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冬艳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相关调查显示人群中约10%曾患或现患有消化性溃疡[1]。胃溃疡、十二直肠溃疡是常见的消化性溃疡,现代医学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2]。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胃脘痛”的范畴,治疗主要以肝脾论治。本科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08年6月~2009年6月本科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所有患者经内镜检查、病理诊断确诊,诊断标准符合《内科学》[1]拟定的标准;排除幽门梗阻、胃肠穿孔、消化道大出血、肝肾功能异常者、近1个月内使用过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者、药物过敏者;剔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胃肠病手术史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入选对象均阅读本次调查资料,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6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n=30)和中西药组(n=30),用不同给药方法给予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1.2 药物 ①西药:奥美拉唑(河北嘉泰医药有限公司)、阿莫西林胶囊(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果胶铋(青岛海尔药业有限公司);②中药:乌及愈疡汤水煎剂,方药组成包括蒲公英、白及、茯苓各20g,乌贼骨、延胡索、白芍、当归、丹参、党参、白术、制半夏、浙贝母各10g,黄连5g,甘草5g。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2次/d;口服阿莫西林500mg/次,2次/d;口服果胶铋150mg/次,3次/d。中西药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服用乌及愈疡汤,每日一剂水煎服。以7d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4 观测指标 ①疗效:疗程结束后胃镜检查溃疡情况,检查临床症状、临床体征,胃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②安全性: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晕、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腹泻、皮疹、便秘。
1.5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标准[3],将治疗效果分为以下4个级别: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溃疡消失或转为瘢痕期、HP阴性为治愈;以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75%、HP检测阴性为显效;以临床症状减轻、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50%、HP阴性或阳性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或恶化者为治疗无效。以治愈率加上显效率为显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1 临床疗效 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西药组显愈率90.0%,明显优于西药组的7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安全性 治疗期间西药组8例(26.7%)发生不良反应,中医药组2例(6.7%)发生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许多因素相关,中医认为与患者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相关;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减弱、HP感染等共同作用或独立作用有关;其他病因还包括使用NSAID药物、遗传因素、应激反应[4-5]。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针对病因,包括规律饮食、保护胃黏膜、抑酸、根除Hp等措施,而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实用,部分患者已产生耐药性,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易导致溃疡复发[6]。
目前普遍认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等西药是根除HP感染的有效西药。祖国医学治疗本病以肝脾论治,重点在于疏肝健脾、消炎、抗酸、保护胃黏膜、化湿和胃,乌及愈疡汤能够有效调整胃肠机能,该中药组方具有明显的健脾助运、抗溃疡、调节胃肠功能、抑制胃酸分泌等作用,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此方,具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西药结合方案可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9-430.
[2]Timothy HS, Lisa ML, Gary RA. Development of a selective medium for isol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from cattle and beef samples[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0, 66(2): 723-727.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1-152.
[4]阴建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88例疗效分析[J].天津医药,2010,38(10):918-919.
[5]叶任高,陆在英,谢毅,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0-391.
[6]陈园胜.广东南雄地区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7):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