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高,王元忠
(1.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3)
茯苓为多孔菌科、卧孔菌属真菌 (Wolfiporia cocos)的菌核,是我国传统中药。史载于 《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强精益髓的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泄泻、遗精、呕秽、惊悸,健忘等病症[1]。主产于云南、安微、河南、湖北、四川等地。产云南者称 “云茯”,质较优[2]。
茯苓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茯苓多糖、三萜、脂肪酸、甾醇等。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其有效成分茯苓多糖和三萜类物质。张思访等[3]总结发现从茯苓中分离出的三萜类化合物有39种,这些三萜具有抗肿瘤、抗炎、止吐、利尿,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近几年来,又有一些新的三萜成分从茯苓中分离出来[4]。沈思等[5]对茯苓皮中的三萜类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茯苓皮三萜含量为1.58%,并且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汪电雷等[6]研究发现,茯苓总三萜对急性、慢性炎症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张琴琴等[7]证明茯苓总三萜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它可延长青霉素诱发大鼠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减轻发作程度。作为质优的“云茯苓”,其中的总三萜含量及其分布情况却鲜有报道。本文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分别提取茯苓皮和茯苓肉中的三萜,用香草醛-冰乙酸-高氯酸显色法[8]测定其中的三萜含量并分析其分布式样,为茯苓药材的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1.1.1 材料来源
茯苓样品采集自云南省凤庆县、武定县和腾冲县境内,并将样品分成茯苓皮和茯苓肉两部分。除来自腾冲的样品测新鲜样之外,其他样品均干燥粉碎后再进行测定。
1.1.2 主要试剂
高氯酸、冰乙酸、香草醛、乙酸乙酯、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
1.2.1 总三萜的提取
取茯苓样品粉末0.50 g,溶于乙酸乙酯后,在索氏提取器中回流4 h,用旋转蒸发仪蒸干溶剂后,无水乙醇将样品溶液定容至50.00 mL。
1.2.2 总三萜含量的测定
吸取0.60 mL样品溶液,先后加入0.50 mL新鲜配制的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和0.80 mL高氯酸,60℃水浴加热15 min后,移至冰水浴中冷却,再加入5.00 mL冰乙酸,摇匀后静置室温。15 min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48 nm波长处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所测茯苓样品及不同部位中总三萜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 表 2。
表1 所测茯苓样品中的总三萜含量
表2 茯苓样品不同部位总三萜含量
由表1可知,武定、腾冲、凤庆3个地区的干燥样品茯苓皮中总三萜含量最高,分别达14.57 mg·g-1、13.93 mg·g-1、 12.59 mg·g-1,差异不显著(p>0.05),而茯苓肉中总三萜含量显著低于茯苓皮(p<0.01)。通过对比来自腾冲的样品,发现茯苓皮中,新鲜样品的总三萜含量显著低于干燥样品;而茯苓肉中,新鲜样品的总三萜含量则与干燥样品中相比无显著差异。茯苓新鲜样品和干燥样品中的总三萜平均含量分别为5.96 mg·g-1和8.53 mg·g-1,新鲜样品中的总三萜含量低于干燥样品。3个地区的所有样品中(新鲜和干燥)所含三萜的含量平均值在5.96 mg·g-1~9.26 mg·g-1,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表2中可以看出,所测样品茯苓皮中总三萜含量(13.44 mg·g-1) 显著大于茯苓肉中 (3.37 mg·g-1) 含量(p<0.01)。
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茯苓菌核外侧部分称为 “茯苓皮”,具有消肿利尿的作用;削去外皮后的淡红色部分,称为 “赤茯苓”,功能渗利湿热;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称为 “白茯苓”,可渗湿健脾;带有松树根的菌核中心,称为 “茯神”,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5]。
所测茯苓样品中,茯苓皮中的总三萜含量均高于茯苓肉。沈思等[5]用甲醇提取茯苓皮中的三萜,测得三萜百分含量1.58%,与本文所测值较相近(1.344%)。徐榕、许津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来自安徽、贵州、南京、广西、福建和江西六个省的茯苓中三萜含量,结果表明福建茯苓中三萜含量最高,为9.67 mg·g-1,南京最低,为5.48 mg·g-1;而本次所测干燥的云南茯苓平均三萜含量在7.58 mg·g-1~9.26 mg·g-1,相比云南茯苓三萜含量稍高。 孙明珍等[9]研究发现茯苓皮中的茯苓酸含量要高于赤茯苓和白茯苓,但低于茯神部位。张怡莎等[10]研究了不同地区茯苓及茯苓皮中茯苓多糖成分的含量,发现茯苓皮中的茯苓多糖含量明显比茯苓中的含量低。上述研究证明茯苓多糖和茯苓三萜在茯苓不同药用部位的分布模式不同,为茯苓的用药提供科学的指导。
腾冲新鲜样品中的总三萜平均含量低于干燥样品,证明了传统茯苓用药采用其干燥菌核的科学性。
另外,张思访等[3]报道3,4-开环-羊毛甾-7,9(11)-二烯型三萜类化合物仅存在于茯苓皮中,有待于进一步分离鉴定茯苓皮与茯苓肉中的三萜类化合物。
基于以上结果可知,云南凤庆、武定和腾冲3个县的茯苓总三萜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各地的茯苓皮中总三萜含量均高于茯苓肉中,且新鲜茯苓中总三萜含量低于干燥茯苓。
[1]付玲,于淼.茯苓研究的新进展 [J].新疆中医药,2005,23 (3):79-83.
[2]卫华,赵声兰,赵荣华,等.云南不同产地茯苓中多糖的含量测定[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 (4):25-27,36.
[3]张思访,刘静涵,蒋建勤,等.茯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 (2):227-230.
[4]Akihisa T,Nakamura Y,Tokuda H,et al.Triterpene acids from Poria cocos and their anti-tumor-promoting effects[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07,70 (6):948-953.
[5]沈思,李孚杰,梅光明,等.茯苓皮三萜类物质含量的测定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 (1):95-98.
[6]汪电雷,陈卫东,徐先祥.茯苓总三萜的抗炎作用研究[J].安徽医药,2009,13(9): 1021-1023.
[7]张琴琴,王明正,王华坤,等.茯苓总三萜对青霉素诱发惊厥模型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25 (2):279-280.
[8]侯敏娜,刘剑.灵芝三萜的提取分离及总三萜的含量测定[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24 (5):70-71.
[9]孙明珍,杨中林,张中朋,等.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茯苓的比较研究[J].中成药,2004,26 (5):379-381.
[10]张怡莎,陈华国,周欣,等.不同产地茯苓及茯苓皮中多糖成分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 (3):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