.22万hm2,2010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 2.83 万 hm2。
1.1.2 为害损失严重。2009年水稻因病虫害减产543.12 t,按2.2元/kg计算,价值119.49万元。2010年水稻因病虫害减产1 659.8 t,按2.2元/kg计算,价值365.16万元。
1.1.3 新的病害不断出现,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近年来,因气候因素、耕作制度调整、氮肥施用过量、优质品种大面积推广,一些过去次要的或新的病害不断出现,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2009年发生面积13.33 hm2次,2010年发生面积90 hm2次,2011年发生面积108.67 hm2次。农田螺害2009年零星发生,2010年发生面积213.33 hm2次,2011年发生面积866.67 hm2次。纹枯病2009年发生面积520hm2次,2010年发生面积3 273.33 hm2次。 2010年田间系统调查褐飞虱零星发生,占白背飞虱的1%,2011年褐飞虱发生占白背飞虱的10%,开始对水稻造成一定为害。农户对这些上升或新出现的病害防控措施不到位,也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1.1.4 农药剂量、除草剂使用不当。农户在防治病虫害时加大使用剂量,施用除草剂时使用方法不当,易造成药害,水稻抗性降低也易感染病虫害。
1.2.1 成立植保专业合作社组织。根据2010年云南省植保工作会议、2011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专业会议精神,2011年经工商注册成立镇沅庆丰植保专业合作社,组建了一支由24人组成的机防队伍,起草并通过《镇沅庆丰植保专业合作社章程》,全县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进入正轨。
1.2.2 抓好机防人员培训工作。县植保部门定期不定期对机防人员进行培训,按照能维修机动喷雾器,会识别病虫,会正确施药,会检查防效的“一能三会”内容要求培训。
1.2.3 抓好示范样板,辐射带动我县统防统治工作。2010年在粮食主产区恩乐镇、古城乡、勐大镇、振太乡、者东镇选择交通方便、具有代表性和展示性的区域为统防统治示范区,确定实施面积,设立专业化统防统治展示牌,县植保站技术员驻点指导,选用适合的先进机械,按专业化防控技术措施:统一测报、统一指标、统一药剂、统一施药时间来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通过66.67 hm2样板实施辐射带动全县水稻专业化防治工作。
1.2.4 服务方式。①代防代治。恩乐镇、者东镇、振太乡专业化服务方式以代防代治为主,即每亩收取一定费用,专业化服务组织根据病虫发生情况,确定防治次数、防治对象、用药品种、用药时间并统一购药、统一配药、统一施药。②专业化防治组织提供技术指导。当迁飞性害虫或流行性病害发生时,农户出资金,专业化组织统一购药,组织农户统一时间进行防治,目前这种方式在我县比较普遍。让农民先感受统防统治的好处,再逐步转变观念和态度,接受代防代治服务方式。
1.2.5 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措施。①统一测报。各示范区设立病虫监测点3个,按测报规范每5 d调查一次,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指导防治工作。②统一防治指标。经调查,当田间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组织机防人员进行防治。如稻飞虱田间百丛虫量达1 000头及时组织防治。③统一药剂。为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减少防治成本和农药使用次数、农药中毒事故、粮食损失,在专业化统防统治中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20%突刺乳油、5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金好年乳油、16%酮·乙蒜、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等。④统一施药时间。根据田间各监测点病虫监测数据,结合水稻种植品种、肥力条件、往年发病情况、天气预报等,确定统防统治施药最佳时间。
1.3.1 效果显著。据我站2010~2011年专业化示范区稻飞虱防治2 d后效果调查数据:2010年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稻飞虱平均虫口减退率90.3%,农民自主防治区平均虫口减退率78.7%。2011年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稻飞虱平均虫口减退率91.6%,农民自主防治区虫口平均减退率78.8%。综合2年防治情况,稻飞虱专业化统防统治虫口减退率比农户自主防治高12%,防治效果明显。
1.3.2 节本增效、经济效益明显。据统防统治示范区防治成本、产量、效益测算,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比农民自主防治区每亩减少1次用药,节省农药成本24.5元,防治成本下降30%。示范区平均亩产量634 kg,与农户自主防治区亩产量568 kg相比,亩增产66 kg,按2.2元/kg稻谷计算亩增收145.2元,增产、节本两项合计169.7元,显示了良好的节本增效作用。
1.3.3 生态效益。在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中,由于采取了统一技术、统一药剂、统一组织防治的综合措施,控制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农药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向可持续方向发展。2010~2011年统防统治示范区实施防治的亩平均农药使用量 (折100%纯量,下同)为0.097 kg,与农民自主防治区的亩平均农药使用量0.128 kg相比,示范区防治次数减少,亩减少农药使用量0.032 kg,农药使用量下降25%。
1.3.4 社会效益。实施统防统治后有效地控制了稻田药害事故和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稻米质量安全,节省了劳动力,以便农户安心从事其他增收工作。
长期以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是散户施药防治,加之所处地理位置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等因素制约,导致许多干部和农民对专业化统防统治认识不到位,专业化统防统治自然而然受到阻碍。
长期以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实施中如农田基本建设、水稻玉米高产创建等项目都有专项资金扶持,而专业化统防统治无专项资金,仅从其他项目中挤出部分资金扶持,导致技术人员培训、学习滞后,服务水平和服务手段难以跟上。目前我县9个乡(镇)仅恩乐镇民江村注册了一支由24人组成的专业防治队伍,机动喷雾器5台,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经费来源于农民自筹一部分,植保站从其他项目资金中补贴一部分,除用于开支工时费、农药费外,没有剩余资金,谈不上发展壮大。此外,合作社无固定办公地点,人员分散,当突发性病虫害发生时,应急防治能力弱。
因没有相应的仲裁机构监督与评估,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的组建、运行、服务规范及标准、防治效果评估等方面都无章可循,当农户与机防队因防治效果发生矛盾时无法做出评判。
在抓好专业化统防统治宣传、培训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大力宣传专业化统防统治先进典型和取得的良好效益,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专业化带来的好处和作用,促使农民转变观念。
积极向当地政府争取资金的扶持,以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良好效益向当地政府汇报、建议,得到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设立专业化统防统治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水稻高产创建、高稳产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扶持并规范植保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使之调动专业化机防队和农户对专业化服务的积极性,逐步推动植保专业化服务向统一育秧、统一播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等综合服务的方向发展,扩大服务范围,扩展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技术优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是一改过去“你防我不防、你治我不治”的传统防治局面,开拓植保新的服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导致专业化机防队与农户对防治效果评价的不统一。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政府及农业局应组建仲裁机构,针对不同农作物拟定不同评估办法,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及植保专业化防治人员人身保险。建立专业化防治激励机制,奖励优秀,鞭策后进,促进共同发展。
[1]镇沅县植保植检站.2009~2011年重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损失年报表.
[2]北京华研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中存在问题[J/OL].植保技术,2010(7)21.
[3]朱景全.江苏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概况及发展建议[J].中国植保导刊,2010(9):45~46.
[4]金茂义.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主要做法及成效[J/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