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琳
建构游戏是一种幼儿喜爱的活动方式。它是幼儿运用玩具和结构材料,通过拼搭、构造、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当中的建筑物和各种物品的游戏,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可创造因素。而无数实践证明,建构游戏接近于幼儿的天性,更能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是落实“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之教育理念的切入口。那么,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呢?
通过本学年开展的系列建构游戏“幼儿园”,使我认识到正确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幼儿主动、有效学习的关键。教师的引导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由于建构游戏是通过手的操作,反映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印象,是依靠表象进行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充分观察,增加幼儿对建筑物的表象,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是建构游戏的关键。只有让幼儿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深入的了解,并形成丰富深刻的印象,这样孩子们才会有建构物体的愿望,有放手建构的能力。
幼儿园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场所。活动前,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大门是什么样的、花坛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园里有哪些主要建筑物,这些建筑物都有哪些特点、幼儿园的围墙是怎样的等等。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形状、结构,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积极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当幼儿参观后有一定的印象时,教师再引导幼儿用讨论、谈话的方法,提出一些关于外型、功能的问题,让幼儿自由讨论回答,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特征。如:参观大门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幼儿园大门是什么样的?高不高?大门的旁边有什么?参观教学楼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教学楼是什么样的?它一共有几层?每一层都有什么?参观滑滑梯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滑滑梯是什么样的?它的周围有什么?蘑菇桌有几个?蘑菇凳有几个?滑滑梯周围的地跟教学楼周围的地是一样的吗?那它们是怎样分开的呢?等等,这些问题都更好地帮助幼儿梳理、了解幼儿园的功能和外型,为建构游戏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认为,教师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是更好地开展建构游戏的必要前提。
游戏材料是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往往是在现有玩具或操作材料的启发下产生联想和创造愿望的。当确定好一个主题后,教师首先要和孩子们商量需要什么材料,引导他们去创造自己所需要的道具。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时,我引导幼儿思考,要搭建我们的幼儿园,可以用什么材料呢?这时许多幼儿都提到了我们常用的积木,我顺势引导:除了积木,还能用别的东西搭建幼儿园吗?在我的引导下,幼儿打开了思路:他们知道除了使用积木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物、废旧材料及半成品玩具作为建构材料,在游戏中创造性地使用。
当然,随着游戏开展的需要,教师应及时增添建构材料。分层次的材料投放,让孩子始终对这个主题保持兴趣和新颖感,在每次的活动中都能做出与上次不一样的东西。在开展“幼儿园”的主题时,第一次投放一些主体建筑物的材料,都是平时活动中常用来做大型建筑的,如:大小不等的长方形积木、拱型木片、圆柱型木棍、大型塑料炮筒、雪花片、纸盒等等,这些可以让孩子们做出幼儿园的主体部分;第二次投放材料之前,通过幼儿的讨论与建议,我们增加了许多废旧材料及半成品玩具,如:奶粉盒、牙膏盒、饮料瓶、易拉罐、果冻盒、卷纸筒、树叶、小箱子、吸管、皱纹纸、彩带等等,他们利用这些做成各种各样的大树、花坛,幼儿园里的蘑菇桌、蘑菇椅,垃圾桶,安全标识等等。通过分层次投放材料,孩子们搭的幼儿园一次比一次有新意,一次比一次漂亮。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正确的引导有赖于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了解,而了解幼儿的前提是教师细致的观察。正如《纲要》中所说“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操究式的师生互动。”那么,在建构游戏中,哪些地方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呢?
提供与收集的玩具或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性质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帮助幼儿学会较合理地使用材料。如:幼儿在用废旧纸盒搭建教学楼的时候,一组幼儿选择宽大的积木盒做楼房的楼面,而楼房的柱子则使用不稳定的乐百氏果奶瓶支撑,结果楼房往上搭两层后总是倒塌。我们就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仔细看看,我们的楼房为什么会倒呢?”这时孩子们不再满头大汗地重新搭楼房了,而是歪着脑袋看起来:“是果奶瓶没站住、上面太重了,果奶瓶太轻了”“到底用什么做楼房的柱子更好呢?”于是孩子们在教室内找开了,有的拿易拉罐,有的拿奶粉盒,有的往果奶瓶里灌沙子。经过大家的尝试,一致同意用奶粉盒横放在四面,当楼房稳稳当当地建好后,孩子们高兴地又叫又跳。这样,不仅使幼儿知道了如何选择材料做楼房的柱子,还使他们通过自身的“错误尝试”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幼儿的社会经验和知识有限,建构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问题,教师应仔细观察,了解幼儿各自的水平和需要,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我们通过巡回观察来了解幼儿的游戏状况,观察孩子的活动意向,准确判断幼儿的游戏需要,适时指导:孩子是否需要帮助;老师是否需要介入;应当选择什么样的介入方式,介入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间。比如,一位幼儿正在搭滑滑梯,他搭成一段一段,没有连接在一起,这时教师要马上指出这个错误吗?老师到底应当怎么做呢?我没有直接指出他的问题,也没有帮他搭,而是拿了一个小娃娃走上滑滑梯,走着走着娃娃掉到了滑滑梯下。幼儿看到了说:“娃娃从滑滑梯上摔了下来,我的滑滑梯断了,要修一下。”孩子们马上探究着如何将滑滑梯连起来,不一会儿的功夫,滑滑梯就修好了。教师的引导不一定要用语言,适当的介入胜过语言的引导,如果这时教师没有介入,孩子很有可能不知道这样的滑滑梯是不完整的、危险的,同时,教师的介入方式也是应当注意的,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你要注意怎么搭,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孩子的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幼儿游戏开始处于低潮时,当幼儿情绪不佳时,当幼儿获得成功时,当幼儿遇到技能障碍时,当幼儿游离游戏情景时,当幼儿延伸或扩展游戏内容有困难时,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当环境中产生不安全因素时,我们教师都应找准时机,自然介入,适度点拨,保证建构活动的顺利开展。
图纸的设计在建构游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建构图纸,能把平面结构变为立体结构,约束幼儿有计划有章法的搭建,而不是随心所欲,而且能够在搭建过程中发现问题,灵活地修改建构图。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我首先请每位幼儿设计一所幼儿园,并请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幼儿园是怎样的。根据幼儿的设计图纸,我又提出新的搭建任务,请幼儿分组设计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幼儿园,幼儿集体思考、讨论并设计出初步的搭建图纸。虽然孩子们画的图纸看起来很幼稚,很粗略,但这是建构游戏中不可忽略的过程。它让幼儿了解到工程师们做工程是很严谨的,一定要严格按规划图来施工,而不能随心所欲。当建构活动中出现问题或行不通时,再组织幼儿集中修改图纸,重新按图纸搭建,真正发挥图纸在建构游戏中的作用。
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不再以单独游戏为主,而更趋向于群体化,这就让幼儿感觉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成为了游戏成功的“阶梯”。要想使建构内容不断丰富,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幼儿自由结伴,合作游戏。
在幼儿结伴共同建造某一组复杂的建筑群时,教师要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注意引导幼儿分工合作,当组内出现不同意见时,要及时进行疏导,让幼儿学会协商,学习一些交往的技巧。在“幼儿园”建构活动中,有一组幼儿建造了滑滑梯,我引导他们自由分工后,有的建滑滑梯的楼梯,有的架滑滑梯的桥身,有的搭滑滑梯的坡板……当发现一位幼儿建的楼梯比其他幼儿搭的滑滑梯桥身与坡板还高出许多时,我便引导他们自己观察、讨论,启发他们想出修改办法。一个小朋友马上想出了主意:“我把桥身和坡板再筑高些,你把楼梯变矮些好吗?”另一个说:“对,好办法!”他们边修改还边议论,怎样搭得更好。经过指导,这组幼儿配合默契,一个漂亮的滑滑梯呈现在大家面前,他们高兴地又鼓掌又叫好。这是他们合作建造的成果,孩子们共同分享着团结协作成功后的欢乐。
在游戏中,幼儿又常因合作技能的限制,使得在碰到障碍如比较复杂的建构主题时,不能妥善地去分工,配合,协调一致地围绕主题开展建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作为幼儿隐性游戏伙伴的作用,引导幼儿集体讨论建构主题,共同描述建构方案;帮助幼儿分工、合作,使他们在合作中懂得谦让、分享,学会轮流、协商、有目的地搭建,合作水平才能跃上一个新台阶。为了使幼儿在建构活动中更加主动、大胆地合作,我们还开展成果观摩,鼓励他们每组推选代表,将各组的成果相互介绍,使幼儿与教师的交流更多地转变为幼儿同伴们的交流,更多地去接受同伴们的建议和看法。在无数次的建构活动中,幼儿尝到了合作的甜头,体会到了协商、谦让、轮流带来的乐趣,合作的水平也从最初的固定双向合作发展为多向不定合作,从命令式合作发展为协商合作,合作与交流得更加主动、大胆了。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地加强对幼儿建构合作情况的观察,并以表扬的表格的形式及时地对游戏情况进行记录、评价与分析,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使孩子们社交技能不断提高的同时建构游戏也不断注入新的生机。
游戏结束后,教师的评价是很必要的,有效的评价是对孩子活动的认可,也是对下一活动的期望。孩子通过教师与同伴的评价,提炼出有用的游戏经验,提升幼儿游戏水平,为下次游戏留有余兴。
游戏评价包括主题建构中的合作与分工、技能的掌握、材料运用、游戏常规等方面,教师可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让幼儿将游戏中有益有效的游戏经验相互分享碰撞。如:教师组织幼儿评价:上次游戏中滑滑梯楼梯太少的问题解决了吗?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你们小组的搭建任务完成得怎样?与同伴合作搭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等等。教师认真倾听幼儿的交流,适时为幼儿陈述递词补充不完整的表达,帮助幼儿提炼出有用的游戏经验,以此提升幼儿游戏水平,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在幼儿分享交流游戏中问题解决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幼儿讨论:对下次游戏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还需要增加哪些搭建或辅助材料等?帮助幼儿拓宽思路,逐渐丰富场景、材料、主题、情节,使幼儿对下次游戏充满期待。
总之,幼儿园的建构游戏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支持和指导幼儿进行建构游戏,需要我们深入地了解建构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意义,更进一步分析幼儿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与建构游戏的关系,运用正确的游戏指导方法,以全新的游戏观审视建构游戏,促进幼儿游戏的全面发展。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2]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3、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