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华菊,马耀峰,黄毅,张忠孝,唐仲霞
(1.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2.青海师范大学 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青海 西宁810008)
旅游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自觉活动或经历,其目的是追求身心愉悦[1]。“2012中国欢乐健康游”旅游宣传主题的提出,可以说是对旅游本质功能的回归与倡导,“旅游、欢乐、健康”、“欢乐旅游、尽享健康”和“欢乐中国游、健康伴你行”三个宣传口号,倡导旅游康体益智,丰富阅历,增长知识,健康体魄,修身养性。青藏高原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令国内外旅游者心驰神往,但其自然地理环境严酷,特别是缺氧、低温等特点对人体机能具有更大的挑战性,有别于其他旅游目的地。青藏高原旅游是一项特殊旅游项目,它不仅是高原观光、神秘文化的一种体验,更是游客生理、意志和精神的一种考验;高原恶劣的环境条件往往会对游客的生理、人身安全及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故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必须考虑游客的安全和健康,对高原整体旅游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一方面使游客的生理有一个渐变适应过程,另一方面通过逐渐提高海拔高度而战胜心理畏惧,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和自豪感。
依据旅游健康和高原习服理论,进一步深化“渐进阶梯式”旅游模式[2],对青海高原旅游适应区的不同适应时期做出相应的线路设计,不仅有利于旅游者的健康,实现旅游者的身心愉悦,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追寻健康生活环境的一种方式,还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认知和改变人们的健康行为。
旅游健康,广义上包括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健康、旅游者的健康以及旅游服务提供者的健康等;狭义上特指旅游者的健康,包括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即旅游者在全部旅游行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3]。文中仅研究狭义上的旅游健康。
旅游者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4],而对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健康问题的关注也不例外。国外旅游学者们关于旅游健康的研究上主要注重常规旅游区域的旅游健康问题。如,Page等对新西兰和苏格兰旅游者的旅行过程中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5]。所有的游客都需要旅游健康的忠告和建议[6]。而对高山旅游非常规区域的研究,较多是医学研究者基于高山病防治的研究。研究者发现,许多高原易感旅游者对高原疾病的危害根本不了解[7]。高原旅游者易发生突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8],故需加强急性高原病(AMS)的预防知识[9]。Merritt对秘鲁100名游客调查发现,51%以上的游客对AMS不清楚或是知之甚少,仅有5%-9%的游客知道乙酰唑胺可以预防和治疗AMS[10]。Pradhan对快速上升到4 380m的朝圣旅行的儿童进行观察发现,快速上升到高海拔地区睡眠容易引发AMS的发生[11]。对平原旅游者来说,快速上升到4 154m高度,易发生AMS且无性别差异[12]。
国内关于健康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晚,且与国外一样,研究者主要基于高原医学角度。顾英奇着眼于国内旅游的需要,教人们克服影响健康的因素,为广大旅游者提供参考,以期获得健康愉快的旅途生活[13]。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通车使得国内学者开始关注青藏高原这块特殊旅游区对旅游者的健康影响。长安等利用气象观测数据,对青藏铁路旅游线的气候适宜性进行了评价[14]。青藏高原旅游环境中低氧、低气温和强日照辐射对旅游者健康影响较大,其中低氧和低气温是导致人们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和疾病的重要因素[15]。健康教育则是减少入藏旅游者高原反应发生率、提高入藏后生活质量行之有效和必要的手段[16]。张娟对平原居民在高原短期旅行进行跟踪观察,发现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运动状态下,心肺功能的变化差异显著。其一,高原缺氧对健康成人短期高原旅行的影响较明显,尤其在进入高原第1周内,AMS亦发生在进入高原的第1周内。而随高原居住时间的增加,机体逐渐适应高原缺氧。其二,机体对高原缺氧的反应与在高原停留的时间长短和适应程度有关[17]。值得注意的是,短期赴西藏旅行人群的健康状况已引起高原医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而旅游学者们对此关注甚少。
总之,国内外学者对于高原健康旅游的研究主要基于医学视角,旅游视角介入少,对旅游适应时间和适应方式有一定的研究,而对旅游适应区的选择和合理安排旅游行程、开发旅游适应路线缺乏相应研究。
AMS是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导致机体病理生理上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18],一般在抵达高原2周内发病。它又分为急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肺水肿、急性高原脑水肿和急性高原混合型(指同时有肺水肿和脑水肿,或以肺水肿、脑水肿为主同时伴有两个以上器官功能损坏或衰竭的临床型)。对于从平原快速进入高原旅游的旅游者来说,急性高原反应是最常见的症状(表1)。上升的速度和高度是高原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上升的高度越高,速度越快,则发病率也越高,病情也越严重。此外,年龄也是影响急性高原反应发病率的重要因素[19]。故对高原旅游者来说,最重要的是预防AMS、延缓上升的速度和高度。
表1 海拔高度与AMS关系
尽管高原低氧环境和AMS对旅游者的健康影响极大,然而人体对高原环境也具有较强的习服适应能力。习服是指人由低海拔地区进入高原后,机体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发生一系列的代偿适应性变化,以适应高原环境的过程[18]。习服是人体对高原低氧的耐力反应,也是人体柔韧性的表现。
阶梯习服结合适应性体格锻炼是促进高原习服最有效的措施[20]。阶梯习服是指在进入高原的过程中,呈阶梯上升状态,即平原人先在较低海拔的高原上居住一定时期,使机体对较低海拔的高原有一定的习服之后,再上到中等高度地区并停留一段时间,最后到达预定高度。乘飞机或汽车快速进入高原者易发生急性高山病,进入海拔3 000m以上的高原宜采取阶梯式上升,以免向恶性高山病发展[18]。Burtscher和Ponchia建议高山旅游者采取适宜的登山高度以避免突发疾病[8]。印军调到中印边境战场(约4 400m高度),中途需要在2 400m、3 000m和3 700m作3次停留[21]。初上高原者应有一个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适应期,阶段调整期以7天为宜[22]。张洪增建议初进高原者先在海拔3 000m左右的地区(如格尔木、拉萨)停留3-5d,给身体一个逐步适应的时间再进入更高的地区为宜[23]。
适应性运动锻炼可显著改善机体在4 000m高原的心功能,提高劳动能力,可使肺通气量增加37%,最大肺通气量增加13%-20%[24-25]。张西洲等调查表明,进驻海拔5 000m以上地区,经高原阶梯适应性训练的部队无1例重症急性高原反应,而未经阶梯适应性训练的部队AMS的发生率高达85.7%[26]。
上述研究表明,阶梯式上升理论已成为目前众多学者所认同的健康入藏的最佳理论。然而,高原旅游中如何进行健康旅游尚缺乏深入研究。刘峰贵等首次提出高原“渐进阶梯式”旅游模式,并指出云南高原和青海高原为最佳适应区[2]。“渐进阶梯式”旅游模式为高原健康旅游发展开拓了新视野,但对旅游适应区内旅游资源、旅游行程和不同海拔高度的适应时间安排缺乏深入研究,对旅游者在旅游适应区的旅游活动缺乏具体指导,这也是高原健康旅游研究的重点和关键之处。
1.自然地势条件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势条件具有阶梯式特点,从高原内部4000m以上,向外缘地带降至海拔2 000-3 000m,不少地域海拔2 000m以下。这种地势分布客观上为游客进入高原旅游提供了适应的条件,如果从陆路进入高原,就必须通过这些地势台阶逐级进入。目前进入青藏高原腹地的陆上交通主要有6条线路:新藏公路、中尼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全长2 841km,平均海拔4 500m以上,沿途逾千公里的荒漠戈壁、永冻土层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几乎所有路段均为高寒缺氧的无人区,该线路阶梯发育不全,沿途旅游景点贫乏,旅游者适应区域狭窄,不适宜作为旅游适应区。
中尼公路由樟木口岸可通达喜马拉雅山南麓诸国,全长943km,其中中国路段(羊八井——友谊桥)长736km,平均海拔4 000m,尼泊尔路段(友谊桥——加德满都)长约114km,海拔约1 500m。全线落差巨大,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复杂。地震频繁,降水集中,滑坡、山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时发生;同时该线路要穿越国境,过境手续繁杂,对国内游客来说不是一条合适的路线;
川藏公路自新都桥分南线和北线两条,川南线全程约2 100km,北线全长约2 400km。沿途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峡谷和大江大河,一路景色壮丽。然而川藏公路大多盘山而建,道路崎岖险峻,雨季泥石流、塌方时有发生;另外,旅游者由海拔高度1 000m以下的四川盆地陡升至3 000m以上高原腹地,过渡区域狭小,AMS发生率高,旅游风险相对较大。
滇藏公路全长1 930km,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渐进阶梯组合较好,但海拔起落较大,其中4 000m以上的路段有39km,3 000-4 000m的有239km。目前交通方式只有公路,可进入度相对较差,且中甸至盐井芒康一线路况较差,常遇泥石流和塌方,不太利于游客对高原的生理调整适应。
青藏公路全长1 937km,青藏铁路全长1 956km,这两条线路的特点是海拔逐渐升高,对旅游者的身体有较充分的适应过程。区域内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海拔在2 000-3 000m之间,沿途有西宁、格尔木旅游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良好,渐进阶梯组合较好,高原反应一般会在该区域得到检验。因此,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是进入青藏高原腹地旅游的首选线路,故选择青藏铁路、青藏公路穿过的青海东北部旅游适应区作为进藏旅游者的最佳适应区域。
2.旅游资源空间格局
青海省旅游景点分布趋于集聚,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地区。青藏线沿线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世界级旅游资源地9处,国家级旅游资源地23处,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6处,普通级旅游资源地193处。目前青海省已初步形成河湟谷地综合旅游区、祁连山地自然风光旅游区、柴达木盆地干旱荒漠旅游区、青南高原屋脊风光旅游区、环青海湖旅游区、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和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依据区位、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及其旅游业发展现状,青海旅游适应区细分为环西宁东部旅游适应区和以格尔木为中心的柴达木盆地旅游适应区。柴达木盆地旅游适应区海拔2 800-3 500m,比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旅游适应区海拔要高500-1 000m左右,从东向西呈阶梯状,海拔高度较适合旅游者对高原的生理适应,同时两区内的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景点级别与知名度高,代表性强,其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与客源地差异较大,内外交通便利,较能理想的满足旅游者地心理和生理需求。
因来青藏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青海、西藏两地外部,其旅游活动属于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受大尺度的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的影响,旅游者往往选择级别较高或知名度大的旅游点,而舍弃一般性的旅游资源[27]。故在青藏线旅游景点上选取国家级或知名度大的旅游景点,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客源地差异较大的旅游景点。适应时间依据游客个体的身体素质设计出“青海三日高原适应健康游”和“青海五日高原适应健康游”(表4)。
1.高原早期旅游适应区:环西宁旅游区(1 700-3 200m),适应时间1-3d
(1)旅游区概况
本区旅游资源丰富,全省约2/3的著名旅游景区(点)集中在本区,成为全省旅游的黄金地带。本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4A级景区9处,国家森林公园4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优秀旅游城市1个,旅游资源级别较高,且绝大部分景点海拔3 000m以下,是理想的早期高原旅游适应区(表2)。
表2 环西宁旅游区主要资源
(2)旅游适应期设计
由于该区域(1 700-3 200m)处于不适反应或无明显反应的临界高度,是进行生理、心理的适应调整,配合适应性体格锻炼的最佳区域。
低海拔地区的游客乘火车或汽车进入青藏高原腹地前,进入本区停留一段时间,使机体对本区环境有一个习服适应,停留时间的长短依据游客年龄、健康状况、对高原反应的敏感度来决定,一般来说,年轻、体质好、对高原反应不太敏感的游客,停留1-3d即可,那些年岁较大、体质较弱、对高原反应敏感的游客,停留3-5d左右为宜。
本区以休闲旅游为主,以达到调节生理、心理机能,能顺利进入下一个适应区。游客在本小区停留期间,根据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古文化旅游,景点有青海省博物馆、乐都柳湾遗址彩陶博物馆、民和喇家遗址、湟源丹噶尔古城等;民族风情旅游,景点有互助土族风情园、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宗教文化旅游,景点有塔尔寺和藏文化博物馆、瞿昙寺、隆务寺、却藏寺等佛教寺院,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循化街子清真大寺等伊斯兰教寺院,北禅寺、扎麻隆凤凰山等道观;名胜风景游览,有青海湖、坎布拉、日月山、互助北山、黄河谷地等;
通过本区3-5d的旅游适应活动,初步进行增加肺活量和耐缺氧训练,促进人体高原习服能力。
2.高原深度旅游适应区:柴达木盆地旅游区(2 500-3 500m),适应时间2-3d
(1)旅游区概况
本旅游区以格尔木市为中心,市区海拨2 780m,旅游区内国家4A级旅游景点1处,国家级旅游资源3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表3)。
表3 柴达木盆地旅游区主要资源
(2)旅游适应期设计
旅游者通过1-2d在环西宁旅游区(海拔2 000-3 000m)的适应调整,从心理上已克服对高原的恐惧,生理上也开始调整过来。再上升到柴达木盆地旅游区(2 500-3 000m),该区域为急性高原反应低发区,发生率一般不超过10%;在此高度,可进一步检验人体的生理适应能力。本旅游适应区以格尔木为旅游适应中心,适应时间为2-3d。
由于柴达木盆地旅游区大多数旅游景点在海拔3 000m以上,旅游者可以通过白天登高到周边3 000m以上的景区,夜间回到低地格尔木(海拔2 800m)睡眠以增强适应。
具体行程安排如下:第一天、第二天至海拔3 000m左右景点,如万丈盐桥、察尔汗盐湖、格尔木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柴达木雅丹地貌群等;第三天,可进入海拔较高的一步天险——昆仑桥(海拔3 400m)和具有传奇色彩的纳赤台不冻泉(海拔3 776m)作为适应性锻炼,为进入西藏高原旅游作好身心准备。
表4 青海高原旅游适应区线路设计表
青藏高原的高海拔是旅游业发展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是高原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高海拔和高原低氧一直困扰着众多游客,使得平原旅游者不敢贸然进入青藏高原旅游。依据人体生理习服特点和青藏线“渐进阶梯式”的地形优势,科学健康指导游客合理安排旅游行程,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身心健康需要,扩大游客的游览区域;同时,延长游客在青藏高原的停留时间,有效缓解旺季旅游基础设施供不应求现象,并可减小景区的生态环境压力,维护和改善旅游地生态环境,营造更为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环境,促进高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马耀峰,白凯.基于人学和系统论的旅游本质的探讨[J].旅游科学,2007,21(3):27-31.
[2]刘峰贵,张忠孝,周强,等.青藏高原“渐进阶梯式”旅游模式探讨[J].人文地理,2006,21(5):22-25.
[3]陶汉军.新编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4]汪德根,陈田,王金莲,等.1980-2009年国内外旅游研究比较[J].地理学报,2011,66(4):535-548.
[5]Page,S.J.,T.Bentley,L.Walker.Tourist safety in New Zealand and Scotlan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32(1):150-166.
[6]Leggat,P.A.,Harrison,Simone L,Fenner,Peter J,et al.Health advice obtained by tourists travelling to Magnetic Island:a risk area for‘Irukandji’jellyfish in North Queensland,Australia[J].Trave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05,3(1):27-31.
[7]Glazer,J.L.,C.Edgar,M.S.Siegel.Awareness of Altitude Sickness A-mong a Sample of Trekkers in Nepal[J].Wilderness &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5,16(3):132-138.
[8]Burtscher,M.,A.Ponchia.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During Leisure Time Activities at Altitude[J].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2010,52(6):507-511.
[9]Kilner,T.,S.Mukerji.Acute mountain sickness prophylaxis:Knowledge,attitudes &behaviours in the Everest region of Nepal[J].Trave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10,8(6):395-400.
[10]Merritt,A.L.,Camerlengo,A.,Meyer,,C.et al.Mountain Sickness Knowledge Among Foreign Travelers in Cuzco,Peru[J].Wilderness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7,18(1):26-29.
[11]Pradhan,S.,Yadav,S.,Neupane,P.,et al.Acute Mountain Sickness in Children at 4380Meters in the Himalayas[J].Wilderness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9,20(4):359-363.
[12]Buddha,B.High altitude cerebral and pulmonary edema[J].Trave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05,3(4):199-211.
[13]顾英奇,董长城.国内外旅游与保健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384.
[14]长安,葛全胜,方修琦,等.青藏铁路旅游线气候适宜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7,26(3):533-540.
[15]叶如陵.环境危害因素对高原旅行者健康的影响[J].疾病控制杂志,1999,3(4):309-310.
[16]陈星竹,杨丽云,杨昌菊.入藏旅游者急性高原反应健康教育干预性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3):170-172.
[17]张娟,鲁毅,王显春,等.短期高原旅行中健康成人心肺功能的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0):188-190.
[18]张彦博,汪源,刘学良,等.人与高原[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1996:320-321.
[19]郑然,周世伟.急性高原病易感人群预测的研究现状[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119-2122.
[20]高钰琪,黄庆愿,刘福玉.促进高原习服措施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20(4):306-309.
[21]林水成.有关调兵高原的医学问题及印军医学措施情况[J].解放军医学情报,1991,5(3):154
[22]牛文中,李耀明.快速进入高原部队预防急性高原病措施探讨[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7,15(1):29-31.
[23]张洪增.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与处理[J].中国全科医学.2005,8(9):761-762.
[24]孙秉庸,谢增柱,毛长琪,等.阶梯式间断缺氧复合体育锻炼的适应过程及其效果[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5,10(1):46.
[25]Purkayastha S.S,Bhaumik G,Sharma R P,et al.Effects of mountaineering training at high altitude(4350m)on physical work performance of women[J].Aviate Space Environ Med,2000,71(7):685-691.
[26]张西洲,马勇,曾云.部队经过阶梯适应性训练后急性高原反应发生情况调查[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5,16(4):262-263.
[27]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