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霞
(广西民族大学 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自从1999年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后,在部分高校里出现一些“二级学院”或“二级系部”,这些学院经过几年的发展,引起国家教育部的重视.可以说,独立学院的出现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它的出现缓解现阶段高等教育供求不足的矛盾.因此,国家由原来的静观其变到鼓励其发展,其标志性政策就是,2003年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简称8号文件).这个政策颁发后,独立学院发展更为迅猛,独立学院经过10多年的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从2005年的249所到2012年298所,这些独立学院得到国家教育部的认可.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对独立学院研究如雨后春笋,学者多侧重于理论上面的研究,体现在对独立学院的机制和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与规范管理、教育质量与教育评价、师资队伍建设及独立学院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等方面涉及甚少,本文从独立学院学生家庭教育重要性切入,阐述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对策.
独立学院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校人数不断上涨,作为独立学院主体组成部分,无论从这个群体的内在特征、个体社会化以及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需要重视家庭教育.
2.1 独立学院学生特点需要重视家庭教育.
独立学院学生是介于二本和高职高专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比起二本的学生,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家庭环境优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环境总体来看是比较好的,这个群体自我为中心,自主意识强,追求个人自由,不入群,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缺乏奉献精神.学习自觉性、自我管理能力、监督能力、领悟能力、辨别能力比起二本的学生相对弱一些,这个群体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热闹的生活,害怕寂寞,喜欢过群体生活但不乏有强烈的个性主义,热衷网络的虚拟社区等特征.第二,实践能力强,不善于研究.这个群体的学生喜欢实践性强的课程,反感那些塑造人文精神、培养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之类的课程.第三,心理素质相对比较差,易受挫.作为90后、独生子女的群体构成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成长过程的欠独立性,高考的失利,影响到大学期间的个体更依赖家人,生活自理能力乃至个体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第四,独立学院学生承担的家庭压力比较大.独立学院的民办性质决定了其学费比起公立学院的学费偏高,学生承担更高的学费,独立学院的名望与他们缴纳的学费并不对称,教学质量与学生实际投入的教育投资能否成正比,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成熟,这一系列问题是学生和家长都关心的.此外,家长对学生的期待从来没有降低过,父母希望孩子能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更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孩子同样希望将来能找份好的工作,希望读书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家里的负担,这种思想影响下造成在校生普遍的现象:学生都有兼职的任务,赚取生活费用.他们花在课程上面的时间更少,教学质量受到损害.独立学院学生选读的专业受家庭成员影响较大,他们所读的专业或多或少和家里家庭成员所从事的生意、事务所或职业有关,多选择理工科或者热门学科、新兴学科、应用学科等专业,这个专业不一定是他们感兴趣的,只是家庭期望而已.这也造成了独立学院一些人文学科报名的人寥寥无几.这个群体的学生心理期望值特别高,如果引导不好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独立学院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完善有一个过程,管理者多为年轻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管理经验有限.正如“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调动家庭父母协助学校管理积极性,有利于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的完善和发展.
2.2 加快独立学院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完成,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正如教育学家杜威先生说的,“我相信接受教育个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有机体.”个体既然是社会上的一个成员,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必须通过教育来改变,而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环节——家庭,家庭教育作用不可低估.家庭生活是个体一出生就会接触到的教育环境,家庭生活和个体密不可分,家庭生活中的父母就是我们的楷模,即使孩子离开家庭,家庭教育影响力会继续延续,并影响个体今后的一切.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随着个体进入大学校园,如果家庭教育在这个时期继续和以往一样和学校进行合作,那么实现个体社会化必定发挥更好的作用.大学是实现个体谋生能力、生存能力以及生活生产能力的关键性阶段,是连接学生和社会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个体社会化非常重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观念、劳动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创造性技能人才,这个重任要在大学四年完成,教学任务重、教学进度快与学生群体学习自觉性、学习悟性、接受能力有矛盾,能又快又好的吸收消化,需要学生把相当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事实上,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校外兼职多,放在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如果缺乏父母的督促和监督,在完成本科学历学习效果必定打折扣.独立学院课程设置重视实践课程,重视社会实践,实践课程占了三分之一,实践时间为1年,这些实践课程操作性的反复性及社会实践需要时间的保证,社会实践过程中,同样需要家庭力量的督促引导.这个重任需要家庭教育一起来承担,协助学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2.3 家庭教育亦是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有利于家庭教育观念的再次建构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为教育的三个组成部分.家庭是连接个体过去、当前以及未来的重要机构.家庭教育从时间性来看,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要长久、持续.家庭教育长期以来在塑造个体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言传身教、情感教育上具有优势,这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经常性的起作用.当然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如家长素质、家庭经济收入、社会分工等,家庭教育有些也是不可取的,如苛刻要求孩子,随意打骂孩子等.独立学院偏重实践性课程、社会效益为主的教学安排,某种程度上疏忽对品德教育、生命教育、形势政策等方面的教学,家庭在这些教育尤其是品德教育、责任意识培养、生命教育上进行干预性教育,应承担更多责任.家庭教育参与学校教育有利于家庭教育良性发展,并直接影响到下一代,影响未来家庭教育观的再次构建.持自我建构看法的理论家认为,家长的教育观是父母自我建构的过程,它产生于个人的直接经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人“建构的过程”.(社会认知视野中的家长教育观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3期)这种建构会不断的变化,并且影响下一代人,家庭教育在这个阶段能够调整一些方向,接受大学必要的指导,必然为下一代家长的教育观念奠定基础,有利于家庭教育观的再次重组和建构.
2.4 独立学院自身发展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和监督.如果说高等教育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巨人,那么独立学院则是出生不久的婴儿.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独立学院,教育部允许其发展和完善有一个过程,在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仍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家庭、社会的重视和监督.如有些独立学院为了吸引生源,提高社会影响力,在招生中继续依托母体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特别是颁发学历证书政策的不统一,有的学校以独立学院的名义颁发,有的学校以校本部名义颁发,招生宣传不明确,容易引起误会.独立学院教学资源失去母体学校的教学资源共享,能否满足教学要求,教学质量能否保证等等,独立学院民办性质,能否兼顾社会效益和公共效益,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能否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公共效益优先等等.这些关乎学生切身利益,尤其需要家长们的重视和关注.
3.1 重视智力发展,忽略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
大部分家长鼓励孩子考各种各样的证件,如物流专业的学生,父母通常会鼓励他们考物流师、报关员等证件,这是好现象.但是对于其他一些方面,体能锻炼、个人礼仪、品德修养以及做人道理甚少过问或者引导.认为只要完成学业上的任务,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就可以了,殊不知,一个好的体魄,良好的品性:抱负、胸怀、勇气、意志坚韧等,知人论世、审时度势的悟性,情商这些对学生个体今后步入社会同样不可缺.
3.2 关心生活上的问题,甚少关心孩子心理问题、环境适应能力等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成熟程度不一致,这是因为,父母常常容易忽略和轻视一点……当他到达青年期或成年期时,他们便把他作为青年人或成年人来对待;但是,一个人未必由于到达……青年期即成为青年.而只有当他到达与他智力、情感和身体的要求相符合时,才成为青年或成年.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上、社交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平时关心的是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如注意身体、预防感冒,了解小孩在校的一些情况,拉拉家常等.比较少引导孩子主动融入学校的集体生活,对一些情感问题,如和宿舍成员相处不好,(合群问题)恋爱问题等不能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3.3 纵容孩子大手大脚,形成一种攀比之风
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环境比较好,父母经常以孩子一个人在外面,多一些钱防身,除了满足孩子日常的开支,对孩子其他一些不合理的费用同样满足,独立学院有些学生生活费用比起二本学生的生活费用多了两倍之多,他们一到周末就去购物、唱歌、过生日会等.因此形成了在独立学院里,他们比的不是学习成绩,他们追求漂亮的衣服、名牌包包、社交是否频繁,接送车辆的高级程度等.如此的攀比之分让人触目惊心,为这个群体的学生今后发展担忧,更担心独立学院的未来发展.有的父母甚至以孩子在学校居住不方便为由,在孩子刚进校,就在学校附近租住一套房子甚至购买一套房子,方便照顾孩子,导致学生离开学校到外面外宿,学生不能融入到集体生活里,影响学生个体今后步入社会,这种现象在独立学院屡见不鲜.这种风气滋长给学校宿舍管理、班级管理以及社会稳定性带来极多不安定因素.
3.4 认为学校生活是家庭生活的延续,纵容孩子违背校方管理的行为
不可否认,许多家长持一种观点,孩子离开家里到学校生活,其实和家里一样,只是离开父母,到另外一个地方生活学习而已,忽略了学校作为一个公共机构,有着自己的管理条例和制度.在家里的一些不良习惯,坏风气也带到学校来,并且有扩大化趋势.如今在学校里,随处可见,学生穿拖鞋进入教室,把宿舍当成自己的家里,不顾他人休息时间,肆意放音响、打电游等方面,不讲究个人卫生,自我为中心.认为学习不是最重要的,适应社会发展,经常性的社会实践才是最重要的,鼓励孩子追求功利性的事物.某种程度上默许孩子逃课,特别是那些人文社会学科.一到节假日,更是以家里有事为由,请求老师允许孩子在家里多逗留一些时间,纵容孩子不遵守校方纪律.这给独立学院管理上带来很多麻烦,这种观点直接影响到孩子,如今独立学院学习氛围不浓厚,一下课、周末就很少看见学生在自习室、教室里自习,他们都在宿舍里玩游戏,上网、逛街,或者到社会兼职.
3.5 认为家庭教育步入大学以后可以停止,教育孩子的事情是学校负责的
许多家长持一种观点认为,孩子进入大学以后就松一口气了,紧绷的神经可以放松下来,对孩子的教育不像中小学那样事无巨细一一过问了.这个时期,大部分的家长吧教育任务推给大学,认为自己不能也不愿过多参与学院管理.这类型的家长家庭教育观念出现偏差,认为家庭教育仅限于学前教育,殊不知家庭教育贯彻孩子的终身.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改善同样重要,关注学生群体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实现独立学院今后快速健康发展.本文试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论述.
4.1 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接受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提倡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如今独立学院学生的家长多为60年代后出生的,这一代人较之50年代的父母,他们有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更民主、思想给开放,更关注孩子的成才.良好的家庭教育必要能和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促使学生个体顺利社会化.但是家庭教育出现的偏差,建议学校能主动引导和指导,传播一些家长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如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辅导员和班主任主动向学生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各方面表现.独立学院文艺活动非常丰富,可以通过邀请学生家长观看比赛,邀请相关职业的家长担任比赛评委或者比赛嘉宾,增进彼此的感情.通过增进双方的沟通了解,达成共同管理的共识.家长们是如今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积累知识、经验可以成为家校合作的基础,亦是独立学院亟需开拓和利用的社会资源.在独立学院里不乏一些企业公司的老总、房地产商,在某一个领域做出成绩的优秀人才,独立学院的民办性质需要社会商家、企业的投资,需要建立实习(实训、实践)基地,需要聘请一些专家教授,扩大社会影响力,合理利用家长的资源,有利于实现双赢.
4.2 社会营造“成功的家庭教育”文化
高等教育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社会在营造“成功的家庭教育“文化所面临的任务不并简单,不仅仅让家庭围绕学校、围绕社会运转起来,还要让它满足当社会发展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各种人才培养目标.呼吁国家审时度势,制定相关法规,推动家庭教育研究的纵深发展.国家对于未成年保护法、保障儿童发展中有明确的规定,如在1991年我国颁布了包含有“家长必须承担教育子女责任”条款的《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以国务院名义颁布的《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规定:到2000年“使90%的儿童家长不同程度的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对于在高等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子女的规定没有明确要求,随着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一旦进入教育普及化阶段,教育观念的普及,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呼吁国家出台相关的教育规定,促使我国家庭教育良性发展.社会发展需要以家庭成员为主的公众对社会民主、政治体制的理解和认可,通过教育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社会强调终身教育,终身制教育学习的氛围亦需要家庭的参与.
4.3 家庭教育研究者发现内部规律,注重理论的发展
家庭教育在历史上曾起着积极的作用,古今中外前人都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如《孔子》、《孟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陈鹤琴《家庭教育》;有外国学者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论述包括柏拉图《理想国》、卡美纽斯《母育学校》、洛克《教育漫话》、马卡连柯《家庭和儿童教育》等著作.然而对高等教育期间家庭教育的研究就比较少,希望更多的学者加入到研究家庭教育行列,发现家庭教育内部规律,利于指导新时期的家庭教育.
〔1〕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Z].教发[2003]8号.
〔2〕教育部公布独立学院名单 (最新数据)(截止2005年4月 6日 )[EB/OL]http://www.edu.cn/20050407/3133537.shtml.
〔3〕教育部公布2012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名单[EB/OL]http://www.edu.cn/20050407/3133537.shtml.
〔4〕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3-07-08.
〔5〕张保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注重质量严格管理努力促进独立学院健康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9).
〔6〕俞国良,辛涛.社会认知视野中的家长教育观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3).
〔7〕涂纪亮,陈波.杜威文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
〔8〕福禄培尔,孙祖夏.人的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9〕闰玉.大学生家庭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27).
〔10〕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