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延辉
(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兰州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位于黄河两岸的南北滨河路,因路面宽阔笔直,两旁花坛苗圃,星罗棋布,被誉为绿色长廊,经兰州市城建工作者的努力,现被全力打造成黄河风情线,是兰州市的一张靓丽的名片。黄河风情线的核心景区为白塔山公园,人流如织,是游客的必经之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北滨河路白塔山段人车争道,车辆通行缓慢,游人安全受到极大威胁,该段的交通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关键,并制约着中山桥—白塔山景区的开发。白塔山隧道的建设将彻底解决北滨河路白塔山段交通和景区发展问题。
白塔山隧道建成后,金城关至市二院滨河路段将改造为白塔山广场,东西车辆交通可直接从隧道通过,游客及行人可从金城关、中山桥、市二院3个方向进出白塔山景区。广场将中山桥、金城关、白云观、碑林、龙园、白塔山连为一体,增强了山、水、桥相映的景观效果,开辟了一条新的旅游线路,大大丰富了兰州旅游资源。
(1)修建白塔山隧道,将东西向交通全部引入隧道通行。彻底解决白塔山段大型车辆多、行人多,人车抢道导致交通拥堵的问题。
(2)充分考虑金城路、靖远路与北滨河交通的衔接。利用现有周边衔接道路合理引导交通流量,利用原公交车站和既有市政公交工程,节省投资,并能最大限度地解决进出景区客流,方便游客乘坐。
(3)改造白塔山桥头广场,将市二院至金城关滨河路段改造为白塔山广场,纳入中山桥—白塔山景区内,以扩大景区范围,达到整个景区的统一。
(4)优化隧道线形及出入口位置,减少拆迁量,节约投资。
(5)依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工程地质情况和既有建筑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
白塔山隧道位于兰州市的中部,起于金城关,穿过兰州市标志性景区——白塔山公园,止于兰州市二院,工程总长1.99 km,其中隧道970 m长,采用连拱隧道,每洞单向3车道,东西接线双向6车道,为城市Ⅰ级主干路。白塔山隧道建成后将解决北滨河路白塔山景区段交通不畅的问题,并成为兰州市中部地区东西向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滨河路白塔山旅游风景区通往市区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因此将白塔山隧道定位为城市隧道。作为城市隧道,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要注重其景观工程建设,使之建成后不仅是一条安全、便捷的道路,而且是城市的一个景观。
白塔山隧道西起金城关回民中学,东至市二院,整体路线平顺,设计总长1.99 km,其中隧道长度为970 m,西侧接线道路400 m,东侧接线道路620 m。路线设置4处平曲线,隧道内最小平曲线半径为3 000m,接线道路最小平曲线半径为600m。本次平面线形设计综合考虑了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和市政设施及公交工程的利用,最大限度吸引客流,方便旅客乘降。图1为白塔山隧道地理位置图。
设计优点:
(1)隧道总体线形顺直,行车视距较好,有利于隧道通风。
(2)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合理,避免大量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和新建成的金城关仿古建筑群的拆迁。
(3)将滨河路、金城路车流进行平面交通组织,节省了修建大型立交的投资。
(4)公共交通利用原有北滨河路公交设施及线路,在景区两端均设有方便游客乘降的公交车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景区出入口地段人车抢道引起的交通拥堵。金城关利用原有公交车站,市二院道路南侧公交车站移至白塔山景区出入口。
(5)隧道发生事故时,可利用原有北滨河路作为临时通道疏散车辆。
3.1.1 西侧接线道路控制性因素分析
(1)滨河路、金城路:隧道主线在入口处与金城路、滨河路平交。
(2)金城关仿古建筑群:隧道南侧为金城关仿古建筑群,在方案经济、技术允许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合理避绕,并考虑隧道开挖施工时对建筑群的影响。
3.1.2 隧道控制性因素分析
金城关仿古建筑群、白塔山古建筑群:隧道暗挖工法施工可能引起上部及周边建筑的沉降。
3.1.3 东侧接线道路控制性因素分析
(1)滨河路、靖远路、烧盐沟:隧道出口平接烧盐沟,并与滨河路、靖远路平交。
(2)既有建筑:隧道出口处对海事局家属院、兰东小区部分住宅楼进行拆迁,保留伊斯兰教协会等特色建筑。
道路控制标高按两端衔接道路标高进行控制,主要高程控制点有滨河路、金城路、靖远路、烧盐沟现状标高及设计起、终点路口规划标高。在进行纵断面设计时,不仅满足规范要求,而且以尽量减少填挖方数量,满足道路、隧道排水要求为原则。隧道设计纵坡为0.3%,竖曲线最大半径6 000 m。
(1)滨河路:3 m(人行道)+12 m(车行道)+3 m(分隔带)+12 m(车行道)+3 m(人行道)=33(m)
(2)隧道:0.75 m(检修道)+12 m(车行道)+0.75 m(检修道)+3 m(分隔带)+0.75 m(检修道)+12 m(车行道)+0.75 m(检修道)=30(m)
由于北滨河路白塔山段地形复杂,周围建筑物多,对工程布置影响的因素很多,不可能组织大型的立交来解决交通问题,只有通过隧道与平面交叉口交通区划来解决,这样既降低了工程投资,又不破坏白塔山和滨河路的景观。交通组织连接具体如下:
(1)主线。白塔山隧道将主线北滨河路顺畅连接。隧道内最小平曲线半径为3 000 m,隧道外引道最小平曲线半径为600 m。
(2)隧道东侧设平面交叉口解决靖远路与滨河路交叉问题,此交叉口也满足了市二院车辆的出行。管制通过烧盐沟上白塔山的车辆右进右出。交叉口西口限行,仅作为消防和应急通道口。
(3)隧道西侧设平面交叉口解决金城路、滨河路的交通交叉问题,交叉口进行了交通渠划。
(4)原北滨河路平交口东侧进行交通管制,仅设消防、应急和部分旅游车通行通道。
图2、图3为隧道入口和出口效果图。
白塔山隧道起至桩号为:K0+400~K1+370,全长 970 m;设计断面为:0.75 m(检修道)+12 m(车行道)+0.75 m(检修道)+3 m(分隔带)+0.75 m(检修道)+12 m(车行道)+0.75 m(检修道)=30(m)。
设计行车速度60 km/h,隧道净宽13.5m,隧道净高7.8m。隧道最大埋深80.6m,隧道纵坡为0.3%。
3.5.1 隧道结构设计
(1)洞口设计
根据该隧道的特点,并结合路基及进出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在充分考虑隧道进出口综合排水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洞口的开挖并考虑施工开挖边仰坡的稳定性。洞门型式的选择力求结构简洁,并与洞口的地形、地貌协调一致,结合两端洞口处地势和地质情况,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并进行防护。进出口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
(2)洞身结构设计
根据围岩类别、地形、埋深成洞条件等进行设计。为了施工中便于进洞及保持原有自然环境、维护高边坡及仰坡的稳定,设计时隧道进出口端均采用明洞衬砌,隧道暗洞洞口段为浅埋区,故采用加强衬砌,隧道进出口端暗洞段均采用复合衬砌。均采用5 m小导管锁口进洞。
(3)路面、横洞及洞设计
由于隧道路面维修困难,使用年限要适当增长。采用的沥青面层应具有与混凝土面板粘结牢固、防渗、抗滑耐磨、低温抗开裂、高温抗车辙、抗剥离的良好性能;必要时可采用阻燃性良好、有利光电照明、反光特性良好的沥青路面。
白塔山隧道内路面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上面层为4 cm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底面层为5 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下设20 cm厚钢纤维混凝土调平层,调平层与仰拱之间填筑片石。
施工中应注意所有路面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隧道长为970 m,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规定,隧道可设置行人横洞两处。
(4)隧道装饰
为了隧道内部的安全和美观,对该隧道洞内进行装饰设计,在墙脚部用瓷砖贴面,其余部分喷涂隧道专用防火涂料,其耐火要求不小于4 h,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中应选择同一系列的瓷砖。
3.5.2 隧道景观设计
白塔山隧道横穿白塔山景区,在隧道建设中尤其是两端洞口的建设要注重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尽量减少破坏景观。洞口的景观设计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一致,使洞口的景观与山景融为一体。本着“生态、美观、特色、经济”的设计原则,景观设计着重处理了两点“东西洞口”、一线“隧道”,同时对两端接线的绿化和路灯造型,进行统一、协调的景观设计,使接线与隧道成为统一的整体。
白塔山隧道东西两洞口接近市区,周围有居民生活小区,有一定的人流,因此景观设计除考虑车行的动视点外,要考虑一定的人行静视点。本设计利用地形高差设计将洞口边坡设置为石雕壁画,将现代因素与城市景观、白塔山古建筑群融为一体。
洞内景观由洞顶涂装、洞壁装饰、照明、检修道铺装等构成,由于隧道内不设人行道,故主要考虑动视点景观效果。
考虑到隧道两侧壁消除噪音、美观及便于今后保洁维护,设计了便于清洗的消音板或装饰铝塑板,颜色为浅色,美观实用;检修道铺装为浅灰色花岗岩;洞内照明考虑到便于今后维护,设计在两侧条状布置。整个隧道色彩明快、和谐、统一,造型简洁、美观,独具特色。
隧道是城市交通的一种重要形式,隧道的设计不仅仅考虑其交通构造功能,而且应当注重周边建筑与项目景观相互融合。本文以白塔山隧道设计为例,阐述了城市隧道构造及景观设计的相关理念。目前该项目仍处于方案论证阶段,希望本文能对该项目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