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外语教学部, 北京 100048]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介绍语言知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各项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文化内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原声英文电影作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资源,可以直观展现西方各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情景和语言,同时全方位地展现了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和社会哲学等文化知识。所以,英文电影赏析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纯正的语音语调,学会地道的英文表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用欣赏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下面以英文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为例,分析如何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文化教学,进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以追求梦想为主题的励志影片。影片讲述了小人物克里斯·加德纳于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的奋斗,演绎了普通美国人凭借智慧和努力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故事。影片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信念值得现代年轻人学习。影片里,主人公将自己的人生分成四个部分,并取了标志性的名字。为了表达对克里斯的崇敬,笔者也从四个方面分析影片。
1.追求幸福 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The pursuit of Happyness”很有意义,因为这是美国《独立宣言》中赋予每个人的权利:“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因此影片片名的字面意思就是“追求幸福”。但是观众一看到片名就会发现一个拼写错误,但看到最后一定会悟出编剧的真实用意。就像影片开头克里斯看到幼儿园墙上涂鸦时说的那样:“There is no Y in happiness,it’s an I.”(在“happiness”这个单词里,没有“Y”,应该是“I”。)片名巧妙地向观众传达了这样的思想:美国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会抱怨为什么(why),而是依靠自己(I)去奋斗!幸福只掌握在自己手中,它不会像每年冬天如约而至的圣诞老人来敲你的门。如果幸福真的来敲门,打开门后看到的一定是历经磨难、战胜挫折后那个更加强大坚韧的自己。
影片中,在孩子的母亲不堪忍受落魄的生活离开后,男人和孩子的生活更加艰难,甚至有那么几个时刻,作为旁观者的我已经无法想象在这样的绝境中,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日出。最令我感到心酸的是当孩子的玩具掉在道路中央,却因为赶公车不能去捡,孩子趴在车窗上撕心裂肺的哭泣。在一个有床可以睡的夜晚面前,玩具显得无足轻重。如果丢掉什么才能换来幸福,就狠心舍弃吧。这不仅是得与失的简单守恒,只要“我”还在,幸福的可能性就永远不是零。
2.抓住机遇 世界上有一种东西,需要你敏锐地感受、迅速地把握、积极地探索,它便是机遇。机遇往往都是瞬间出现,而又瞬间消失。从而善于把握机遇的人往往会成为最后的成功者。上天始终是公正的,它会公平地分给每个人一些大大小小的机遇,有些人善于把握机遇成为成功者,而有些人却不在乎每一次的机遇,最终一事无成。
影片中,出身贫寒的主人公克里斯只有高中学历,可以说他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要不是他对机遇的敏锐发现与出色的把握能力,他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不可能得到,更不要说成为20人之一的实习生。影片中,当克里斯告诉妻子他要去证券公司应聘一份证券经纪人的工作时,妻子却反问道:“证券经纪人,不是宇航员吗?”言语中充满了讽刺的意味。妻子的态度实际上代表了许多她们所处的社会阶层人的看法。在她们看来,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成为证券经纪人只能是天方夜谭。但是,面对逆境,克里斯没有退缩,他为自己创造并及时把握住了机会。
影片中,魔方不仅仅象征着他生活起初的混乱状态,事实上,魔方还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转机。他想到证券公司工作,但是又很难接触到那家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他锲而不舍,终于争取到了一个和那位主管同坐一辆出租车的机会。而对方正好在费力地想把魔方拼好,却连一个面都没拼成功。克里斯要求自己试试,他居然把六个面都拼好了,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预示着他后来的成功。因为,通过努力他可以让魔方从混乱归于有序,对待生活他也可以做到这样。
3.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 影片中,男人对儿子说,如果你有梦想,就一定要保护好它。这一句话,体现出他坚持信念的人生态度。影片更多的是从外在表现来体现信念,例如他自己的乐观,在去维特公司面试等待人事部主管时,他自言自语道,“他的名字听起来很可爱,就好像他会给我份工作,外加一个拥抱。而我所要做的,就是让他知道,我精通数字,而且懂得待人之道。”可以看出,克里斯总是朝着乐观的方面看问题。为了能进入到维特公司,他总是在公司楼下等着见主管,想找机会和主管坐下来简单谈谈。一方面他有了目标就会一直朝着目标努力,不断寻找机会,另一方面他有了机会又能好好把握。信念是智者面对人生的勤恳态度,信念是勇者面对真理的执著精神,信念是善者面对生命的热爱情感。
通过影片也可以总结出现实社会想要成功的途径,其实就是明确目标,然后不断努力,这样的模式很简单,至于怎样努力就要靠自己了。在克里斯无家可归之时,他把医疗仪器当做时光机带儿子一起回到恐龙时代,并找到厕所这个“山洞”去躲避恐龙。片中克里斯抱着儿子躲在厕所里哭的场景很令人动容,但他有着乐观的心态,给了儿子一个很好的庇护,他将自己的信念传给了儿子,让儿子能够依然安心地睡觉,坚定地拥有对生活的信念。
片中传达克里斯乐观信念的地方比比皆是,例如儿子问他为什么我们要搬到汽车旅馆住的时候,他说“因为我会有份更好的工作”,又如他对他的妻子说“我们会渡过难关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影片这样处理情节,既有趣又表现出了克里斯的不懈努力。
4.父子之情 美国人虽然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但是他们对于家庭也一样重视,片中的孩子就是克里斯奋斗的动力,他所追求的幸福亦是给孩子幸福。克里斯能够突破生活潦倒的重围,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秘诀,除了他的坚持不懈和毅力、理想、希望以外,还有他对儿子深深的爱,以及影片后面提到的宗教的力量。在证券公司实习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克里斯最艰难的三个月:没有收入,没有住所,前途也没有保障。但他从不言败,也不把自己的狼狈境况告诉别人以换取一些同情。和客户打交道时,他不放弃一丝希望,用自己的诚实和执著来打动人,他也没有一刻忽视自己的儿子。有几个镜头非常感人:他搂着儿子在地铁站的卫生间睡觉,外面有人使劲敲门,他痛苦无奈地流下眼泪;考试前夕实在没有钱了,他给儿子买了一块比萨饼,自己饿着肚子在旁边看书,然后父子俩在地铁上度过一夜;卖血换来钱买零件修理有故障的扫描仪,修好后终于卖出去了,父子俩可以不去救济站过夜,而是去一家旅馆奢侈一下,但父子俩相拥着看电视却在椅子上睡着了,都没有去享受久违的舒适的床。父子之间的这种爱克里斯解释道,因为他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因此决定做一个负责任和充满爱心的父亲。他确实做到了,也得到了儿子的认可,在救济所儿子睡觉前对他说“你是个好爸爸”。
父亲对儿子的教育也是无时无刻的,在儿子觉得自己不能打篮球时,克里斯对儿子说:“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努力去实现。”不管儿子能不能听懂这样的话,至少克里斯有这样的意识要教会儿子我们所说的做人的道理,内容是对理想的追求,这与我国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是值得借鉴的。
影片最终所诠释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呢?《独立宣言》规定了所有美国公民享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它却不曾对幸福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也许这也正是影片需要观众去深思的问题。克里斯的幸福只是他最后所获得的金钱和地位吗?不,这些绝不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全部的幸福。欣赏完电影后,学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贯穿影片的也并不全都是克里斯的苦难与挫折,在他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幸福一直与他相伴。当他把丢失的扫描仪找回,当他把全部扫描仪都推销出去,当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共渡难关……,在追逐过程中的每一个落脚处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的幸福。所以,只要我们相信自己,有毅力和信心不停地去追求幸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从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可以看到,欣赏一部好的英文影片,不仅可以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知识,同时还可以获取文化知识,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人文精神和价值观。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为学生精选合适的影片,科学设计英文电影教学步骤,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了解英语国家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语用能力。
[1]Ruth Benedict.Patterns of Culture [M].New York:Mariner Books,1934.
[2]朱世达.当代美国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01:13.
[3]杨蕴玉,胡荣荣.美国人的行为趋向:《当幸福来敲门》的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08,(21).
[4]姚颖,杨蕴玉.追求幸福,保护梦想——解读《追求幸福》的美国文化[J].电影评介,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