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历史与文学的边界进军——析诺曼·梅勒的《夜幕下的大军》

2012-08-15 00:42王祖友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名作欣赏 2012年30期
关键词:梅勒五角大楼虚构

⊙王祖友[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作 者:王祖友,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

文学批评理论从早期的历史主义批评,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各种形式主义批评和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批评理论,到兴起于80年代初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形成了一个循环:始于历史,归于历史(朱立元,第412页)。然而此“史”非彼“史”,新历史主义批评家所关注的历史是已经文本化了的“新”历史。路易斯·蒙特罗斯把历史的这种状况总结为“历史的文本性”,即历史与文学文本一样也是一种叙事,因此它同样具有主观性和虚构性。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后现代主义小说家所表征的历史也已经是掺杂了文学虚构性的“新”历史。在这样的小说中,历史真实和文学虚构的界限已经模糊难辨。

美国当代小说家诺曼·梅勒在这一点上与一些后现代主义批评家和小说家达成了共识。“在梅勒和许多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看来,历史和小说的确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文本,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可以打破的”(谷红丽,《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中历史的虚构策略》,第62页)。《夜幕下的大军》一书,记述了1967年10月美国各种反战力量,进军五角大楼,举行发对越南战争示威游行这一历史事件。梅勒正是在此书中,有意识地把历史和小说、真实和虚构交织在一起,来叙述反战游行这一历史事件,表达他对上世纪60年代美国历史和政治的深切关注和强烈的参与意识。

全书分两卷,副标题分别为《作为小说的历史》和《作为历史的小说》。显然,作者把这本书既看做历史,也看做小说。到底哪一卷是历史,哪一卷是小说?读者可能为标题的逻辑问题所混淆。索性,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指明:“当然,包括作者在内的所有的人都会继续把第一卷说成小说,而把第二卷说成历史。”

这话并非没有道理。为什么“所有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看法?理由有三:1.第一卷自始至终以主人公的活动为线索展开,从梅勒接到邀请,参加示威,直至被捕入狱。作者在第一卷末尾谈到本书的创作时说:“他随即撰写进军五角大楼的历史,但写来写去还是成了他个人这四天的历史”,也就是说第一卷主要是围绕个人写事件;而第二卷则以整个事件的进程展开。尽管偶尔也提到梅勒,但他不再处在中心位置。作者在第二卷前五部分对整个行动的筹备组织、目的任务、各种政治势力的分歧和联盟的可能作了交代。梅勒被捕之后的斗争形势,五角大楼前事态的发展经过,作者也根据各种资料并引用大量报刊报道在第六部分进行阐述;2.第一卷通过第三者的视线描写事件,同时又着眼于写事件对主人公的影响,包括主人公在不同场景中的思想、情绪、联想。特别是他被捕之后,注意力已完全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尽管作者力求真实,但毕竟是主人公梅勒的亲身感受,因而带有主观色彩;第二卷则是客观的陈述,尤其是前五部分基本上是直截了当的叙事,第六部分大段的引证更给人以记载史实的印象;3.在写作手法上第一卷以小说的艺术手法为主。虽然并不排斥写史的手法,如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分析一节就没有多少文学上的渲染,但总体上说以小说的手法为主;第二卷则以写史的方法为主,第六部分以后开始用小说的方法以期用小说的“显微镜”和“望远镜”修正各种报道造成的误差。随后的描写,如几个黑人示威者对一个黑人士兵的奚落,姑娘们以她们特有的方式开展斗争,警官逮捕群众,以楔形队伍驱散示威者等等,都用了小说的手法,但这些描写是为了更好地客观记述这次示威活动。

那么,《夜幕下的大军》中历史和小说、真实和虚构是否真如上述那样泾渭分明?如果不是,又有何联系?梅勒指出:“第一卷显然是披着小说伪装或外衣的历史,或者是表现为小说的历史,而第二卷则是一部用史书风格写成的货真价实的小说。”从这两段话看,作者在第一卷中是作为历史学家用小说的艺术手法写历史,第二卷则作为小说家以写史的方法写小说。说到底,梅勒是力求打破历史和小说、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

首先我们把它作为一本历史著作来考察。不论是第一卷还是第二卷,作者都是紧扣1967年10月进军五角大楼、反对越南战争示威游行这一主线来展开他的叙述的。第一卷四部分的标题分别是“星期四夜晚”、“星期五下午”、“星期六的行动”、“星期六夜晚和星期天全天”,清楚地表示了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陈述这一反战事件的发展全过程。第二卷交代了游行的政治背景和组织酝酿过程,分析了各种政治力量组成同盟的可能性以及分裂的危险,随后描写了斗争的形势,在五角大楼前文明抵制行动的发展和示威者与士兵对峙的实际情况,因此也不失为纪实写法。

就反战事件而言,梅勒并没有虚构,但他在写实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了他作为小说家的想象。究其原因,正如梅勒自己所说:“用写史书的方法是无法解释那些发生在五角大楼的神秘事件的。只有依靠直觉写作的小说家才能胜任这一工作。”由于视角不同,立场不同,历史学家或作家会对同一事件作出不同的描述,甚至对诸如参加集会人数的统计也相差甚远。梅勒认为:“各种新闻媒介围绕进军五角大楼事件所作的宣传造就了一片模糊的森林,挡住了历史学家的视线,而我们的小说则提供了看清事实的可能性。”确切地说,它提供了看清事实的工具。

作者把小说比做显微镜和望远镜,用小说的艺术手法来揭示历史学家所不能表述的历史真实。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时间、空间的交叉叙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立体真实感。前文已经提及第一卷四部分的标题分别是星期四夜晚、星期五下午、星期六的行动、星期六夜晚和星期天全天。标题体现了作者按时间顺序来记述这次反战示威事件,可他又不单纯拘泥于时间顺序,而是从一个场景跳到另一个场景地记述事件的发展。四个部分的每一节都集中于特定的场景,从梅勒的陋室、自由派的家宴、恩巴萨德影剧院、司法部门前的抗议、教堂前的集会,进而写林肯纪念堂的群众场面,五角大楼前的斗争,最后以对监狱和法庭的记述结束,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立体真实感;2.多维的视角。梅勒区别人与人物,他认为“一个人物可以从整体上加以掌握,可以清楚地加以了解,而一个人,他的本性在不断地变化”。梅勒以第三者的视角进行叙述,让读者进入人物的思维活动,从而使他们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第三者在文中不断变化,根据人物在不同的场合扮演的不同角色,称他为“冥思者”、“畜生”、“存在主义者”、“历史学家”、“小说家”、“将军”、“参加者”、“主人公”,或者索性叫“梅勒”,这就为观察和反映现实提供了多个视角;3.丰富的联想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当时的狂热气氛。梅勒认为,现实比想象更为曲折离奇。在描绘林肯纪念堂前的群众集会时,梅勒的思绪飞到了独立战争的年代,他看到了“像身穿绿色军装的联盟新兵一样,向第一场布尔渊战斗进发”。“发生这些荒诞不经的联想”,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因为梅勒为其时、其地那些衣着不凡的人群和余音缭绕的音乐所陶醉”。在另一个场合,那壮观的场面使他联想到法国大革命中革命群众攻打巴士底监狱。这种跨越时空的联想不仅描述了当时声势浩大的场面,而且烘托出了当时炽热的气氛。从这个意义上讲,梅勒确实利用想象,让读者感受到游行中人物和环境的真实性。当然,文中所应用的小说的艺术手法并非只有三种,诸如人物的刻画、对话的应用、细节的描写等,这些手法有效地弥补了单纯用写史的手法所无法表达的缺憾。历史学家勾勒出的图画固然逼真,但是通过小说艺术手法的应用,却可以使一幅图画更为真实。

历史和小说,真实和虚构之间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讲有着辩证的关系。虚构不等于臆造,文学中虚构基于现实,而基于现实的虚构又能更真实、更完整地反映现实。古今中外的文学巨著无不反映了有关的时代,并再现了特定的时代。梅勒在这本非虚构小说中,把小说和历史、虚构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究竟向读者阐明了些什么?

《夜幕下的大军》向我们展现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政治图景。读者在这本书中首先见到的是一股席卷美国的反对越南战争的洪流。在这支向五角大楼进军的队伍里,有大学生、大学教授、嬉皮士、彻底革命者、和平主义者、妇女等等,尽管他们的政治主张不同,却在反对越战的大旗下采取了统一行动。诚然,这次行动的目的并不明确,效果也不明显,但它毕竟反映了美国人民反对越战的决心。由此也可见美国在60年代所推行的战争政策即使在美国也不得人心。

《夜幕下的大军》还向我们揭示了美国民主的实质。游行是经过游行的组织者与政府代表反复交涉之后安排的。美国政府为了标榜民主,不得不同意示威者进行集会游行,但前提是不得妨碍秩序。于是,从集会地点、游行路线、进入五角大楼停车场附近地区的时间以及活动范围都一一作了具体的限制。政府规定游行队伍过波多马克河只能通过阿灵顿这座桥,而不能同时通过两座桥,以致数万人的游行队伍发生拥挤骚乱,从而达到其涣散士气的目的。政府还规定示威者不得接近五角大楼,为此,大楼前警备森严,还从外地调来伞兵部队加强把守,严阵以待,结果越过警戒线者皆遭逮捕,示威者惨遭毒打,上千人被捕入狱。美国民主如何,由此可见。

同时,《夜幕下的大军》也为我们勾勒出美国政治舞台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矛盾重重,内外交困。执政者企图通过不断将越南战争升级来转移人们的视线,却反而引起美国人民强烈的不满。美国在越南战争问题上产生了分裂。左派脱离了工会,新左派的出现、年龄差异和种族不同使左派四分五裂,黑人激进分子各行其是,自由派和中产阶级的和平主义者又自有主张,嬉皮士则不愿受任何约束。就拿这次反战示威游行来说,各种力量的目的和策略不同,给组织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抗议行动开始之后,矛盾就暴露了出来。所有的黑人都撤离了在林肯纪念堂前的集会,在华盛顿自行组织游行;在五角大楼面前,突击队在盲目进攻受挫后的惊慌逃跑,示威人群在军警楔形队伍冲击下的溃散,交织成一片混乱的场景。而这恰恰反映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

美国20世纪后半叶的文学批评界和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一种回归历史的强烈愿望。新历史主义批评家在关注“新”历史的同时,一些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也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着再创造。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之间的界限被彻底地打破了。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路易斯·蒙特鲁斯把历史的这种状况称为“文本性”。诺曼·梅勒同样认为历史与文学之间不存在清晰的界限,历史和文学一样都是一种可以被不断重写和解读的文本。(谷红丽,《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诺曼·梅勒小说中历史的文本性》,第59页)。在《夜幕下的大军》这部作品中,梅勒有意识地把历史和小说、真实和虚构交织在一起,用文本化了的历史来讲述反对越南战争示威游行这一真实历史事件,并进而展现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政治图景,揭示了美国民主的真相,以及勾勒了60年代美国各种政治力量四分五裂的局面,表达了作者对“二战”后美国历史的深切关注和强烈的参与意识。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谷红丽.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中历史的虚构策略[J].外国文学,2005,(04):59-63.

[3] 诺曼·梅勒.夜幕下的大军[M].任绍曾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4]谷红丽.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诺曼·梅勒小说中历史的文本性[J].外国文学,2004,(06):66-70.

编者手记:钱 丛

本期“中国小说”选发的四篇作品,是对几部类型突出的中国当代小说作品的分析与解读,许峰着眼于《风景》的形象塑造;黄芳、靳新来着眼于沈从文、汪曾祺的意象比较;郭名华、王辉重点关注贾平凹的民间文化意识;杨燕、林静则是从语言学角度对《中国式离婚》进行解析。可以看出,几位作者,不仅着眼于风格迥异的小说作品,同时也从各自的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研读与探析,且能够将小说放置到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之下进行观照,不仅是对小说内核的挖掘与延展,同时也反映出了小说虚构之外的现实意义,读后让我很受教益。但我唯一感到不足的是,如果解读者在字里行间,更多地让我们听到解读者“我”的声音,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我”在向我们诉说着他对作品的个人性理解,那是不是会让我们读来感到更为亲切呢?

猜你喜欢
梅勒五角大楼虚构
嘲弄的笑声
虚构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
虚构的钥匙
平静
五角大楼审计“不合格”
接受不改变
安贫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