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马智杰,王伊琨
碳交易是建立在《Kyoto Protocol 京都议定书》基础上的一种温室气体减排交易。《京都议定书》首先确定了温室气体的种类: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以CO2为标准,其它五种温室气体折算成CO2当量进行交易。《京都议定书》为附件1国家制定了一个温室气体减排的量化标准,要求这些国家在2008~2012年之间必须完成规定的减排量,未完成的国家将受到联合国的惩罚。他们可以通过多种被联合国认可的方式完成规定的减排量,清洁发展机制是被采用最多的一种,几个主要附件1国家的减排标准如下:
量化的限制或减少排放的承诺(基准年或基准期百分比)英国 92 瑞士 92法国 92 芬兰 92德国 92 丹麦 92意大利 92 澳大利亚 108荷兰 92 加拿大 94挪威 101 日本 94西班牙 92 美国 93国家量化的限制或减少排放的承诺(基准年或基准期百分比)国家
1)提交联合国的CDM项目
(截止日期:2012.5.30,来源:Reuters Point Carbon CDM & JI Monitor 2012.6.13)
2)CER价格
一级市场CER是指CDM项目下产生的CER的初次出售,通常是由CDM项目开发机构与《京都议定书》中附件1国家的机构签订购买协议。
一级市场CER价格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其中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包括:(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等。
会议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等。(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 2012.5.31)
针对2012年中国节能减排的形势,解振华日前表示,形势异常严峻,任务非常艰巨。2011年,中国确定的目标是单位GDP能耗下降3.5%,但实际只下降了2.01%,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5.73%。这种状况大大增加了后4年的工作压力,如果今年的目标任务还不能完成,要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就面临更大压力。(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12.5.28)
由法国开发计划署资助、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牵头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云南CDM项目中心等单位联合开发的 “退化土地竹子造林方法学”近日获得“熊猫标准”的正式批准(熊猫标准是北京环境交易所开发的适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实践兼容的自愿减排标准,是中国首个自愿碳标准),定名为“熊猫标准竹林碳汇方法学”。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关竹子造林的碳汇方法学。它为今后竹林产业进入碳汇市场提供了标准的量化方向,还为我国的退化土地申请“熊猫标准”竹子造林项目以及退化土地的恢复、碳汇的测算奠定了方法学基础。(来源:新浪环保2012.5.15)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团体在波恩的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上呼吁:未就2012 年后新减排目标做出承诺的国家,联合国须禁止其使用联合国认可的碳信用额。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两国可能因此而面临压力——两国的国内法都允许企业使用发展中国家减排项目产出的碳信用额来实现排放目标。因此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两国需把自己受法律约束的减排目标延长到2012 年之后。“我们希望:只有《京都议定书》的参与者才有权从其灵活机制中受益”,代表阿拉伯国家的沙特某代表指出。这一观点早些时候也得到了世界约50 个最贫穷国家和美洲玻利瓦尔联盟(ALBA)的支持。玻利维亚发言人甚至表示:如果不这样做就是对《京都议定书》减排机制的“恣意滥用”。环保团体还希望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以及几个较小的富国将其在《京都议定书》下的减排目标延伸到2012 年以后。在5月底的最后期限之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没有上报2012 年后的《京都议定书》目标,两国表示只有在联合国各方确定了下一个承诺期的长短、可留存排放许可权的数量以及土地利用产生的排放如何衡量后才会作出决定。波恩会议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欧盟称可能要等到12 月卡塔尔气候峰会的最后阶段才会考虑关于从2013 年1 月1 日启动新的《京都议定书》承诺期的方案。例如,虽然日本已表示不会制订第二阶段的《京都议定书》目标,但他们可能需要通过购买国外的减排额来完成2020 年的自愿减排目标,这对市场而言就意味着新鲜的需求。
已经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达成共识的国家,其排放量仅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5%,而所有其他国家都只有自愿减排目标。去年的德班峰会为《京都议定书》后续协议下新型碳市场机制的诞生敞开了大门,但只有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产出的碳信用额才可用于兑现减排承诺。波恩会议各方已就这些新型市场机制是不是必须框定在国际法和技术规定之下进行了初步磋商。(来源:Reuters Point Carbon CDM & JI Monitor 2012.5.30)
巴西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于6 月3 日关闭。该项目的管理者正试图将其转化为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并获得可用于EU ETS 的联合国碳信用额。格拉玛多填埋场(Gramacho landfill)占地200 公顷,位于里约热内卢著名的瓜纳巴拉海湾(Guanabara Bay)附近。在服役35 年后该填埋场将停收城市垃圾并在州、市政府及私人资金的支持下进行改造。填埋场所服务的区域人口超过600 万,改造计划中包括安装一套大型甲烷吸收系统。甲烷是一种烈性温室气体,垃圾分解时会排放甲烷。除了通过吸收利用甲烷获得碳信用额之外,格拉玛多项目还将为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提供沼气。开发商计划新建一座提纯厂来加工在垃圾场收集到的沼气,这将是巴西第一个投入使用的此类设施,加工后的沼气将替代Reduc 炼油厂约10%的天然气。(来源:Reuters Point Carbon CDM & JI Monitor 20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