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敏[湖南女子学院, 长沙 410004]
“中国现代历史是被现代性的历史叙事笼罩的历史。”随着“五四”“人的文学”的提出,中国文学正式开始了走向“现代”的艰难而困惑的路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走向一种异质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决裂。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性”、“全球化”的文化交融,文学也开启了对现代性的反思。当往日的激情与躁动被时间过滤,对现代性的理解和阐释也逐渐显示出由西式到中式的转变倾向。《笨花》正是作家对这一湮灭已久的传统的领悟。在这里,作家试图拨开被现代性笼罩的文化迷雾,去寻找与往昔藕断丝连的潜在质素,探究文化断裂处的挣扎与尴尬。
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进入“历史”,用现代人的理念去反观“历史”,这是《笨花》完全迥异于历史科学的艺术个性。《笨花》中有着明显的历史痕迹,它关涉自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五十年的那个历史断面。那里有近代中国社会最激烈的变革,有中华民族最深重的灾难。但作家的写作兴趣显然不在其中,情感的焦点在于历史背景下的人和他们的生活。
笨花村的生活是从黄昏开始的:西贝家封闭式的晚餐、骡子在打滚,夹杂着猎兔和女人的叫骂;向家的鸡蛋换葱;“走动儿”穿过村庄去和另一个女人的幽会……笨花村的黄昏像一台戏,如一个小社会,是一幅气韵生动的生活图景,浮动着浑厚的乡土气息。这些生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亘古不变。小村庄始终不慌不忙地迎送一个又一个日出日落,这是作家所注视的生活维面,也是她心向往之的日子,她试图在这些慵懒的细节中发现某种真谛,开启对我们民族古老道德秩序的揭秘与探源。
然而历史不会因为平淡而停滞,《笨花》所叙述的恬静、稳定的历史图景正在处于碎裂的阶段。笨花村卖豆腐脑的向喜质朴得如同一株庄稼,在历史的推动下,出门当兵,经历了几场战事后虽位居中将,功名显赫,但仍逃脱不了现代历史进程人事对内心道德的违背;儿时的向文成离开笨花,付出了一个眼睛的代价,他宁愿让外面世界的印象永远像他心目中那样永远明澈,而他失明糊涂时的念叨却讲出了现代与传统的对立:外来的基督教并没有拯救到羸弱的西贝梅阁;本分的向桂也在日本人的欺骗下破产……抗战胜利,历史在笨花村结束,笨花村又回归到它原先的秩序,向家还是吃着已经习惯的绿豆粥,鸡蛋换葱的生意又兴盛起来……月色中的笨花重新回归画般宁静。
铲除和埋葬古老的传统曾经是20世纪文学的一个主题,依附于农耕文化的传统乡村,腐烂的气息令人喘不过气,沉闷的如死水般束缚着历史车轮前进的步伐,急切期盼一场疾风骤雨式的革命带来新生的力量,并从此走向乡村的现代化进程。然而《笨花》的种种情节却表明传统有其本身所维持的文化与道德,它也是中国现代进程中的一种促进因素,那是人们内心永葆的东西,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时候,它都是恒定的。正如铁凝自己所言:像笨花村这样的村庄没有在乱世中分崩瓦解,依赖的正是那些不被人们注意却主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传统价值观。
现代与传统就像新与旧,并不是一个线性的概念,而是交叉缠绕,本土文化的特制从未在我们身上离开过。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地位在世界的日益提升,作家们纷纷通过各种方式,以平静和理性的姿态来重新观照本土文化,同时对异质文化也表现出谨慎和矜持。在《笨花》中,作家通过对一家三代不同文化接受者的塑造,关注着现代知识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历史与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与影响。
主人公向喜一生弃农从戎、弃官返乡,从未从事过文化生当,却是作家塑造的本土文化的忠实践行者。六岁跟秀才读《孟子》《论语》,尤其书中孟子和梁惠王的对答更使他铭记不忘,并伴随了他一生;能从戎的原因也是因为对传统道德秩序“未有仁而贵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厚其君者也”的理解与秉持。而后,他改名为中和,字谦益。有段时间他扶摇直上,但从来也没得意忘形。相对于其他当权者,他显得更加厚道、平和。向喜不是那种投机取巧的时代弄潮儿,也不像那些充满了欲望的现代人。他崇尚的是孟子的中和之道,他拒绝了上司处理湖北兵变之命,孙传芳则枪毙了年近七十的降将施从滨。为了回避某些违背人性原则的诱惑,他宁可无功而返,从动荡的时局中挤出来,乘上最后一列火车返回乡下,并最终在面对日本兵时,开枪自杀,尸体落入粪坑。尽管漂泊万里,但他始终心系故土。“叶落归根”这个充满农耕文化的比喻,比较准确地形容了他的一生。如果说代表着“未来”的是“现代知识”,那么向喜就是一个本土文化的保存者。然而我们却不能把他视为迂腐的遗老遗少,正如铁凝自己感叹:虽然他们最终可能只是历史风云中的尘土,但却是珍贵的尘土,是这个民族的底色。
如果说向喜是小说中作家珍惜的人物,那么他的下一代向文成则是作家努力表现的,他是两类知识的整合者,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文化的兼容与开阔性。聪慧的向文成从小学习《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对眼前的文字过目不忘,深得私塾先生的喜爱,在武汉军营,对代表现代知识的《申报》也表示着莫大的兴趣,他主修中医,但对于一切新知识都抱有好感:他没学过自然科学,却通过自己的研究拟出了计算土地的算式和无线电的原理;从向喜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缓慢的过渡,新世界的信息正在一点一点地渗入,本土文化并没有像预料的那样显出强烈的抗拒姿态,而是将其利于现实的成分通过自己的方式不断地吸收进来。就像向文成喜欢的地图,它使他心胸开阔,使他思想不局限于笨花,“宛若与世界同在”。
历史运行到20世纪20年代,新思想、新思潮伴随着各种运动在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孕育了掌握现代知识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接受了新式教育,富于激情,对社会有着强烈的敏感度和参与热情,向武备则是这一阶层的代表。从新式学堂的激进学生到一名游击队员,武备一直追寻着时代的脚步,然而,对于知识分子的身份,他又时常表现出矛盾。第一场战争因为“我这个小知识分子”而导致失败;在与土匪的谈判中,他受到“小知识分子”潜移默化的意识影响;因为穿着知识分子裤被称为“知识分子”,他几次想换掉;当被抽调去做群众工作时,因为身上的小知识分子气质,遭到彻底的失败……离开本土基础去生搬现代文明,注定会遭遇尴尬的境地。这是作家对历史的反思,更是对当下中国文化走向的探索。
在全球化社会转型的条件下,女性追求的解放一开始就面临着传统与现代割裂的文化状况:一方面,要按传统规矩束缚自己;另一方面,接受外来思想的牵引,在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夹击中,不断探求自我性别的确认之路。然而,事实上,女性文学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对矛盾,对西方女性主义简单的复制和引入,使女性话语内部充满了各种悖论和陷阱。
同艾是主人公向喜的大太太,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特有的“隐忍”、“宽容”、“大气”以及勤劳贤惠、心灵手巧的传统美德。新婚面对公公的胡话,他非但不介意还安慰向喜“一个老人一个脾气”,显出对老人的尊敬;她与丈夫相敬如宾,当面对丈夫弃农从戎的决定,她毅然割舍掉对新婚丈夫的不舍送夫去从军,这又是她贤惠的一面;“同艾娶到向家,向家才有了‘四蓬缯’”,“有‘四蓬缯’的人家是一个标志:女人灵巧,日子滋润”;她注重行为举止,平时说话斯文;为了丈夫的身份,她注重仪表,尽量保持自身的品味和矜持;当她带着儿子高兴去探望升官的丈夫,却见到丈夫背着他娶的二房和二房的两个儿子,面对这一切,她忍受着内心的痛苦,显示出女性的包容、大气和坚强,“不卑不亢地对待二丫头,带文麒和文麟也如同亲生”,连丈夫都由衷地佩服和感激她的豁达和厚道。然而她也有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悲伤。当她突然看到顺容就昏了过去,在回笨花的路上,同艾“面容淡然,心中却是倒海翻江”,“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劈里啪啦落下来”,甚至都有了想死的心,这一打击一直影响了她的一生,以至于每次在与自己最亲密的爱人同房时都会无缘无故地上厕所。同艾承受着传统妇女固守的家庭尊卑之痛,她对传统妇德的教化表现得无能为力,也感受着一辈子的孤独和空落。
施玉蝉反叛和摆脱了同艾的命运,她对自我和社会价值的谋求使她摆脱了对男性的依附,显示了女性的主体性和独立价值。作为向喜的三姨太,施玉蝉承受了现实选择与传统角色的双重压力。在生活中作为一名“走钢丝”的名伶,她执著地追求着自己的事业,她努力改变着自己顺从牺牲的命运,努力去打破封建伦理关系的束缚,但她在走出家庭迈向社会的时候,却永远失去了女性的家庭角色和母亲的责任。在这里,铁凝对做人和做女人的两难处境发出了无声的叹息。
与“娘”和生母不同,取灯是小说极力刻画的女性的典型。她热烈、理想、现代,对现代理想和日常生活伦理都保持着向上的热情。她对革命有着真诚的信仰,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为抗日的夜校讲课;积极参加青抗联动员,鼓励人们振奋精神,其生命和人生价值也在工作中变得伟大。但是取灯并没有丧失传统女性的伦理价值。作为女儿,她善良、仁义,她对不是亲生的保定的妈和笨花的娘都很孝顺;她对年龄相仿的女伴也有着深厚的情谊,对西贝梅阁惺惺相惜,对小袄子没有无端的厌弃。正因为这样,自尊自强的取灯赢得了时令真诚、平等的爱和所有人对她的永远怀念。
现代自主意识和传统伦理的融合缓解了铁凝女性创作的内在焦虑,《笨花》也实现了现代女性解放的本质目标:获得双重身份的自我认同,即传统女性伦理身份和现代自我身份的认同,民族性和现代性的认同。这种双重的认同和追求,使女性摆脱了长期以来传统和现代对立的性别意识的精神压力,为新世纪女性发展与女性文学和谐美的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
全球化的号角已经吹响,各民族与现代化之间的分化与整合越来越激烈,当西方模式的现代性历程失去昔日所向披靡的辉煌时,传统正以其厚实和“笨拙”显示着它特有的质素。《笨花》的表达,无疑是作家对传统与现代理性思考的感性显现。正如作家自己所言,“笨花、洋花都是棉花”,只有融入本土文化质素的现代性才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1]铁凝.《笨花》与我[N].人民日报,2006-2-16.
[2]陆萍萍.现代性的断裂与整合[J].理论与创作,2007(3).
[3]闫红.《笨花》:女性叙事的隐痛及其艺术解决[J].当代文坛,2006(5).
[4]孟繁华.坚韧的叙事——新世纪文学真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