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萧山 311231)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当下我国转型期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早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就明确提出了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概念。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前,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任务繁重、牵涉面广,在实践中需要调动一切积极资源为之共同奋斗。公共图书馆作为各级政府设立并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公共文化机构在此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考察了公共图书馆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关联,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在参与政治发展过程中的运作模式及其客观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路径。
公共图书馆,简言之即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图书馆。与各类专门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其特征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向所有居民免费开放;二是经费来源于各级政府机构的税收,三是依法设立和经营。公共图书馆的多重特性,决定了其作为社会公共事业与各类专门图书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也使其与生俱来就蕴含着不可忽视的政治属性。
“政治发展”的概念,最早由西方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作诠释,20世纪60年代进入研究高潮,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相关著作,如派伊的《政治发展面面观》、亨廷顿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等。亨廷顿将政治发展定义为“现代化的政治性后果”,〔2〕而派伊认为,政治发展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涵,即政治体系组织结构的分化、政治体系能力的提高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国内政治学者俞可平则将其视为实现既定政治目标而推行的所有政治变革,是一个走向善治的过程。可见,对政治发展理解角度的不同,其得出的结论也会存在差异,实际上,政治发展是任何国家的政治体系之进步指向的整体质变过程,而且不同国家的政治发展方向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就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全部政治变革,核心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的成长与壮大,在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3.1 维护公民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实现和谐发展
推进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前提,和谐社会本质上不是没有矛盾和纠纷,而是能够通过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维护,形成健全的调节机制使矛盾和冲突不断得到化解。可以说,公民基本权利的彰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前提。在公民权利的整体体系中,公民受教育权是其中重要成分之一,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公共图书馆的起源即为人们自我教育的需要,其具有对民众进行社会教育的突出功能,可以说,公共图书馆是保障公民获得教育权利的必要设施。公民通过获得公共图书馆服务,接受社会教育,提高自身素养,认识到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中的主人翁地位,以及自身在此过程中应该树立的社会责任,对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必将起到积极意义。
2.3.2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在当代中国政治领域,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改善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坚实根基。公共图书馆虽为文化服务机构,但其发展不可能游离于政治之外,其本质上与民主政治建设是紧密关联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就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3〕当代西方国家也大都将“支持民主”视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价值。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得到相关法制的认可,200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就赋予了公共图书馆为公众提供政府信息的职责,使其成为政府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之一。可见,积极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共享中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实现公众对公共信息获取上的公正与协调,能够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作用。
2.3.3 传播先进政治文化,促进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
在阿尔蒙德看来,“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其“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对法律的反应。”〔4〕而政治社会化则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可见政治社会化本质上即为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政治文化的功能必须通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来加以实现。传播先进政治文化,促进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在于,一方面作为文化传承机构,其对政治文化具有保存功能,公共图书馆记载着过去的政治心理和价值取向,反映着当代人的政治心态和政治价值观。可以说,公共图书馆是积淀政治文化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作为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中心,公共图书馆又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其作为公民的终身课堂,有效传递了政治知识,提高了读者政治认知水平和政治参与能力,从而使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通过公共图书馆得以传播和普及,有力地推进了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实现。
2.3.4 繁荣公共文化服务,强化党的执政能力提升
积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走向繁荣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核心要素。从概念上讲,公共文化服务是为满足社会公共文化需求,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其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机构与各类社会公共组织。公共图书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公共服务的所有特点,是保障公民获取信息、知识的基础性公共设施。公共图书馆之所以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其较之于各类专门图书馆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事业,是由政府通过税收支持而面向社会开放、免费为全民所利用的公共文化设施。公益性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也是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二是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设立的文化服务机构,是政府传递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信息的有效中介,其必然要承担政府的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治理绩效,实现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奠定根基。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其对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有着自身的独特价值,同样,公共图书馆参与推进政治发展的过程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系统模式。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观察其参政过程,对分析公共图书馆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价值具有科学意义。
在人类思想上,系统的观念很早便已出现,早在古希腊时期,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早期哲学家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就曾提出过系统性的思想和方法,这在德谟克利特的《大世界系统》和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等著作中都有所体现。在中国古代,《道德经》中也体现出较为朴素的系统论思想。然而,真正科学的系统论思想产生于20世纪,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对系统进行更为严格的定义与阐释。1937年,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 (Bertalanffy)结合生物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指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等特征,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着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大大提升了人们的认识,也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根基。
现代系统科学诞生后,影响不断扩大,得到了其他诸多学科的认可,20世纪50年代,政治科学领域中的系统分析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热点,美国政治学家伊斯顿和阿尔蒙德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伊斯顿认为,政治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由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的一系列变量和要素组成的一个独特系统结构,各要素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共同“处于一个环境之中,本身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又对这种环境产生反作用”〔5〕。在他看来,政治系统受到社会总体环境的制约,一旦政治系统与外界环境的“输入”、“输出”和“反馈”功能出现障碍,政治系统就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则主张把人类社会出现过的所有政治共同体抽象为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政治体系,并以此来考察各个政治体系功能的情况。“政治学如要有效地解释各类社会中的政治现象,而不论这些社会的文化、现代化程度和规模如何,就需要提出一个更加综合的分析框架。”〔6〕他把政治活动视为一个具有开放性、适应性特征的行为系统,由选民、利益集团、立法机关、官僚机构等相互作用而组成,它们依靠合法的强制力量支持,并与国内和国际环境持续发生相互作用。政治系统能力发生变化,政治系统本身也必然发生变迁。阿尔蒙德通过《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及与鲍威尔合著《比较政治学》等著作创立了结构-功能主义分析理论,推动了当代政治科学分析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人们更加科学地了解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
在现代系统论的分析视野中,公共图书馆作为系统的要素,其要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就必须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科学处理好自身与执政主体,以及自身与普通读者等方面的关系,并在资源投入、内部运作、信息输出、意见反馈等方面做到循环往复,以保持政治系统的稳定与协调。由此,才能确保自身的政治参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因此,这一理论为考察公共图书馆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运作模式提供了一个科学分析视角,对解释公共图书馆参与政治的过程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鉴于公共图书馆本身的公共属性,其办馆经费和资源的来源与其他专门图书馆有所区别,是由作为执政主体的各级政府机构直接支持兴办的,从政治学的视角看,其资源应用也应为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应有服务。由此,根据公共图书馆的机构特色,我们可以将其政治参与过程大致分为两种模式(见图1)。
图1 公共图书馆参与政治的系统模式
第一种模式:直接参与模式。公共图书馆以直接参与者的姿态出现,整个政治运作系统包括执政主体对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输入,以及公共图书馆通过政治参与渠道对政治主体的政治信息反馈两部分。公共图书馆要正常运行并进行政治参与,首先必须有一定的资源作为前提和保障。没有资源的供给,其政治参与行为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公共图书馆作为由各级政府直接设立的公共文化机构,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给予公共图书馆足够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方面的支援,确保公共图书馆得以有效运转,并为其政治参与活动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在此基础上,公共图书馆作为参与政治的主体将自身的利益诉求通过政治议案等形式向执政主体进行输出,在中国政治体制框架内发挥好自身的政治参与主体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公共图书馆通过参与政治协商和社会监督,让执政主体听到来自公共图书馆界的真实声音,促其更好地改进执政方略,实现执政为民;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作为直接参与者,也要发挥好辅助作用,主动承担政府转移的一部分政治和文化管理职能,为完善政府的社会治理模式,推进国家政治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第二种模式:间接参与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公共图书馆本身不直接作为主体进行政治参与,而是作为政治信息传递的中介,通过将执政主体的信息传递给普通读者,由受益后的读者将信息反馈于执政主体的形式实现政治参与过程。这一政治参与过程的实现,以该系统内两个渠道的确保畅通为基本前提,一是公共图书馆作为传递政治信息的渠道,各级政府要确保其中介和桥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各级政府按照相关法制规定,及时将国家的方针、政策等政治信息及时传入公共图书馆。二是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机构,确保对普通读者做到一视同仁,无障碍地将信息传递给社会大众。由此,使读者通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受到应有的社会教育,获取政治信息,提升政治参与能力,并根据现有政治体制的要求,将自身的政治诉求反馈给执政主体,以实现政治系统的有效运转,公共图书馆由此也在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起到间接和辅助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与政治进步一直是紧密关联的。早在商周时期,统治者为了国家治理的需要,就已设立保藏档案典籍的专门机构,其可视为我国古代图书馆的雏形,然而,囿于封建体制缺乏公共特性的局限,古代一些被称为“阁”、“堂”、“斋”、“楼”等的藏书机构,本身并不对外开放。至19世纪末,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和清政府国门被打开,西方的政治体制与发展理念开始涌入国内,推动着清政府政治统治模式的改良与创新,也为现代图书馆的诞生提供了契机,带有一定开放性质的公共图书馆逐渐兴起。1902年,浙江绍兴古越藏书楼开始对外开放。1904年,湖南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相继建立。随后,江苏、山东、陕西、河北等省都建立了公共图书馆。1909年清政府颁布《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进一步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至1914年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已达到18所。〔7〕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的诞生是20世纪的事情。
建国后,随着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新中国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建立,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成为了为人民服务的公共文化机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公共图书馆开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入时代前列,公共图书馆的政治属性也得到进一步强化,为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献计献策。新中国伊始,国家各项工作纷繁复杂,为维护政治稳定,弘扬社会主旋律,我国各地公共图书馆纷纷开始设立马列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著作的书架和阅览室,以便读者能及时阅读相关文献,提高人民的政治认知能力。其间,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图书馆则充分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以举办各种展览的形式普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先进理念,如北京图书馆的五四史料展览、十月革命资料展览、马克思诞辰纪念展览等。而为了配合政治宣传,满足基层读者对图书资料的需要,各地图书馆更是主动走入基层,以图书流动站的形式,送书上门,到工厂、农村和部队开展图书流通工作,普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极大地激起了广大读者的学习兴趣,为推进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社会化做出了应有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化,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宏观服务体系也趋于完善,从国家到省(含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统计显示,1987年底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共有2440所,藏书 2.7 亿册,全年服务读者 1.16 亿人次。〔8〕公共图书馆的飞速发展为其政治参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根基。在新时期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参与推进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是通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的方式推进了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公共图书馆按照各级政府的要求,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进行文化服务,有效降低了政府管理和运行的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从而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为巩固党和政府的执政根基提供了保障。二是直接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公共图书馆凭借自身资料丰富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的优势,按照各级政府的要求,提取对党政领导决策有用的信息,如进行舆情分析等,为领导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大大提升了政府部门公共决策水平。
可以说,建国后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就是其参与社会政治建设、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历史进程,在长期的实践中,为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然而,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内,不得不指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还不是很均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人均拥有量还相对偏低,其推进政治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升。据统计,目前中国平均每46万人口才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全国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数为582万,仅占总人口的0.47%,而美国这一比例是67%,英国则是58%。在广大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普及率仅为5.9%,90.3%的农村居民表示当地没有任何可供借阅图书资料的公共图书馆。〔9〕与此相对应,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民众信息获取渠道逐渐多元化,已有的公共图书馆本身也开始面临公信力不足和被边缘化的危机,这些都使得公共图书馆在推进社会政治发展中面临重重困境。
从根源上看,当下公共图书馆之所以出现这些不足,其中既有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原因,也与政府职能转变不足和体制缺失密切相关,概而言之,主要包括如下四方面:
其一,认识误区。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不对路,行动就会出现偏差,在推进政治发展的进程中,部分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尚未充分意识到图书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往往忽略公共图书馆应有的政治特性,或将政治参与视为一种额外负担,或认为其不是自身的份内职责,多做少做、做好做坏均无所谓,结果导致其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及提供政策分析等方面缺乏责任感,推进政治发展的实效大打折扣。
其二,能力不足。公共图书馆要在我国社会政治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其自身具备足够的组织资源和业务能力为前提。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经费相对不足,硬件建设较为滞后,由于公共图书馆本身并没有造血功能,地方政府所拨经费又十分有限,一些公共图书馆只能勉强维持运转,自身的馆藏资料非常有限,反映最新科研动态的信息资料更少,业务能力上既难以满足公众精神文化的现实需求,也难以与现代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相一致,在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缺乏应有的能力。
其三,制度缺位。制度是稳定、受重视的和反复的行为模式,“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0〕。”虽然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颁布了有关图书馆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管理制度相比依旧不够完善,如在公共图书馆立法、职业自律、职业权益保障等方面均缺乏严格的制度规约,导致其在内部管理和服务上与社会政治发展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如何从制度规约的视角,强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并以此来构成其推进社会政治发展的动力,已成为当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四,职能滞后。政府是推进社会各方面建设的掌舵者,也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直接领导者。要促进公共图书馆为推进政治发展服务,政府和公共图书馆就要积极实现自身职能转变,以促进自身工作方法的完善,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然而,相关报道显示,目前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一些图书馆,对自身角色的变换似乎还未完全适应。一些地方政府在信息公开和职能转变过程中缺乏合理调配,该管的事没管好,不该管的却花费了不少力气。部分公共图书馆面对《条例》赋予的新职能也未及时在内部管理上完全转变过来,没有辟出单独的政府公开信息阅览场所,在政治发展进程中的载体作用没有得到应有显现。
公共图书馆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密切关联及其当前发展的现实状况表明,公共图书馆要为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做出贡献,就必须处理好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确保政治参与的顺畅运行。笔者认为,当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公共图书馆要在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有所作为,首要的是必须积极通过宣传和教育提升自身的社会公信力,以及内部从业人员进行政治参与的自觉意识。一方面,要积极通过对外宣传,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在当今网络信息化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多元化带来的挑战,导致其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形象传播,通过自身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提升,吸引更多的读者入馆参与政治学习和接受社会教育,由此为提升民众政治知识和政治参与能力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自身作为政治参与者也要通过内部学习和教育,提升自我的直接参与能力,在实践中要积极提升公共图书馆内部领导干部的政治参与意识,促其明确自身的责任和重要性,自觉遵守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积极心态,以起到率先垂范作用。同时也要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政治参与意识培育,使其树立起服务和奉献社会的理念,最终在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公共图书馆政治参与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起到主人翁作用。
制度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公共图书馆要为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做出贡献,就必须努力强化相关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建设,使其在民主和法制框架下良性运行。从政治学的视角看,这需要三方面的制度设计,从宏观上看,要改善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政治制度环境,简言之就是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创新国家各方面的法律体制,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确保公共图书馆的政治功能及其推进政治发展的效用得到切实彰显和发挥。从中观上看,要完善对公共图书馆管理与发展领域的专业制度设计。针对当下中国公共图书馆的状况,就是要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完善其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建设,通过相关法制的完善,明确政府、公共图书馆、读者的角色定位,为公共图书馆推进政治发展提供具体的制度保障。从微观上看,要创新公共图书馆内部的管理制度。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公共图书馆应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本馆特色的制度安排,对其工作人员和读者的权利和义务作出具体建构,夯实公共图书馆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的有效根基。
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处理好其与地方政府的逻辑关系,合理划分好各自在权力、权利和义务上的界限。作为公共管理机构,政府的职责主要定位在引导和服务上,其必须明确自身在公共管理中的定位,确保自身与公共图书馆保持合适距离,在实践中通过转变自身职能和管理模式,实现对公共图书馆管理过程的善治转变:一是从“办图书馆”为主向“管理图书馆”为主转变。政府的主要职责应定位在对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引导和监管上,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等形式保护公共图书馆政治权益及参与权利,加强彼此的交流,营造公共图书馆参与政治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从管理图书馆资源为主向管理全社会资源为主转变。政府管理应覆盖全社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制定规划和政策,加大对其发展的资金投入,促进公共图书馆在馆际之间的协作与信息共享,为公共图书馆参与政治的过程提供充分的物质根基和社会根基。三是从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经济法律手段管理为主转变。政府要逐步减少对图书馆的行政干预,合理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赋予公共图书馆充足的自主权,通过使其自主开展经营、服务活动,提升自身进行政治参与的活力和能力,推进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和进步。
比较和借鉴是图书馆理论研究上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与公共图书馆关系间的逻辑关联,以及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国家和地区政治进步中的不同做法,有助于我们找到对自身有益的经验,借鉴到合理做法,规避不合理因素。如美国各州图书馆大都提供政府信息咨询服务,在图书馆明显位置都设有信息服务咨询台,并有专门馆员解答当面咨询、电话咨询、互联网咨询等服务,有效地推进政府信息的公开。日本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颁布了《图书馆法》,明确规定了公共图书馆在国家图书馆体系中的地位,同时,也对公共图书馆员专业技术、知识构成、服务理念等进行了详细规约,有力地为提升日本民众的社会政治知识提供了渠道,使日本的图书馆事业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尽管这些国家与我国存在体制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但并不妨碍我们参考其在公共图书馆治理方面的一些先进理念。当然,在借鉴的过程中,也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有选择性地进行吸收和借鉴,引进之后还要积极搞好消化、吸收和转化,以增强我国公共图书馆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效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也是推进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社会设施之一。公共图书馆为公民提供知识和信息的使命,使其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要求之间产生内在的契合点,其既是直接的政治参与者,也可以成为推进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文化社会化的中介桥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必须重视对公共图书馆政治属性的发挥,这既是公共图书馆本身实现更好发展的内在决定,也是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建研究.2007(11):4-22
2.彭锦鹏.政治安定的设计家——韩廷顿.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2:198
3.蒋永福.公共图书馆与民主政治.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10-14
4.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26
5.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1
6.Almond,G.A.,Co leman,J.S.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 ping Area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 sity Press,1960.3
7.潘小枫.中美两国的公共图书馆运动及背景分析.图书馆,2005(4):9-12
8.殷利艳.基于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均等化研究.农业网络信息,2011(8):45-46
9.刘县书.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图书馆.中国青年报,2005.1.10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