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宽带规划方法的研究

2012-08-10 03:40王锦龙
通信技术 2012年11期
关键词:自然村行政村宽带

王锦龙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0 引言

国家制定宽带中国战略[1],并在新近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宽带中国工程,提出到2015年,宽带接入能力显著提高,95%的行政村具备宽带接入能力[2]。中国农村宽带建设将迎来超常规发展。然而,从国内目前的宽带建设情况来看,当前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城镇区域,只有少数发达省份扩展到乡镇以下经济效益比较好的行政村。占农村主体的中西部欠发展地区的农村宽带建设依然是最薄弱环节[3]。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宽带规划,促进欠发展地区农村宽带覆盖进程,值得深入研究。

1 规划思路及方法

1.1 宽带规划框架

宽带规划体系流程如图1所示,在总结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理清各地区宽带发展的不足,结合区域资源环境及发展需要制定发展目标,提出推进方案,确定建设计划及政策措施。

图1 宽带发展规划框架流程

从推进农村宽带均衡发展角度,规划的重点在于如何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确定重点扶持区域,制定宽带覆盖目标,选择合适的技术,并结合资金及工程建设能力提出分年度建设计划。

1.2 区域选择及目标制定方法

区域选择及目标制定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进行各地区信息化发展阶段聚类分析,其次对照发展要求确定农村宽带覆盖优先级,最后是把总体发展目标细化分解到具体区域。

(1) 区域信息化发展阶段分类

研究表明,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宽带普及水平与城镇水平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移动电话与互联网宽带发展水平之间也存在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4]。对区域信息化发展阶段进行分类,采用指标加权方式对各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阶段进行分类存在实践基础。分类步骤是:首先收集各地区人均 GDP、城镇人口比重、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宽带接入普及率4个指标数据,运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层聚类分析,获得区域信息消费初步分层信息。其次,测算各地市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偏离情况,以指标加权倍数为参照制定分层判断标准,获得大体符合需要的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分类。最后,结合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及信息消费指标的消费倾向分析[5],对前期获得的分类进行局部微调,获得最终分类,如把地市划分为较高水平地区、中等水平地区和低水平地区。

(2) 农村宽带覆盖优先级

农村宽带覆盖优先级的确定,主要受规划的推进主体和发展目标影响。站在运营企业获得基本投资效益角度,覆盖目标是首选经济效益较好的区域选择农村目标,逐步扩展中低水平区域覆盖。站在政府推进农村区域均衡发展的角度,覆盖优先级选择有别于运营企业。为实现宽带中国工程的落地,政府层面需要运用资金、财税等政策,重点推动国家贫困县、山区偏远区县和部分欠发展县以下区域的农村宽带覆盖。政府扶持区域及覆盖目标的确定,主要是结合农村区县区位和经济发展情况,采取分类分优先级覆盖的方式加以推动。

(3) 覆盖目标分解

农村宽带覆盖目标分解是一个从上到下逐级分解的过程。为实现总体目标分解到具体计划,需要统筹考虑各方面资源,分区域分类型区别对待。以安徽为例,《安徽省“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全省乡(镇)、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 100%,20户以上自然村通宽带比例达到 75%。政府扶持重点宜向偏远地区农村倾斜,可以考虑覆盖 60%的行政村、55%的自然村覆盖,剩余条件相对较好的40%行政村、20%的自然村覆盖目标交由运营企业自主来完成。对于需扶持的全省 60%的行政村,55%的 20户以上自然村通宽带这一目标,可以参照倾斜目标及各区域优先级分类情况,依次制定各类区域中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的覆盖比例,对优先级顺序较高的区域,适宜提高覆盖比例。

2 规划方法应用示例

以中部省份安徽省为例,展现方法的具体运用。数据源自地区统计年鉴。

(1) 区域信息化发展阶段分类

安徽省城乡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分层聚类分析显示,全省各地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差距巨大。多因素象限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安徽各地信息化水平对比

分析涉及的指标数据取自《安徽统计年鉴》2011版,选择各地区人均 GDP、城镇人口比重、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宽带接入普及率4个指标。采用指标加权方式对安徽各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按三档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安徽各地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分类

(2) 农村宽带覆盖范围选择

以扶持资源向偏远农村倾斜为目标,按优先级从高到底顺序为国家级贫困县、山区偏远区县、居中待提升县、一类区域辖县,划分四类覆盖等级,确定覆盖范围如表3所示。

(3) 覆盖目标

规划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将覆盖全省60%的行政村,55%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宽带比例达到55%,解决全省农村区县 78%的行政村覆盖,62%的自然村覆盖。各类区域的目标分解汇总结果如表2所示。

① 对于安徽省6各地市的19个国家级贫困县实施重点覆盖,乡镇100%覆盖,行政村90%覆盖,自然村 70%覆盖;② 对宣城市、池州市、安庆市、黄山市4个地市国家贫困县之外的13个山区偏远区县进行优先覆盖,乡镇100%覆盖,行政村80%覆盖,自然村65%覆盖;③ 对淮南市、淮北市、蚌埠市和滁州4个信息化水平居中地市的10个农业区县进行有选择覆盖,乡镇70%覆盖,行政村60%覆盖,自然村50%覆盖,重点覆盖基础相对薄弱区域;④ 对铜陵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和合肥市4个信息化一类地市的6个农业区县进行局部覆盖,乡镇60%覆盖,行政村40%覆盖,自然村30%覆盖,重点覆盖基础相对薄弱区域。

表2 安徽农村宽带覆盖范围及目标测算结果 (单位:个)

(4) 技术选择

农村与边远地区的宽带建设,由于村落分散、布线成本高、用量小等特点,针对农村地区接入场景的多样性,技术选择既要考虑未来高宽带、移动化的技术演进趋势[6],也要合理降低单位覆盖成本,采取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农村宽带网络,提高用户密度较高区域的网络扩展灵活性和投资效益,保证偏远地区网络的可靠性,降低网络运营成本,保障网络可持续发展。对于用户密度较低地区(包括偏远地区及自然村)优选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络接入技术。构建基于有线网络的WLAN末端网络时,要特别重视网络安全问题[7],区分不同网络特点[8],在网络层级划分及出口控制、认证处理层面强化安全策略部署。

3 结语

目前各地多是在国家宽带战略背景下开始探讨农村宽带发展问题,尚无实际推动。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采取分区域聚类分析、分层次覆盖的思路,是规划实践过程中的方法总结,为分析各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情况提供方法借鉴,也为不同地区的规划具体实践提供了规划借鉴思路。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从结合本地区的城镇化规划、区域人口分布和网络资源布局等情况,来进一步增加规划的分析维度,细化规划的颗粒度,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1] 熊雄.国家宽带战略呼之欲出——“2012年宽带中国战略服务信息化推进大会”侧记[J].中国电信业,2012(03):24-26.

[2] 陈静.宽带中国列入二十大工程[EB/OL].(2012-07-22)[2012-08-11].http://stock.sohu.com.

[3] 陈熙隆.中西部边缘山地农业信息化现状与问题分析——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1(01):226-228.

[4] 王荣莉.安徽城乡居民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486-490.

[5] 郑英隆,王勇.我国居民信息消费差异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01):61-67.

[6] 赵攀.CNGI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J].通信技术,2009,42(07):219-221.

[7] 宁建创.域网和无线局域网的差异及安全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0(10):96-99.

[8] 汤彦丹.构建基于有线宽带网的运营级 WLAN网络[J].通信技术,2008,41(08):138-140.

猜你喜欢
自然村行政村宽带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装宽带的人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河南所有贫困自然村 实现4G网络全覆盖
河南安排部署贫困自然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陕西 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全覆盖
一种新颖的宽带大功率分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