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可丹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pathological jaundice of newborn)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003年第3版实用新生儿学指出我国50%足月儿及80%早产儿可见黄疸[1]。新生儿轻度黄疸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重度黄疸可危及患儿生命。为了能够全面了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病理性黄疸入选标准[2]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在早产儿>257μmol/L,足月儿>221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黄疸持续时间在早产儿>4周,足月儿>2周;黄疸退而复现。具备上述任何1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124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60例;年龄1~45d;所有病例均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
1.3 方法 对本组病例入院后行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总胆红素、血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ALT、AST等检查;疑有宫内感染查血TORCH、摄胸片、血培养、测定C2反应蛋白;疑免疫性溶血查抗体释放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疑有胆道闭锁者行肝胆B超等相关检查。
1.4 观察内容 对本组病例经系统检查后就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病因分类。
本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24例,经系统检查后就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病因分类,围产因素61例,占49.19%;感染因素39例,占31.45%;多因素混合24例,占19.35%,具体见表1。
表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构成(%)
新生儿在各种病理因素的影响下,黄疸程度超过正常范围,或黄疸出现时间过早,或消退时间延迟,或进展过快,均为病理性黄疸。其中可以是一种因素,也可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将病理性黄疸分为: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和高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缺氧,加速葡萄糖无氧酵解,进而代谢性酸中毒,氧离曲线右移,Hb对氧亲和力下降,在肺部表现为血液携氧减少,继而组织氧供不足,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等各种酶活性下降,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功能,引起黄疸。
感染是引起新生儿黄疸的重要原因[3]。这与细菌使红细胞破坏加速,毒素抑制肝脏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或破坏肝细胞的排泄系统,或感染时致食欲差、低血糖、体温改变而加重黄疸有关。母乳性黄疸中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初期量少,胎便排泄延迟,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所致,其黄疸出现时间常在生后3~4d;迟发性母乳性黄疸,属于胆红素结合障碍[4],由于母乳中含有3(α)、20(β)烷乙醇,抑制了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而不能使胆红素被y蛋白和x蛋白接受后运送到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即直接胆红素。因此,胆红素增加。
体内出血时引起血管外溶血,红细胞被破坏后所产生的胆红素被吸收而加重黄疸;红细胞增多症患儿红细胞破坏增多使胆红素增多[5];剖宫产术中麻醉药通过胎盘进入血液循环,胎儿肠蠕动减弱,胎便排出减少,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且引起红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及剖宫产使胎儿首次呼吸功能建立不完善,对胎儿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影响,胎儿出生后红细胞压积增高,致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增加有关。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光疗:适用于任何间接胆红素血症,胆红素>205umol/L,使用波长420~460mm的蓝光(冷光源),可持续或间接照射24~48h。其间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直至黄疸症状消失或血清胆红素值降至220.6μmol/L以下。同时应用苯巴比妥活跃肝酶,必要时应用白蛋白,静滴丙种球蛋白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内无细菌,结合胆红素不能被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排出;疾病时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建立晚,肠道内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6];此外,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可很快将结合胆红素分解为未结合胆红素,被肠道重吸收造成高胆红素血症。双歧杆菌在肠道中可使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随粪便排出,减少肠肝循环;促进排便,增加胆红素的排出。
[1]王玲.剖宫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4):201-203.
[2]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6):184-185.
[3]郭丽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治疗[J].当代医学,2011,17(26):58-59.
[4]江莉.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08,9(3):77.
[5]渠秀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5):18-19.
[6]包克珍.109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J].西南军医,2010,12(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