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青衣是豫剧的挑梁行当,居于各行当之首位。研究豫剧青衣的表演艺术,不仅有助于豫剧青衣自身表演艺术水准的提升,而且对于整个豫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豫剧青衣表演艺术的实践与学习心得体会,对豫剧青衣的表演艺术发表若干拙见,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并与豫剧青衣同行互相切磋、互相研究、共同提高。
具体而言,豫剧青衣的表演艺术,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予以深入解读。
豫剧青衣多扮演庄重的中青年妇女,别称“正旦”,又称“青衣旦”,属于旦行中的一支。
豫剧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端庄、稳重、大方,注重角色塑造,尤重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表现,做到“以情感人”。
豫剧青衣的表演手段以“四功”(唱、念、做、打)与“五法”(手、眼、身、法、步)为主,尤重唱功。其唱腔原分为豫东调、祥符调、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沙河调四种。因祥符调与豫东调大同小异,沙河调后来不甚流传,故现在主要有豫东调与豫西调两种。豫东调发声多用假嗓,音域属上五音,青衣唱腔活泼清新;豫西调全用真嗓,音域属下五音,青衣唱腔低回婉转,擅长表现悲剧风格的剧目。
流派艺术是我国各戏曲剧种的一大显著亮点,也是戏曲表演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所谓“流派”,指的是“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1]戏曲的流派,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为重要标志,以创始人的姓氏命名,并代代相传,形成派别。
豫剧青衣同样如此,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艺术流派,称得上是异彩纷呈、各领风骚,其中主要有以下五大流派,被誉为“五朵金花”:
第一派是“常派”,创始人为常香玉,她是河南巩县人,自幼随父学戏,初学小生、须生、武丑,后专攻旦行。1938年因病不能再演武戏,遂专攻青衣。她原唱豫西调,后融合豫东调、祥符调,又吸收曲剧、坠子、山西柳子、河北梆子、京剧等唱腔精华,独创新腔。她的艺术风格是唱腔舒展奔放、变化自如,表演清新刚健、细腻大方。代表剧目有《花木兰》、《断桥》、《大祭桩》等。
第二派是“陈派”,创始人为陈素真,她原名王若瑜,陕西富平人,自细学豫剧青衣,唱腔属祥符调,是豫剧第一位女演员。曾长期与豫剧著名剧作家樊粹庭合作,主演由樊创作的《三拂袖》、《涤耻血》、《霄壤恨》、《女贞花》等剧。其艺术风格是唱腔俏丽轻巧、表演秀美细致。除上述剧目外,还擅演《三上轿》、《宇宙锋》、《梵王宫》等剧目。
第三派是“马派”,创始人为马金凤。山东曹县人,出身艺人家庭,幼随父学河北梆子,后学豫剧,先习须生、武生,后改青衣。唱腔属豫东调,其艺术风格是唱腔清脆圆润、表演细腻传神。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对花枪》等。其中《穆桂英挂帅》被京剧大师梅兰芳改编为同名京剧演出。马亦被梅收为弟子。
第四派是“阎派”,创始人为阎立品。河南封丘人,出身艺人家庭,自幼学豫剧青衣、闺门旦。其艺术风格是唱腔以祥符调为主,婉转甜润,表演含蓄端庄。代表剧目有《秦雪梅》、《碧玉簪》、《藏舟》等。
第五派是“崔派”,创始人为崔兰田。山东曹县人,自幼习豫剧,先习须生,后改旦行,擅演青衣。其艺术风格是唱腔以豫西调为基础,浑厚深沉,表演含蓄。代表剧目有《秦香莲》、《桃花庵》、《卖苗郎》等。
豫剧青衣必须以全面修养作为表演艺术的智力支撑与动力之源,包括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修养。例如常香玉大师,就以“戏大于天”的精神,以义演募款的方式,购买了“香玉号”飞机捐给中国人民志愿军。
豫剧青衣更要以创新作为表演艺术的生命与灵魂。可以说,所有的“五朵金花”,都是创新的结果。
[1]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