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武术的生存与发展

2012-08-15 00:50潘光耀
武术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传统武术武术

潘光耀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当代中国武术的生存与发展

潘光耀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中国武术的生存和发展进行研究。主要结合武术的起源,当今中国武术的现状来对中国武术的生存与发展进行研究。最后研究得出中国武术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经济基础,政策支持,人才储备,改革创新,正确的传承方式来支持。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对中国武术的生存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武术 起源 现状 生存 发展

前言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最耀眼的活动内容之一,它从蜿蜒的历史深处走来,它的技击、健身、养生功能带给了人类无法估量的价值。[1]但是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背景下,依附于武术本身的复杂多样性,社会价值的趋利性,国内练习武术的人群在慢慢减少,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武术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方向也越来越复杂,越不明了。虽然中国武术的生存发展已经有很多武术人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但是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方法、方向。所以继续对中国武术应如何生存与发展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而且是必须的。中国武术生存与发展的研究,有助于让人们了解当今中国武术的生存和发展现状,让人们知道中国武术需要什么,缺失什么。以基本需求来探索中国武术生存与发展的正确方式,能让武术沿着正确的道路可持续的良性生存和发展下去,使其东方耀眼明珠的光辉永不褪色,从而为人类创造更大的价值。

1 中国武术的起源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体系,很难从最一般意义上宏观地揭示其起源。然而,如果我们从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各自源流出发进行归纳和总结,我们就可以提炼出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起源的基本模式。[2]主要有三种学说。

1.1 生产劳动学说

“武术起源于生产劳动”。这是我们在许多国家编写的教材上最常见的观点。

生产劳动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最基本的生存而进行的必要活动。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们开始使用工具,开始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武术就应运而生了。如:原始人在狩猎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使人与兽斗的过程中能够战胜野兽;同时狩猎工具也营运产生,有用藤绳缠住石球的飞石索,有弓箭,还有匕首。这些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脱离劳动演变成现在中国武术的一部分。

1.2 军事起源学说

军事战争与武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对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武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士兵的训练和战斗中运用的“兵技巧”和武术的“攻防技能”非常相似。如:军事中剑的格、击、刺、挂、抹、撩、斩和武术中剑法基本相同。其次,武术大量的借用兵书知识。如:《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武术中则被视为作战敌我双方交手前的先决条件。

1.3 宗教祭祀学说

该学说认为,武术起源于原始祖先宗教祭祀的巫术、图腾崇拜。如:蚩尤的“角抵戏”,传说蚩尤部落以牛为部落的象征图腾,发明了带有双角的牛头盔,进而发展成今天的相扑和中国式摔跤。再如:原始祖先为了风调雨顺而用木剑进行舞蹈祭天,发展到今天则成为剑舞。[3]

2 经历几千年发展后的当今中国武术现状

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当今的中国武术让我们感触到了它的危机。首先武术在中国文化的研究过程中一直处于边缘化得境地。再者,近几十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新武术”运动,中国武术逐渐被分割成了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两个部分。它们之间互不承认,互不相容。而且到目前为止来看,不管是传统武术还是竞技武术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1 传统武术现状

传统武术包括众多的门派的套路实战技法和器械对练内容等。目前流传有序、传播广泛、比较系统的拳种就有129种,而每个拳种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自己膜拜的人物故事,更有自己的历史和自己的精神思想。[4]

传统武术自身方面,由于其是从封建社会发展而来,很多拳师还是遵循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留一手”的思想。武术的传播只局限于血缘关系或同村同姓之人,使很多优秀的传统武术失传了。加之对传统的武术学习是一段艰辛的历程,要有很强的毅力,而且要求严格,习练时间长,很多年轻人趋之若鹜,这种传统武术时代性的缺失,使之出现了传统武术后备人才资源力量不足的现状。在国家方面,由于国家提倡和大力的发展竞技武术,使传统的武术缺乏政府的有力扶持和引导,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出现了频临失传的危险,不得不走向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

2.2 竞技武术现状

竞技武术是近代刚刚形成的武术体系,分为竞技套路和散打两个部分。

由于西方体育分化的冲击,自1957年开始,国家编排了一系列的武术竞赛套路,脱离了武术原有的技击攻防含义,没有了对抗性技术的练习和指导,武术变成了花哨的表演,变成了“武术舞蹈”追求其所谓的“高、难、新、美”,脱离了其中国武术的本质。

散打自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被慢慢推广,但是其传统武术底蕴的支持不足,趋向于自由搏击。再者,自身在发展和推广过程中趋利性严重,缺乏创新与改变。

3 中国武术得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 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强大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同时也为武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在这种现状下,人们有了节余,有了自己的娱乐空闲时间,一部分人才开始选择学习武术。所以应该大力发展经济,为武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3.2 政府推行积极的政策推动中国武术的传播发展

政府的武术政策对武术的传播和发展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期出于军事目的或统治阶级的个人爱好。统治阶级对武术持积极的态度,重视武技人才。如:《管子·小匡》中记齐桓公对一位地方官吏说:“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这段材料充分说明了齐国君王对武技人才的重视。再如:《列子》中记子华使侠客强弱相凌,以为“戏乐”,导致“国殆成俗”;战国时的赵文王喜剑,同样“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5]因此,这个时期的武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直到70年代底80年代初这段时间里,政策行批判“唯技击论”之风,这段时间武术的技击发展停滞了。直到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武术的技击,像散打、太极推手等项目才得以开始逐步发展。

最近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了应积极发展文化软实力问题。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可以预计,在这个国家积极主动发展武术文化的政策下,武术将会得到较好的政策支持,因此,我们应该做好一切准备抓好这个机遇,使武术得到可持续的、良性的发展。

3.3 建立形成正确的中国武术传承方式

继承是发展的基础。正确的武术传承方式对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在中国传统武术这种消极的一味传承背景下,我们应该改变传承方式,建设优秀中国武术的传承方式。第一,拳师们应该解放思想,不分性别,不分门派,不分种族,广收门徒,倾囊相授。第二,各个拳种、门派在传承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接受,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第三,在武术的传承教授过程中,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因材施教,对不同的教授群体采用不同的难度标准,使每个武术学习者都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武术带给他的乐趣和价值。

3.4 大力发展武术人才力量储备,使武术发展后继有人

中国武术人才是中国武术未来发展的根本,只有大力发展中国武术的后备人才储备,中国武术才会后继有人,才会得以长足的发展。

一是高级武术(博士、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让高级武术人才深入实际学习,进行社会调查,为武术的复兴出谋献策,体现高级武术人才的价值与作用。二是重视武术专业人才(本科生)的培养与使用。社会上俗称这层人才为学院派,他们在高校优越的环境里系统的学习武术知识,对中外武术状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具有善待中西文化的意识,教好用好这层人才意义重大。三是充分发挥民间武术人才的作用。传统武术发展的主要载体是民间武术人,由于传统武术自古置身于民间这块沃土之中,大量的拳派名师也源于此。[6]

3.5 创新为中国武术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创新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源泉,是中国武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在中国几千年的武术发展过程中,它不是没有基础的、孤立的创新,而是与继承和发展相联系的创新,因此才形成了129种目前流传有序、传播广泛、比较系统的拳种。

中国武术的创新不能单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单一的武术创新,还应该从思想,运作推广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应该运用发散性的创新思维来看待中国武术的生存发展问题;运用创新型的运作模式来推广和发展中国的武术。比如:在日韩的空手道、跆拳道之风强盛的背景下。考虑到,第一,中国武术太极世界习练人群比较多;第二,中国武术太极这个健身方式很简单,而且追求健康与快乐。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大胆尝试运用跆拳道的运作模式把中国武术太极打造成时尚,紧跟时代潮流的健身项目进行世界推广。

4 结语

在当今中国武术发展的这个现状下,中国武术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经济基础,政策支持,人才储备,改革创新,正确的传承方式来支撑。只有这样,中国武术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才会朝着一个正确方向前进,才会不愧于中国“国粹”的称呼。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1.

[2]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1.

[3]史文锋.浅谈武术的起源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11(5).

[4]王 岗.关注拳种:实现文化教育与精神的挖掘[J].搏击·武术科学,2007(12).

[5]郭庆藩·庄子集释.说剑[M].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版,1954.

[6]郭志远.中国武术文化生存现状及传承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7).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Wushu

Pan Guangyao
(Sport Science Schoo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108)

This thesis studies o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Wushu through some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logical reasoning and so on.In addition,the study carries on research combining with the origin of Chinese Wushu and its present situations.Then the pape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Wushu should stand by economic base,policy support,reserve of talents,reform and innovation,and proper ways to development.In a word,the study hopes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Chinese Wushu survial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Wushu p titl =quot;pagen situation survivaldevelopment

G85

A

1004—5643(2012)01—0022—03

潘光耀(1988~),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散手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传统武术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武术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