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97;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作 者:姜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
张养浩(1270—1329)是元代名臣,是著名的散曲作家。《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他在文宗天历二年(1329),作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关中救灾途中凭吊古迹,用“山坡羊”的曲调写下的九首怀古曲子之一,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散曲中不可多得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很高的作品。这首散曲将呜咽凄怆的韵律、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鞭辟入里的议论完美结合,熔悲情壮景于一炉,汇古今兴亡于一体,形成了高远深邃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首先要说的是《山坡羊·潼关怀古》的韵律,这是以往论者常常忽略的地方。原因大概在于,大家都知道诗词具有“音乐美”,散曲是可以吟唱的,讲究韵律自不必说。然而,这首曲子的高妙之处在于“音与情”的浑然一体、和谐统一。该曲押的是古韵“鱼模韵”,“聚、怒、路、都、蹰、处、土、苦”,读来有阻塞不畅、低沉压抑、不吐不快之感,从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人民遭受苦难的呜咽之声、聚集反抗的愤怒之声,以及作者面对百姓苦难发出的悲怆之声、对统治者的怒斥之声。这与全曲的景物、情感、议论的色彩基调是高度一致的,可以说在音韵层面已“先声夺人”,把人带入到一种情境氛围之中。
全曲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起笔,犹如千尺瀑布,飞流而下,汇成一股洪流,惊心动魄,气势逼人。如果说该曲最后的议论是文章“心脏”的话,那么“聚”、“怒”两字足可以称得上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中可以窥见全曲的基本风貌。“聚”与“怒”不但生动地勾勒出了潼关地势的险峻,而且在“聚”和“怒”的动态意象中,暗含着一幅千军聚集、万马怒吼的朝代争斗的历史画卷。同时,“聚”与“怒”这两个拟人化词语的选用,使自然界的山河都呈现了一种特定的聚集力量和愤怒情绪,巧妙地铺染了潼关内外一派天怒人怨的氛围。那连绵起伏的山峰,不就是历史的见证吗?那咆哮奔腾的河水,不就是人民痛苦的呼喊和反抗的怒吼吗?
“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语意简洁,却又让人浮想联翩。潼关,据山临河,虎踞龙盘,乃长安(即西都)的门户。从潼关到长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是一条历史兴亡的路,这是一条浸透血泪的路,是见证历史的路。在这条路上,走过多少胜利者和失败者,又有多少朝代走向兴盛和衰亡!在这条路上,留下了人民多少苦难的脚印,倒卧过多少士卒的尸骨!
开头三句满含感情的“景语”,自然地引起作者的怀古之兴,随势进入到历史的沉湎之中。“望西都”,三字承转自如,一个“望”字,将视线从潼关内外的高山大河转向了古都长安,雄壮的潼关激发起作者无尽的思绪和感慨。长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唐帝国的国都,它犹如一座历史舞台,在这里上演了多少兴衰荣辱,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演出过多少威武雄壮,悲欢离合的精彩戏剧;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浓墨重彩地书写描绘过长安;特别是广大劳苦百姓,曾在长安这块土地上流过多少血汗!这怎能不让人“意踌蹰”。
“伤心秦汉”两句,描写了秦汉两代,群雄逐鹿,朝代迭替,霸秦强汉,转眼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对历史的怀想在这里达到高潮。秦汉统治者曾大兴土木,苦心营造无数殿堂楼阁、万千水榭庭台,竞相修筑起自己的安乐窝,挥霍了多少民脂民膏!那曾经是秦宫汉院欢宴达旦、歌舞升平的万间宫殿,在人民的怒吼声中,都已灰飞烟灭、化做了尘土。那一把火烧掉的、那战马践踏的岂止是秦砖汉瓦?那是无数百姓的血汗和泪水!繁华成土固然令人伤感,但作者最伤心的是用血肉筑成这些繁华宫殿的百姓的悲惨命运。“伤心”一词用在这里,可以说化腐朽为神奇,饱含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无比同情、对统治者无比失望的思想感情,情调深沉低回,感情哀婉沉重。
经过前面历史“空间”的制造和历史“意象”的再现之后,作者蓄积的情感此时达到高潮,惊天一论已如鲠在喉,喷薄而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一个极其鲜明而深刻的命题。作者从自古到今的历史与现实中,看透了统治者的贪婪和虚伪,揭示了在封建社会中,普通百姓永远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王朝兴,统治者便大兴土木,奴役和盘剥百姓,以供其骄奢淫逸;王朝亡,又致社会动乱,兵连祸结,陷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顾炎武《海上》)无论朝代怎样兴衰更替,压在百姓头上的苛捐杂税,天灾人祸,战乱流离等等沉重的负担都没有根本改变。在此,作者以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百姓的悲惨命运,深切表达了对百姓之苦的理解和同情,对封建统治者无视百姓疾苦的愤慨与鞭挞。“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慨叹,可以说是千锤百炼,一字千钧,掘意精要,语气尖锐而警拔,寓意丰富而深沉,是对封建统治的深刻洞察与精辟总结。
张养浩所发出的可谓是“千古一论”。在这之前以及同时代,封建士大夫不乏悲天悯人之作,却似乎还不曾有如张养浩那样质朴明快地表述过这一命题。曹操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杜甫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曹松有“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己亥岁二首之一》);文天祥有“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等等,这些诗词感情不能说不炽热,但似乎只停留在具体人物事件的描述上,只停留在同情百姓的层次上,并没有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去认识百姓遭受苦难的真正原因。和同时代的比较,张养浩不像陈草庵那样对世事采取冷漠的态度,“兴,也任他;亡,也任他”(《山坡羊·叹世》);也不是赵善庆那样对世事采取旁观的态度,“兴,多见些;亡,多说些”(《山坡羊·燕子》)。张养浩的这一声感叹既不是站在士大夫的立场抒发怀古之幽思,悲叹王朝更替,世事沧桑沉浮,也不似落魄文人那样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感慨,而是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从民生的疾苦去评判历史,由历史朝代更迭、兴衰交替的现象总结出的一条历史定律,深刻而警策,发前人所未发,跳出了一般怀古作品的窠臼,传达了劳动人民的呼声,显示出不同于常人的胸怀和眼光,其思想境界远远高出一般的怀古之作。
《毛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李大钊《是非篇》认为论说是“激于心而发于声”。张养浩之所以能发出这样的“千古一论”,是他长期关心人民疾苦、同情百姓遭际的情感的凝炼与升华,正所谓“情动于中”、“论激于心”,表现了他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在元代,张养浩堪称勤于政事的循吏,为县令、御史、中书时分别著有《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合成一书为《三事忠告》。《四库全书总目》评该书曰:“其言皆切实尽理而不涉于迂阔,盖养浩留心实政,举所阅历者著之,非讲学家务为高论,可坐而言而不可起而行者也。”他认识到封建政权的“兴建”,是由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殉葬;他感叹争名夺利的虚妄;他愤愤于历代君主的竞相豪奢。张养浩直言敢谏,数忤人君,也为当国者所不容,无奈退隐远祸,朝廷屡次征召,皆坚辞不赴。然而,面对百姓遭受大灾,虽已六十高龄,却又挺身而出,“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不久便溘然长逝,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张养浩与百姓之间的这种情愫,直到今天仍然显得弥足珍贵。
可以说,正是由于这首散曲的深刻意境与作者的爱民情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论述,虽穿越数百年的历史时空,至今仍振聋发聩,令人感慨无限!在距张养浩六百年后的鲁迅先生笔下对这一主题也有绝妙的概括:过去的历史,对百姓来说,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颠来倒去而已(《灯下漫笔·一》)。历史是一面镜子,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杜牧说过:“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作为今人,我们又能从中悟出什么呢?不可否认,我们今天的时代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与封建社会不可同日而语。然而,由于许多主客观原因,当下社会涉及到百姓衣食住行的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严重问题。每当想到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想到层出不穷的矿难,想到许多百姓看不起病,想到许多百姓买不起房,想到官商勾结,想到一些官员的挥霍无度、贪污腐败,想到一些官员面对百姓的疾苦麻木不仁、冷漠无情,想到甚至有“公仆”给予百姓以“屁民”的称呼……不能不让人陷入沉思:历史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