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青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繁荣农村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有一个独特、丰富的内涵,包含了广泛和深刻的思想。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农民的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培养以及繁荣新农村文化生活,促进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农村新风尚、构建和谐农村为目标,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农村体育是在农村地区,以每个年龄段的农村人口为对象,以提高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发展为目的,包括农村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各种体育教育和各种形式体育活动。作为农村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文化是指所有世代农民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它是农民的体育思想和体育文化,在实践中形成和积累的认知风格、思维模式、价值观、情感、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和心理的深层结构,它表达的是一个农民的精神世界、个性特征和文明程度。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体育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越发明显,党中央、国务院从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把全民健身体系纳入到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来,充分肯定了体育文化建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一方面能够提高广大居民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当人民群众的思想、发展观念和价值取向等发生碰撞的时候,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体育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和高尚的道德制约着人们的精神,提高人的素质,锻炼人的意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体育文化建设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价值观、人际关系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改变农村落后的观念、排除不健康的文化、社会环境的优化、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村人口的素质制约着中国人口的整体素质,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也是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强化农村民风、民俗的建设,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有效途径。
乡、村干部和群众业余艺术爱好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支体育文化建设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和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致使这些工作人员对体育文化和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因此造成了他们不能够满足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另一个方面,由于农村体育文化建人才的非常稀缺,人民群众往往有了对某项体育或文化活动的热情,但苦于无法找到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导致活动不能顺利进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活动开展的必备的物质条件,同时也决定着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农村体育文化设施包括广大人民群众锻炼时所必需的体育场地、器材以及基础的体育设施等。近年来,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已经引起各级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也有所增加,但是这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的需要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加大对农村体育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社会相关资金和企事业的赞助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以保证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由于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相关体育文化知识宣传的力度不够,又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所以未能够帮助广大农民转变对体育文化活动的一些偏见,未能引导他们树立健体、健心的意识,导致广大群众对体育文化事业的参与热情不够高涨。从事基层的体育宣传工作,如果不能够从根本上唤起农民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热情,那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就会面临很大的难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归根到底是还是发展农村经济。换言之,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否成功和它所寄生的经济土壤是密切相关的。当前,在不少地区的农村,农民在养老、医疗、低保和体育健身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薄弱的经济基础无法为体育文化提供发展的沃土。所以,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必须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方面下大工夫,实现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展农村体育,才能从根本上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才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在依靠国家资金投入的前提下,要积极吸引社会投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良好局面。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把增强农民体质作为农村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抓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加速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坚持面向农民、服务农民,注重实效,惠及全国各地农民,使“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不断建设和完善一个覆盖全国的、容量大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健身服务体系。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民族众多,又加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改革开放的程度不同,因此,在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中,不能遵循相同的模式,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文化水平,必须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文化水平相适应。另外,要根据各地和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体育文化发展战略,既要广泛吸收、继承和发扬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的体育文化,也要注重与有时代感的现代体育文化相结合。例如,传统的武术、龙舟、舞龙、风筝、秧歌等项目,这些都是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有当地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而球类、田径、健美操等一些现代的体育项目也正在农村受到欢迎和推广。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让广大农民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在运动中体验快乐,获得健康,同时也使体育真正走进农村和农民,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当前,制约我国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困难、开展少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指导。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几乎没有从事体育文化和体育活动的管理机构,村、乡镇一级中不设专门负责体育工作的干部,所以导致现有的一些体育活动完全依靠农民自发组织,体育组织和社团凤毛麟角。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专门人才的指导,致使这些体育活动的收效甚微,这些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管理功能,在基层设立相应的专门从事体育管理的机构和组织,并通过这些组织的组织、管理和指导,不断建立健全农村体育社团组织和体育骨干队伍,注重发挥农村现有体育组织的特殊作用。
[ 1 ]马岳良.体育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价值[ J ].体育学刊,2004(2):24-26.[ 2 ]林克明.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农村体育现状、特征及发展对策的初步研究[ J ].安徽体育科技,2005(1):16-18.
[ 3 ]陈彬.中国农村体育基本理论研究现状[ 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5):96-97.
[ 4 ]裴立新. 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 J ].体育与科学,2003(3).
[ 5 ]田振生,袁玉涛. 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研究[ 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