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彩丽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二医院,内蒙古 通辽0248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的通过特征,长期糖尿病可引起多个系统器官的慢性并发症,成为致残或病死的主要原因[1]。格列齐特是第2代磺酰脲类降糖药物,主要作用于胰岛β细胞,具有降低血糖和改善凝血功能的双重作用[2]。格列齐特缓释剂是格列齐特的一种改良剂型,剂型中使用了亲水基质,通过加入不同黏度的羟丙甲纤维素来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并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本研究是观察格列齐特缓释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普通剂型进行比较。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的2 型糖尿病患者58例(患者均符合WHO标准),随机分为格列齐特缓释片组和格列齐特普通片组,每组29例,病程1~8年,年龄37~65岁,体重指数(BMI)19~28kg/m2。且两组患者均排除精神病、肝或肾功能异常、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严重胃肠道疾病。
格列齐特缓释片组患者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30~60mg,早餐前30min口服;格列齐特普通片组患者给予格列齐特普通片80~160mg,早、晚餐前30min口服。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同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计量资料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应用Student's t test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间FBG、2hPBG、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PG、2hPG和HbA1c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但两组间数值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表1)。
患者在治疗期间,治疗组格列齐特缓释片组有1例、格列齐特普通片组有2例出现低血糖症状;格列齐特普通片组1例出现皮疹。
磺脲类降糖药在临床应用已有半个世纪之久,近年来不断有新药及新剂型研发上市。格列齐特是第二代磺脲类降血糖药,具有两种胰外降血糖作用,其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胰岛β细胞,恢复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模式以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能抑制肝糖原分解、促进肌肉组织利用葡萄糖而降低血糖。格列齐特还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餐后胰岛素分泌的第一相不超过正常增加的第二相,从而不产生高胰岛素血症。格列齐特还能促进胰岛素受体数目的增加,通过胰岛素受体后机制而增加骨骼中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3,4]。格列齐特的降血糖作用比较温和,老年糖尿病患者较为适用。临床研究显示,大多数患者对格列齐特耐受性较好,恶心、腹痛、头晕、皮疹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格列齐特缓释片采用羟丙甲纤维素系列控释材料来制备亲水性骨架片,通过加入不同黏度的羟丙甲纤维素和乳糖的用量来调节药物释放的速度。当药片与水接触时表面就会形成水化凝胶层,药物在凝胶溶释过程中不断释放。格列齐特缓释片具有服用剂量低、生物利用度高、依从性好的优点[3-5]。本研究结果显示,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肯定,没有高胰岛素的风险。格列齐特缓释片作为长效制剂,服药次数少、服用剂量低,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适于老临床广泛使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组指标的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组指标的变化(±s)
治疗前后,两组内比较P<0.05,两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FBG(mmol/L)2hPBG(mmol/L)HbA1c(%)格列齐特缓释片组 治疗前 10.56±4.62 15.97±4.43 12.13±4.06治疗后 5. 89±1.57 9.56±2.49 7.50±2.57格列齐特普通片组 治疗前 10.63±3.74 16.95±5.46 11.95±3.23治疗后 6.01±1.63 9.86±2.79 7.48±2.82
[1]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69.
[2] 钱荣玉.糖尿病临床指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23.
[3] 丁平,查伟.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近况[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5(5):92.
[4] 杨海燕,姚海峰,盛楠.2型糖尿病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7,9(23):41-42.
[5] Albertik G,Zimmet PZ.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ncplications.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rovisioned reports of WHO consultaion [J].Diabetes Mellitus,1998,15(5):539-553.