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武术教育:健康引领

2012-08-15 00:54田治国黄如珍刁玮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17期
关键词:武术价值教材

田治国 黄如珍 刁玮

(1.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2.漳州正兴学校 福建漳州 363000)

中小学武术教育:健康引领

田治国1黄如珍1刁玮2

(1.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2.漳州正兴学校 福建漳州 363000)

中小学武术教育以健康引领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武术的健身属性和学校的健康教育价值取向证明了武术教育健康引领的重要性;中小学武术教育的诸多方面没有体现健康引领证明了实施它的紧迫性。为了素质教育的深入,中小学武术教育应当从课程改革及教材改革等方面继续努力,奠定学生的身心健康基础。

武术 武术教育 健康 引领

martial arts; martial arts education; health; guide

我国学校教育自从推行素质教育以来,经历多次教育改革浪潮,到了今天已经是相当完善了。中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系统的重要基础,所以,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关乎国家的未来。中小学教育要提高和发展,首先要有大量的合格学生在校;要使这些学生成为合格甚至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使他们有良好的身体基础和心理基础;身心俱完是学生得以成长和为国家及社会做贡献的根本所在。

同样地,处在中小学教育系统之下的武术教育也要以健康作为指路明灯才能真正发展;同时,以健康引领中小学武术教育,也有着目前条件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分析与讨论

1.1 重要性

武术教学中贯彻健康引领原则的重要性和现代社会中人们身体力行健康理念是一样的,健康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石,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赖以顺利进行的保证。由于武术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健身健心功能和学校教育的健康价值取向,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深入贯彻健康引领原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1.1 武术的健身价值属性

中华武术是民族传统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化,武术逐渐形成了集技击、养生、娱乐等多种价值功能为一体的发展局面,其中的健身价值可谓独树一帜。武术的健身健心功能相比其他的健身方式和体育锻炼手段有其独特的天然优势。

武术的健身健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武术本身的东方哲学健身思维独领风骚。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世界各民族在同大自然适应、改造的过程中,都充分发觉了自己本民族的智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动形式,以提高自己的体能,充实自己的精力,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西方竞技体育是通过克服一定的运动负荷来完成具体动作,以提高运动成绩,侧重强度、量的研究,其运动结果则带来由于竞技体育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比如频繁的运动损伤、精神和肉体的过渡疲劳等等。反观中华传统武术,其内容广泛,传统哲学思想贯穿整个武术修炼体系,讲究内外兼修、天人合一、阴阳互动、刚柔并济,通过人和自然的和合统一来完成对人体自身的改造和提高。拿武术中的太极拳来讲,松静自然、意气相随、圆活连贯、以柔克刚始终是修炼的不二法门,习练者不仅可以通过练习太极拳提高身体机能,还能陶冶情操。中国的传统武术强调形神统一,内外结合,既修身又修心,是符合现代健身理念的极佳锻炼手段。

第二,武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拳打卧牛之地”是对武术这一特点的最佳阐释,武术运动不要求漂亮、宽敞的运动场地,不要求昂贵的运动器械和服装,最简便的修炼只需卧牛之地,一人独练便可达到修身养性的锻炼目的。武术的适应性还表现在它丰富多彩的内容上面,目前,我国整理出来的“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30种之多;而且,不同的拳种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风格特点以及运动量要求,可以适合不同年龄阶层的群众练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武术项目。还有就是,武术的练习不受天气、时间、季节的限制,人们既可以在室内练习,也可以在户外运动,场地器材也可以因陋就简,这种广泛的适应性是其他身体锻炼项目和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

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习武实践和今年进行的科学研究,都说明武术对身体和心理有着多方面的良好影响,经常练习能收到壮内强外的效果。武术独特的健身价值奠定了它在中小学武术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1.2 学校教育的健康价值取向

健康第一的价值取向可以从许多方面反映出来,下面仅从新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作一分析。为了表述方便,以后的文字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称《标准》。

首先,《标准》的前言里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而这一指导思想则直接来源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标准》突出强调课程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从《标准》里的内容标准中同样能够看到健康引领的切实体现。《标准》里的内容标准从不同的侧面和学习领域为中小学生的健康身体和心理以及人格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为学校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成功地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确立了健康引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标准》从教学建议、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教材编写方面都明确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最佳凭借。

武术本身独特的健身健心价值属性决定了中小学教育阶段以武术作为学生完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极佳选择;中小学教育的健康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小学教育必须确立健康引领的指导原则;武术和中小学教育各自的内在的价值追求和外向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健康在中小学武术教育当中的重要性。

1.2 紧迫性

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整个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健康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正因其重要,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才更加凸显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现阶段的中小学武术教育并没有完全做到健康引领。无论是从纵向上各个年级、阶段的武术课堂教学还是横向上的全国范围的学校武术教学分析,中小学武术教育没有真正做到健康引领,没有把健康理念完全贯彻到武术教学当中去。

第一,教学指导思想没有体现健康引领。指导思想规定了武术课教学的总体教学目标和任务,是武术教学的最高指挥棒。然而现阶段教学指导思想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要为标准设定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学指导思想单方面考虑了自己对学生的美好设想,希望他们能够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况且,指导思想没有把武术的传统礼仪以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等文化内涵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

第二,现行的大纲和教材没有做到健康引领。现行的大纲同样没有真正反映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大纲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应当做什么和怎样做,这是从上到下的单向教学指导,没有双向互动,没有反馈,没有纠错。大纲的规定导致了教学中没有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学生只是被动得学习武术,没有真正融入武术课堂学习当中去。大纲在确立教材内容时,只考虑到体系的完整性,对开放性和现代性重视不够。大纲限制了教材内容的弹性和开放性,很难将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吸收到教材中。

第三,教师在武术教学中也没有做到健康引领。学生的健康应当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三位一体的完善,武术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文化和技术优势,在促进学生真正的健康上面应当是大有作为的。可是,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没有完全重视或者一部分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真正兴趣所在,没有找到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引发学生注意力和创新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结论与建议

2.1 学校课程改革

课程是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方针的直接反映,它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注入先进的教育思想,从而使得教育事业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合格的和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武术教学健康引领就先从课程改革谈起。课程改革应当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法等在内的综合改革。

教学目标应当改变以往只注重技能传授而不注重文化传承的情况。以往的武术教学只是简单地传授基本功和套路内容,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目的。教学追求武术动作的艺术性,以美来体现武术的健身和娱乐价值,这是教学目标过于追求武术的艺术价值体现造成的。学生的主体价值应当是以防身自卫为主的,所以,武术教学应当满足学生的心理价值需求,通过将中小学武术的价值功能定位在追求“防身自卫”的目标而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在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目标的同时,武术教学还要增加武术传统文化的渗透。培育和弘扬学生的民族精神,武术教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同样要围绕健康引领这个思路来进行。教师要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组织方式的积极转变,开发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地学习武术。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涵盖他们身体和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各个方面。

2.2 教材改革

教材是课程的书面载体,体现着课程的目标和方向。教材也是教师赖以完成教学任务的书面依据。课程改革必然引起相应的教材改革。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在充分吸收以往教材的优秀成果上创新,注入新的理念,增加新的内容。无论是在教材的编写上,还是编排上都应当遵循“健康第一”的理念。

武术教学质量跟不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材内容老化、陈旧、不适合中小学生的阅读以及理解习惯。这种情况造成了他们不愿意学习中华武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现实尴尬局面。

事物的改革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教材改革也是如此。武术教材改革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课程安排要符合人体生理运动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教材中的课程安排不能是从上到下的安排,按照某些教育领导的想法进行,应当是自下而上的安排,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2)实效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原则。学生不喜欢上武术课,除了教学内容偏重套路的表现性之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教材的内容不够实用,没有照顾到学生的防身自卫心理价值需求,没有通过增加教材的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材编写和编排要结合实效性、实用性和趣味性。(3)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即权威、指导性教材与地方、校本教材相结合。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不同学校的地区差异、自然环境差异以及地方民俗差异带给中小学武术教学诸多不便。教学实际不能是一纲一本,而应当是一纲多本,要在指导性教材的前提下,允许各个地方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本身教学的校本教材。(4)彰显民族文化特色,重视人文价值传播。中小学武术教学一直以来重视技术教学,没有把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传统文化母体的子体,它充分反映和折射了母体文化的内涵和特性。中小学生的健康身心发展正需要这些内涵的浸润和熏陶。中小学武术教学中贯彻传统人文价值传输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纵观中小学武术教育的过去和现在,不难看出要做到以健康理念引领武术教学并不是容易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学生是中小学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中小学武术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完成这个任务具有现实条件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部门不能只是简单地以文件的形式来规定武术教学的健康引领,还要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来落实它。这需要各级领导部门、各个学校、教育专家和老师的密切配合,从课程到教材,从理论到实际等各个方面加以改革,需要健康理念在武术教学中的真正确立。

[1] 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 邱丕相,杨建营.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体育学刊,2007(7).

[6]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 王建华,王晓东,高嵘.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的建设与改革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

[8]陈小龙,李先长.建国后中小学武术教材的回顾与展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5).

[9]郭玉亭.武术健身价值与教育价值的运用与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5(3).

G852

A

2095-2813(2012)06(b)-0069-02 Abstract:Our present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martial arts education is in need of health to guide it’s development. The martial arts’ fitness attributes and our education’s health value orientation prove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 guiding. For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our present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martial arts education should continue to reform from curriculum to teaching material etc.

猜你喜欢
武术价值教材
教材精读
中华武术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一粒米的价值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