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
(吉林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 吉林长春 130033)
吉林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双语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刘阳
(吉林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 吉林长春 13003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及有效性分析法对吉林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双语课程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效率与非双语课程相当,但学习质量更为突出,且教学效益也更为可观。
运动解剖 双语课程教学 有效性分析
在体育院校的基础理论课程中,运动解剖学是重要的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在理论教学或是运动训练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运动解剖学也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医学运动广泛,是世界共同交流的科学,世界上大部分医学期刊,学术等都采用英语出版,医学中大部分的名词来源于解剖学,了解掌握了运动解剖的专业名词,对于后续的运动技能研究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教学是实现课程实施的途径,有效教学促进传统教学的发展,它能够吸收传统教学优点的同时又可以拓展空间,其目的是使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提高,有效率也有效果。
吉林体育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及2名运动解剖学授课教师。
本次研究拟采用的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及有效性分析法,其中以有效性分析法为核心模块,问卷调查法作为收集一手信息材料的手段为辅助方法。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学生和老师对于双语教学的教学可行性、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等有关信息。并以此作为数据基础,得出分析和讨论的结果。
有效性分析法:针对运动解剖学课程的特点,将有效性分析进行划分归类,它们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生学习、课堂评价、多媒体辅助及课堂环境。研究拟从这7个方面出发对运动解剖双语课程进行教学有效性分析。
教学有效性取决于教学价值观与目标观。顾名思义“有效”是有效教学的重点,“效”体现在学生上,因此,衡量有效教学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应将学生放于主体地位。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其教学效果不是只看教师方面,应该是师生相互作用所取得的效果。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它引导教师教学的标准依据学生的学习、发展作为指导。它也需要高度的情境相关性,要求教师利用自己的判断在具体情境中做适当的决策,这就需要教师的创新意识。
2.2.1 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需要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步骤,布置教学环境,运用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等。带着目标上课,通过目标的实施,建立师生共同达标的意识,这样才能及时反馈和调控教学机制。
2.2.2 适宜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进行整理,增加或删减教材应科学化,准确把握每堂课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清晰,尽量选择教材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的。
2.2.3 科学的教学设计
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应根据教学目标,从易到难分层次设计,将知识目标的能力范畴有机结合起来,针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设计难易度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巧妙地利用“无意的问题”解决“有意的知识点”。
2.2.4 积极的学生学习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数量是衡量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各环节中,大家交流互动,敢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学生的问题、互动都是有效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主动参与学习,挑战学习任务。
2.2.5 恰当的课堂评价
教师的课堂评价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堂评价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恰当适时的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带给学生愉悦的学习心情,建立学习自信心。
2.2.6 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
运动解剖学结合多媒体影像、图片等的放映,学生可以从视觉上获得更直观认识,运动解剖学研究对象是人体,内肌肉纤维组织等需要依赖多媒体图片的放映让学生得以全面认识。因此合理的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必要手段,它阐释抽象,让学生更透彻了解知识。
2.2.7 优化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环境,对座位的摆设,陈列图片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带动课堂学习气氛、鼓励适当竞争、正面评价学生等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学效果是指教学结果中与预期教学目标相符的部分,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是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吻合程度的评价。从运动解剖课双语预期教学目标来看,其主要核心内容有这么几点:(1)通过双语教学的形式来掌握、应用运动解剖学中一定数量的英语专业术语和常用表达方式;(2)提高运动解剖学及基本英语口语、文本阅读及一定的英语写作能力;(3)学会使用英语逻辑或习惯来对学科知识及其他事物进行思考与表达;(4)掌握基础性学科知识和相关规律且能应用至日常体育活动和教学活动之中。
那么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观察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期目标有不少相符的项目,但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在课堂之上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且对使用英语来表达运动解剖知识的热情较为高涨。通过一系列问答、讨论的环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术语和常用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由于学习兴趣的提升对于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也掌握的较为透彻。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生在文本阅读和段落表达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许和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有关。同时较为明显的是在一些简单词句或具有若干逻辑关系的语句表达上仍然存在使用中文习惯,甚至在词汇记忆上也采用中文的方式来进行识记。这阻碍了学生从词汇的本质性来对学科知识进行分析与加工,不利于其掌握专业知识的原理和原意。
由于教学活动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延用经济学的概念可以将教学效率表述为:教学效率等于教学产出(即教学效果)除以教学投入;由于教学投入的直接表现是师生双方时间、精力的投人,教学产出的直接表现是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也可如此表述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在实际教学时间中所占的比例;而这种评价方式也更具可操作性。因此,本次研究尝试着分别对五次双语课程教学与非双语教学进行了粗略测量,结果显示:五次双语课中所测平均比例为39.47%;非双语课的数值为42.19%;经均值差异性检验,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
可以这么说,当前仍然没有确切的数据显示双语教学与非双语教学在课程学习的教学效率方面是否存在较大差异。但进一步分析依然能够挖掘出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信息。经调查发现:双语教学的时间分配上与非双语教学不同,其对于语言的学习和讲解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其权重在整个运动解剖课程中所占较低,因此其贡献率较低,导致其教学在数据上显得较为低效。而非双语教学虽然效率值更高,但由于其没有渗入语言学习,其绝大多数时间可以被安排给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上。因此,虽然双语教学的效率值不高,且低于非双语教学,但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要略好于非双语教学学生。
教学效益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地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而在“是否吻合”是教学效益质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
从调查中发现:首先,大部分学生认为运动解剖双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基本能够符合其个人教育的需要。但从吻合程度上来看,却存在较大的差异。约20%学生认为双语课程教学不能与其教育需求相适应,近40%学生认为双语课程能够较好的符合其教育需要,剩余40%则认为基本符合。从具体吻合的项目上来看,首先,不少学生认为其能够在该课程中学习到其想学的一些英语知识,且通过这种专业课程增加英语学习的兴趣,为提升英语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其次,双语教学本身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对英语口语方面有较好的提升。最后,通过与一些学生交谈发现,其对解剖课程的学习目标就是能够掌握一些最为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及自身有兴趣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的在双语课程中往往能够更加详尽、具体的进行讲解和讨论,使得学生能够对这些内容给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进行学习,进而促使其能够更为详实、有效的掌握和应用所学解剖知识。因此,运动解剖双语课程教学的效益比较可观,其在质量上更为注重。
(1)运动解剖双语课程教学效果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①在课堂之上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且对使用英语来表达运动解剖知识的热情较为高涨;②对于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也掌握的较为透彻。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如在一些简单词句或具有若干逻辑关系的语句表达上仍然存在使用中文习惯等。
(2)运动解剖双语课程教学效率与非双语课程没有显著差异,但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要略好于非双语教学学生。
(3)运动解剖双语课程教学效益可观,尤其是能够创设一个更为宽松、愉悦的环境促使学生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前提下来进行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应用。其学习过程更为详实、有效。
(1)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是双语课程中较为重要,且别具特色的一个要点。它是学生能够进行双语学习的一个前提,教师在课程情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如何进行创设有利、愉悦情境,渐而促进知识的跟进导入。
(2)中英文语言教学比例需满足教学目标与实际需要,并将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学习水平等因素的各个水平纳入考虑范围,从实际考察出发,提出能够满足教学目标的语言教学比例。
[1]程红.论教学的有效性[J].上海教育科研,1999(5):13.
[2]勒玉乐,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G80
A
2095-2813(2012)10(b)-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