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俨[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 210000]
作 者:刘 俨,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现当代文学。
《黑暗的心脏》(Heart of Darkness)是约瑟夫·康拉德于1902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被誉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现代小说。小说以康拉德1890年的刚果之行为背景,讲述主人公马洛深入非洲腹地的所见所闻。小说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评论家的关注,人们试图从各种角度多方位解读这部作品:有的学者分析小说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有的学者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了父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有的学者从殖民主义角度研究小说中的东方主义色彩;还有学者从存在主义、种族主义批评等视角来研究。《黑暗的心脏》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正是因为其中几个原型的运用,这些原型中蕴含了人类一些共同的经验,唤起了人们内心深藏的共鸣。
小说的主人公马洛深入神秘的非洲大陆,怀着对库尔兹的崇拜与景仰,历经种种艰难险恶,终于见到了心目中的偶像。就在他见到库尔兹之后的一天深夜,他发现库尔兹不见了。马洛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自己偷偷地去寻找库尔兹。当时马洛已经逐渐了解到库尔兹的内心,对其怀有一种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他鄙视库尔兹对财富和权力的贪婪,并且痛恨他的残忍与暴力;另一方面,他也能够理解库尔兹内心的挣扎和渴求,他仿佛在库尔兹身上看到了自己内心黑暗的一面,他们有着共同的作恶的欲望。这时如果他告发库尔兹就好像告发另外一个自己,所以马洛对库尔兹这种不自觉的同情与认同正是他人格中阴影部分的展现。
原型批评中的阴影是指人格中黑暗的、低劣的部分,是不道德的、堕落的欲望,常常被当做罪恶的源头,是人类心灵中未被认识的阴暗面。承认自己的阴影需要足够的勇气,为了避免道德感所引起的羞愧和负罪感,意识则会将人格中的阴暗面“投射”到他人身上,因此我们会无意识地对某些不道德的人物产生同情或认同。
当马洛找到库尔兹并且劝说他回到船上去时,不单是库尔兹在激烈的自我斗争后才决定回到船上去,马洛也在跟自己内心的阴暗面进行斗争,他说“如果有谁曾和一个灵魂作过斗争的话,那我就是那个人”。当库尔兹死后被埋葬时,马洛觉得自己也差一点被埋掉了。实际上,随着库尔兹一起被埋葬掉的是马洛内心曾经有过的善与恶的斗争,是马洛灵魂的一部分。
诺亚方舟是《圣经》中拯救人类的工具,常常被用来象征避难所,将人从巨大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小说中马洛的船正是诺亚方舟的象征。马洛此次航行的任务就是去中心站救出库尔兹,因此这艘船是马洛完成任务的工具,同时也是马洛的精神寄托,将他从无边的黑暗中解救出来。马洛日夜都离不开他的那只船,这艘船在那段混乱不堪的黑暗日子里给了他莫大的安慰。
这艘船也是马洛道德准则的象征,它的沉没和重新被打捞象征着旧的道德已经死去,新的准则需要被建立。刚开始的时候马洛的确是崇拜库尔兹,了解库尔兹在非洲的所作所为后,他理解甚至同情库尔兹,库尔兹一度唤醒了他内心深处隐藏的阴暗面。但马洛并没有像库尔兹那样堕落下去,他抵制住了荒野的诱惑,抵制住了人性向兽性的堕落。在马洛的船上,库尔兹是以道德堕落而终,但马洛找到的却是道德的救赎。马洛的船载着他重新从荒野驶向文明,让人们看到了人性救赎的希望,象征着人性获得了拯救,最终通往光明。
成长仪式最早出现在人类学的研究中,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仪式对即将进入社会、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年轻人进行一系列严酷的考验。根据成长仪式的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离、转变和归来。主人公离开熟悉的成长环境,告别年轻时的幻想和天真,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接受种种折磨和考验。经受住了一切考验后,他的人生观得到了改变,学会了适应社会,与生活妥协,从而完成了他步入社会的一次蜕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成长仪式也是年轻人社会化的过程。
马洛的刚果之行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去非洲之前,他对这次的旅行充满了期待,一下子就被那条河迷住了。于是,他与自己熟悉的欧洲大陆分离开来,来到了陌生的非洲大陆。在航行中,马洛沿途耳闻目睹了人性的阴暗面,欧洲殖民者没有将文明带到非洲大陆,而是对土著人进行掠夺、奴役和杀戮,他逐渐对殖民主义的本质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就连库尔兹——马洛心目中曾经的英雄——实际上是一个残忍、野蛮的掠夺者。马洛的所见所闻彻底颠覆了他原先的憧憬,使他在道德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的人生观因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所以,对马洛来说,这次航行使他由一名理想主义的、对未来怀有美好憧憬的年轻人蜕变成了一个世故的、与现实妥协的成人。最终,他回到了欧洲,隐瞒了库尔兹的临终遗言,也隐瞒了在非洲的一切,回归了他所隶属的社会。至此,马洛思想上的顿悟使他与社会达成了妥协,完成了他的成长历程。
弗莱在《伟大的代码》(The Great Code)一书中指出:“《士师记》的内容给了我们一个大体上是U型的叙事结构:背叛之后是落入灾难与奴役,随之是悔悟,然后通过解救又上升到差不多相当于上一次开始下降时的高度。这个接近于U的模式,在文学作品中以标准的喜剧形式出现。”①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反复出现过U型结构原型,一般来说,正置的U是喜剧的典型形态,倒置的U则是悲剧的典型形态。
在《黑暗的心脏》中康拉德采用的是倒置的U型结构。小说的开头就笼罩着一层阴暗的色调,“格雷夫森德的上空,弥漫着黑沉沉的阴霾,再往远处望去,灰暗的天空像是凝聚成一团愁云,死死地笼罩着世界上这座最宏伟、最壮丽的都市”。马洛的叙述又使得他的故事给人更加阴沉黑暗的感觉。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儿一直是世界上一个黑暗的地方。”随着叙述的深入,整个故事的脉络开始渐渐清晰起来。马洛怀着期待一步步来到了公司的中心站,沿途他的所见所闻都是对他之前信仰的颠覆,那些殖民者并没有将文明传播到非洲大陆,而是一味抢夺与杀戮。这段旅途中唯一让马洛有所期待的是他听说了许多关于库尔兹的“英雄事迹”,对他产生了好奇和向往。在见到库尔兹的时候小说达到了高潮。随着库尔兹神秘面纱的揭开,马洛认清了库尔兹的真面目,也认清了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暴力的掠夺与残忍的镇压,他的幻想破灭了。小说的基调随即又转入了阴沉黑暗。在小说的结尾,当马洛与库尔兹的未婚妻交谈的时候,房屋笼罩在一片黑暗的暮色中,随着未婚妻对库尔兹的夸赞,屋里变得越来越暗了。最后当马洛不得不向库尔兹的未婚妻撒谎时,他觉得黑暗更深了,“远处海面上横亘着一带乌云,那通向天涯海角的静静的大河在阴云笼罩的天穹下阴沉沉地流动着——仿佛是流入那无边无际的黑暗的心脏”。
在失去了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后,库尔兹任由内心的恶主宰,成为了一个道德堕落与沦丧的“野兽”,一度让人们蒙蔽在黑暗中而寻找不到任何出路。所幸的是,马洛虽然曾经内心也有过黑暗的一面,可是他及时遏制住了道德的堕落,抵制了作恶的欲望,让人们看到了光明与希望。
西方评论家古尔灵曾说过:“没有一部文学经典作品仅仅是由于它巧妙或写得不错而流芳百世的,它必须有几分普遍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有可能含有原型的成分。”②《黑暗的心脏》这部小说就包含了阴影原型、诺亚方舟原型、成长仪式原型以及叙事结构原型。这些文学原型的普遍性激起了读者的兴趣与共鸣,从而使得读者在康拉德引人入胜的叙述中展开对殖民主义的反思与批判。这些原型包含的深层内涵也丰富了小说的意蕴,使得小说关于道德沦丧和人性救赎的主题更加明确。
① 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郝振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页。
② 威尔弗雷德·L·古尔灵:《文学批评方法手册》,姚锦清等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41页。
[1] 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脏·“水仙号”上的黑家伙[M].胡南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 李文婕.伤感的成长历程:从原型批评的角度解读《黑暗的中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3]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